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教艺术】家长,请不要使用许诺表扬

本文发表在《家庭医生报》

   有一位美国老人住所的附近,每天午后都有一群小孩聚在一起吵吵闹闹,使得他无法休息。有一天,孩子们吵得很凶,他实在受不了了,正要发火,忽然灵机一动,把孩子们叫到房里,非常诚恳地对他们说:“我特别喜欢你们玩耍时的欢闹声,但是最近我的耳朵越来越聋了,几乎听不到你们游戏时的声音了,这真是太遗憾了!我想请你们每天中午都到我家门前游戏,并且尽量大声地叫喊,声音越大越好,然后你们到我屋里来领赏,每人5毛钱。”第二天,孩子们如约而至,并扯开喉咙,拼命叫喊,老人果然给了他们每人5毛钱,还邀请他们明天再来。第三天,孩子们又照原来样玩了一阵子,而后便进屋领赏,这次老人只给他们每人4毛钱,说这是因为手头太紧。第四天,每人只得3毛钱,而且老人告诉孩子们,第五天的赏钱还会更少,每人只得2毛钱。孩子们听后怨声四起,都说以后再也不来了,因为如此大声地吵闹,只值2毛钱,太不划算了......。从此,那位老人便可以安稳地睡他的午觉了。

    按常规,奖赏有利于某种行为积极性的提高,而这里的“奖赏”为什么会降低孩子们的积极性呢?这其中的缘由有二,一是老人的“邀请”使孩子们的吵闹由主动变成了被动——为老人而“吵闹”,而被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往往是不能持久、容易变化的;二是老人的“奖赏”,使得孩子们原本就对“吵闹”本身就有兴趣的“吵闹”的内在动机转变成外在动机——为“奖赏”而“吵闹”,最终由于赏钱减少而对“吵闹”逐渐失去了兴趣。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父母的奖赏使孩子对许多原来就有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例如,三、四岁的孩子,对家务都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希望能象成人一样,参加成人的各项活动,只要成人让他参加,他就很高兴,很满足了,可是一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的这种良好行为,孩子每扫一次地就奖励1元钱,每洗一次袜子就奖励2元钱......;起初,孩子对这些“有赏”的劳动很积极,但过了几天后,孩子对这些劳动却没有兴趣了,并且常和父母在“工钱”上讨价还价,父母出价“不合理”,孩子还干脆“罢工”,不干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错误的奖励对孩子产生了误导,这也完全违背了父母奖励的初衷。所以我们对孩子进行奖励时,不得不考虑:这样的奖励是否会对孩子产生误导?再者,对孩子原本就有兴趣的行为的奖励应以精神奖励和积极引导为主,(对孩子原本就有兴趣的行为进行物质奖励,就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德西效应:你的奖励,可能消磨了孩子学习的动力!
【童萌会】武汉爸爸妈妈们警惕!物质奖励孩子,等同于自掘坟墓!
美国心理学家:“交易式育儿”, 正在摧毁孩子的自驱力
如何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不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是上上策
家长不能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