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啥总和父母发生冲突?并不是简单的代沟问题!

老师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姜老师,我有个想法,从即日起,每周有三至五次,在一块钱心理咨询群里用语音的形式分享焦点话题,大概30分钟左右,目的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些方向,同时也提升一块钱心理咨询群的性价比,打造红茶心理团队特有的金字招牌。


 一元群焦点时刻话题:
1、我为什么总是跟父母发生冲突?
2、开学季,孩子焦和妈妈焦,分离焦虑怎么回事?
3、是婚姻让人无聊又无奈的吗?
4、性格随和好吗?
……

姜辉丽


(以下来自姜老师的语音精华整理)

今天我要分享的话题呢,是来自于我们一块钱咨询群一位同学的问题:我为什么总是跟父母发生冲突?其实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她自己一个人的,非常有代表性,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问题,其实包括姜老师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状况,为什么我们总是跟最亲爱的父母发生冲突呢。

1
两代人的观念,并非简单代沟

面对我们父母,无论他们过去有多大的丰功伟绩,还有多高的学历,我们相互交流和来往的时候,感觉很多时候他们是给咱们添堵呢。


对于他们更不能呵斥训斥。我们还被一个文化的信念影响着,那就是孝顺。孝顺,以顺为主。如果我们不顺了,不听了,好像我们就怎么着怎么着了,所以这件事儿了,我们非常非常的为难。

父母们是真的愿意给我们添堵吗,或者是他们为什么会给我们添堵呢?前阵子,我和李老师在北京广播电台录了节目《老年之友》,说的是老年价值感问题。

我们的父母,随着年龄的增大,从位置上退下来,从身体生理方面的发展规律来说,自我的价值感,真的是越来越低了。

于是他们非常会敏感于我们是不是能够静心地听他们说,他们同时给我们提出来一些问题和要求,查看我们的反应。这样一来,我们的同学就会很为难了,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认知奥特了。

实际上这里,指的并不是纯粹的代沟,就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自己年纪大了,随着价值感位置等变化,比如说我们这个月薪水少了一点,或者是工作上有一些变动了,或者是其他的问题,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了威胁,被吆五喝六,那我们也非常渴望,身边有那么一个人,在我们低谷的时候,积极响应我们,关注我们。




2
关系的定位,倒U字型的人生状态

当你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还是他们的孩子,你永远是他们的孩子,他们永远是我们高高在上,权利无极限的父母,我们真的就会容易在他们给我们提要求,或者是在跟他们在一起生活交往的时候发生特别难受的事件。


当然,有的父母六十岁以后呢,仍然是很精神的角色,见多识广,但其实六十岁以后的父母,在精神世界上方面就往孩子的方向去了,人生的发展规律相当于一个马蹄型或者叫做倒U字型,倒U字型越来越往上,上到巅峰的时候,三十岁到四十岁啊,然后就开始向下。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一个点的时候呢,我们就应该识破他们到了小孩子,要求关注,安全感不足,还有无价值感,孤独感等一起袭来的时候。

他们所有的这些话和行为,是他们内心焦虑或者内心世界的反映,当我们了解这一点的时候,其实我们真的就应该把自己定位,从此以后,我们是他们的接班人,我们是他们的精神父母。

另外,还有一点,当你跟老板之间或者领导之间的关系,因为常常错位的认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他们所有的话我们只能顺,只能是无论对错,所以遇到有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既不敢表达自己,更不敢去更正和提出新的建议。

一定要记住这个定位的问题,比如说婚姻关系当中,我们跟老公呢,如果把这个关系定位成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监狱的狱长管教对待犯人,这个婚姻关系是不会稳定和长久的。



3
我们一根筋:不理解父母的反向表达


我们不要把自己狭窄定位在这一根筋,甚至有些强迫的认识问题的模式嫁祸与父母。有的时候是我们死脑筋一根筋,父母随口说说,随便唠叨唠叨,也就是一个减压,甚至是无心的一个玩笑话故意逗逗你,你不识逗,我们就会中枪倒地。

