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科研系列(28)||分析研究变量

研究变量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其性质或数量可以变化的人或事物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如一群幼儿,可以有智力、动机、兴趣等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是变量。

    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变量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㈠变量种类的划分

   品质变量和数量变量

    变量按其性质,可分为品质变量和数量变量。品质变量是在性质方面可以变化的变量,如性别、班级、健康状况等。数量变量是在数值方面可以变化的变量,如年龄、成绩、身高等。

   自变量和因变量

    变量按其相互关系,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变量中,把能引起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变量称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例如,父母正确的示范有助于儿童良好行为的形成“父母示范”是自变量,“儿童行为”是因变量。

    在教育过程中,自变量是研究者操纵的,能引起被试的心理状态变化和反应变化的条件或因素。不是任何条件或因素都能成为自变量的。只有具备如下条件的因素才能成为自变量:

    ①自变量本身是能变化的。这些变化有质变,如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指导语,被试的性别等;也有量变如学习时间的长短等。

    ②自变量能由研究者直接控制操纵的。研究者不能直接控制操纵的变量一般不能作自变量。

    ③自变量能引起因变量的的反应,或者说,自变量变化的效果能在反应变量(因变量)上恰当地反映出来。如果自变量的效果不能在因变量上反应出来,那么这个自变量是不恰当的。

    因变量必备的性质:

    ①有效性。所选择的因变量应具备有一定的效度。这种效度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效度。

    所谓因变量的内部效度是指,因变量的变化研究是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而当没有自变量的参与,因变量就没有变化。凡是因变量变化不能明确确定是由自变量引起的,都说明此实验的内部效度有问题。

    所谓内部效度是指,从部分被试媾测得的结果,能代表此类被试的总体中的其它被试测得的结果。因变量的外部效度的好坏,往往与被试的选择有关。

    ②灵敏度。因变量的灵敏度是指,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是否敏感,是非能精确地度量出反应变量的变化。

    ③数量化。掺应变量的指标应是能数量化的。不能数量化的指标往往分别能力差。指标起码能分辨“有”和“无”的能力,更好的能反映出反应变量更细的变化。所以灵敏度和数量化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连续变量和间断变量

    变量按其数据表现是还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和间断变量。连续变量是可以连续不断地取得多外数值的变量。例如,时间、物体长度、百分制计分表示的成绩等。间断变量是只能取得有限个数值的变量。例如,人或物体的个数、排列的名次、五级计分表示成绩等到。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顺序变量和称名变量

    变量按其数据性质可分为比率变量、等距变量、顺序变量和称名变量。比率变量是有相同单位而有绝对零点的变量。如身高、体重等。等距变量是有相同单位而而没有绝对零点的变量。如温度、测验分数等。顺序变量是根据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排序所得到的变量,它既无相同的单位双无绝对零点。称名变量是用数字表示事物之间在属性或类别上的不同所得的变量。如,用不同的数字代表人的性别,用“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一个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即多因多果。因此,在确定研究计划时必须依据研究目的,详细列出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变量,并加以具体确定和认真选择。

    ㈡分析变量的过程

   初步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状态

    变量依其相互关系可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比如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惩罚方式、学习次数、活动方式等方面研究者采取的变革措施。

    因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控制变量是与某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也叫做无关变量。由于它对研究结果将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加以控制。

    研究者考虑研究计划时,首先对该研究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将呈现什么样的关系进行初步判断。要根据研究目的的确定研究变量,考虑研究变量的性质特点和相互关系。

    一种是相关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还是零相关(自变量单位的每一次增进都有不伴随反应数量的恒定变化)。

    一种是因果关系。

    一种是预测关系。即依据已知的客观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能探索和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选择自变量

    根据研究类型确定操纵性自变量和非操纵性自变量,并确定自变量数目和水平。

    所谓操纵性自变量是指研究者可以主动加以操作的变量;而非操作性自变量则是研究者无法主动加以操作的变量,如被试的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职业等。对二者加以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研究者必须明确确定所要操纵的自变量,即要变革的措施,它反映的正是一个教育研究的性质特点。

    选择和操纵自变量,主要问题还在于要防止自变量的混淆以及保持自变量的单纯性问题。也就是说在研究中,自变量变化时,不能改变自身的性质,如果与无关变量混淆,就会使观测的因变量变化不可靠,得不到科学的研究结论。例如,进行一种数学教材实验,必须让实验班自始至终坚持使用实验教材,对比班要坚持作用对比教材,不能使两者混淆或参插使用其它教材。因为如果混合了教材进行实验,其结果将无法说明实验教材的优劣。

   确定因变量

    确定因变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⑴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的因变量

    教育研究内容、手段、方法和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因变量的多样性,即使是单一自变量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一项教材改革实验,其因变量不仅是幼儿的学科成绩,还涉及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同时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制定研究计划时,要对因变量考虑得尽量全面、完整些,并且要确定哪些是因变量的主要方面,从而明确课题的主攻方向和主要目的。

    ⑵确定测量检验因变量的指标

    因变量的测量检验指标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因变量作出具体说明和界定,明确研究的具体成果是什么。另一方面,还要确定观测因变量的具体指标,以便准确评价因变量所达到的水平。选定测量标准要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权威性,最好是科学研究领域公认并正式使用的。

   辨别无关变量

    无关变量是与本课题研究目标无关又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无关变量是一个相对概念,是针对某项课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而言的。如果对这一变量重视不够或者对它的影响不加控制,就难以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比如,某项教改研究所选定的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幼儿整体素质和教师水平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尽管研究的是某项教改举措与教学质量的关系,但是幼儿和教师的不同水平等无关变量必然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时,很难辨明幼儿学习质量的变化是教改措施的结果还是教师和幼儿水平的影响。

    教育科研基本上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不可能在研究中彻底排除。我们在选择和确定研究变量的时候,应该注意分析和辨明无关变量,考虑它对研究结果可能千百万的影响,在条件许可又不影响政党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设计的三个基本概念:研究假设 研究变量 操作定义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教程(7)
变量的类型 I 研究方法04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是什么?
教育课题研究基本方法——实验法
自变量取对数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