我们把老人的这些话当成他们发泄、调侃、反向表达,你们可能就不那么难受了,还有那就是我们要会变通,比如左耳听右耳冒。

另外如果我们跟他对抗,他会越来越伤心,越来越激烈,然后我们不回应他呢,他还会翻来覆去的说,我们可以打岔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弄出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插入。


4
唠叨的背后:恐惧焦虑、求关注

刚才说的呢,这是小的技巧,其实还有很多啊。还有一个是我们要明白,其实他们唠叨抱怨,实质是自我价值感低,只求关注。

那么我们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像肯定孩子一样的肯定他们,我们的父母就会不焦虑了。同时呢,他们也是求关注,所以我们不要等到他牢骚,或者生病,或者是做什么坏事情的时候,我们才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关注关心他们。平时我们要关注他们的闪光点去鼓励赞美。


5
所有的关系:都是与父母关系的再现

我还是特别想强调的是,现在无论是跟老公同事闺蜜朋友,所有的这些人际关系,其实都来自于我们和我们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如果不理顺,不能让我们变得很灵活,我们不能够将他们的控制,求关注这些问题的实质看透,我们现实生活中跟其他人的人际关系也是会困难重重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焦点是,我们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我们一辈子的人生大问题。

当我们的内在很脆弱的时候,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小孩子的时候,别说父母了,其实任何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能让我们身心疲惫、肝胆寸断,要我们失眠。所以说来说去,我们真的需要成长和明确当下我们的角色。

我们有的时候呢,说很多人际关系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的幸和不幸的问题,我们在苏州,和李老师跟大家在讲情商的时候,很多人去很费力地去记这个情商的概念,于是我就跟他们说,不用那么去记文绉绉的概念,你只记得智商是关于一个人的问题,情商是关于你和别人的问题,也就是说情商呢,是关于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问题。




学员“飛楊^_^“感悟

和父母相处的问题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现在要建立自己的新家庭了,猛然发现,依然跟原生家庭,跟父母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是不停左右我的情绪,这些终究是逃不掉的。

也知道要面对,把问题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学习,并一步一步付诸行动。

今天姜老师的焦点半小时就给我指明了方向。其中,正中我要害的就是第三条:不要一根筋,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父母。

父母年老了,心智如孩童,求关注,角色定位和转换,这些道理已经学到。而恰恰是因为学了,不管是觉得自己了不起也好,自以为是也好,反正就开始玩角色关系转换。


而且是不仅把自己变成他们的精神父母,而是把自己完完全全真真正正变成他们的父母,反转角色,然后复制他们以前对待自己的模式,动不动就教育他们,强行灌输自己的想法,认知,而不愿听他们唠叨,不去关注他们。所以,每次交流还是总磕磕绊绊的。之后还气得不行。

今天姜老师讲完,我一直在反思,对待他们,我一直以来确实是太硬了,茅坑里的石头一样。不愿在他们面前软下来,不会变通,所以总是这样僵着。以后的日子,我还得继续反思,把这些学来的只是灵活运用。



学员“糖糖”感悟

老师这次讲了三点,第一,父母知识阅历有限,第二,他们的年龄处于下坡路,第三,我们一根筋。

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原来,这也适用人际,家庭朋友中。重点在我们责怪他们,对他们失望,抱怨他们再也无法成为我们的大树的时候,我们忽视了,一个老年人的感受,他们又成为了孩子,年龄慢慢回到起点。

他们用成年人的方式表达儿童心理,抱怨,控制,唠叨,指责。 这时候我们身份应该有所转变,他们是孩子,我们是家长。

对于跟同事领导相处,定位同样重要,我们如果总是孩子,我们会反抗,听不懂他们的孩子话语,或者逆来顺受。  

我们一根筋,我们太脆弱,我们没有成长,他们的一句话,或者某人的一句话,我们就脆弱得跟鲜黄瓜似的容易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皋初中德育专题(亲子篇)]积极倾听,孩子才愿说,智慧劝说,孩子才会听。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问题——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之学用者感悟
怎样与孩子有效沟通?
心委会珍爱生命资料
有才小学生神总结代沟一词,老师:全家人都让你带“沟”里了
代沟是谁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