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害正当时 防治须及时

     云南的河口、西双版纳及周边的老挝、缅甸等国家和地区是重要的香蕉产区,也是反季节香蕉的主要产区,香蕉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跨年至次年的5月份。香蕉生长的关键时期为每年的8至9月份,生长进入旺长和花芽分化阶段,是香蕉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病虫害管控的重要阶段。

    每年进入8月至9月份,天气湿热,高温天气和降雨频繁构成这个时段的主要气候特征。在此气候条件下,香蕉叶斑病和其他病害极其容易发生和蔓延,加之降雨频繁,田间施药难以有效进行,香蕉叶斑病和其他病害的综合发生和蔓延严重危害着香蕉种植,一个疏忽大意,一年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香蕉因为病害危害而失去功能叶,最终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功能叶受损影响香蕉经济效益

    香蕉种植区域湿热多雨,尤其每年8~9月份,气温进入一年中的高温季节,加之伴随着大量的降雨,为香蕉综合性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造就了条件。在此期间,不论是新植的香蕉还是留植的宿根香蕉都进入旺长的季节,蕉园通风透气和阳光穿透性都很差,田间密闭,湿度增大,如果不做好防治和田间管理工作,香蕉综合性病害便开始大肆发生和流行。病害流行时如控制不力,香蕉叶受害20%~40%,严重时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减产50%以上。

    近来,关于香蕉病害的诊断及防治的咨询和交流不断增加,走访田间发现,当前正处于香蕉叶斑病的发生和流行阶段,正确有效地防治病害保护功能叶,是香蕉高产优质的关键阶段。通过田间走访香蕉种植园,当前香蕉发生的病害主要以香蕉条纹叶斑病、香蕉黑疫病和香蕉细菌性叶斑病混合发生危害为主,准确识别田间发生的病害并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是保护叶片的有效前提。

混合发病的香蕉园

    香蕉的叶斑病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叶斑和煤纹病叶斑病,其中褐缘灰斑病最为严重,细分上包括了黄条叶斑病和黑条叶斑病。大风暴雨后,叶片伤口多,发病更为严重。密植、不除吸芽、土壤排水不良、蕉园四周杂草丛生、管理不周、偏施氮肥、通风条件差的蕉园发病最为常见。

当前香蕉田间发生的主要是条纹叶斑病。

    条纹叶斑——黑条叶斑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是香蕉种植区域经常发生、蔓延最为快速的一种叶斑病,其病斑长条形和椭圆或者近圆形,若防治不力,会导致很高的损失。黑条叶斑病危害叶片,初期出现点状或者短线状褪绿小斑,一般从正面看不明显,从叶片的背面看明显,后期条斑颜色变成褐色、暗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大成纺锤形或者长椭圆型,形成具有特征的黑色条纹。田间湿度大时,病斑中央腐败,病斑边缘呈水渍状,后期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具有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限,周围组织变黄,多个病斑可以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变黑干枯而死亡。

初期出现点状或者短线状褪绿小斑,一般从正面看不明显

纺锤、椭近圆形的病斑,病健交界处具有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限,周围组织变黄,多个病斑可以连成一片导致叶片变黑干枯而死亡。

    香蕉黑疫病

    香蕉黑疫病是香蕉上由低等真菌引起的病害,为害叶片和叶鞘而症状表现不同,叶片上染病生近圆形、椭圆形,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病斑有水渍状,随着病害的扩展,病斑多时互相融合,全叶发黑而死。叶鞘上染病,主要沿叶脉上生不规则形黑色斑,向内扩展,致里面的叶鞘也变黑腐烂。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部或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侵染致病.再次侵染通过孢子囊萌发或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天气潮湿多雨时或大雨后排水不良时容易发生。

黑疫病危害叶部症状

黑疫病危害叶鞘(主脉)症状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由香蕉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usicola Rangel & Rangel引发。发病初期在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线状褪绿条纹,随后条纹扩大、融合,形成不规则的浅褐色斑块,最后变成被叶脉限制的黑色斑块,在病斑周围有褪绿色晕圈,叶片染病部分干枯,叶片卷曲。香蕉细菌性叶斑病典型的症状是发病部位先出现局部坏死的水渍状半透明病斑,在气候潮湿时,从叶片的气孔、水孔、皮孔及伤口上有大量的细菌溢出粘状物——细菌脓

细菌性叶斑病病斑上白色的菌脓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表现有四种不同的症状,分别为:条斑型、叶缘型、均衡型、黑斑型。条斑型为害叶片,病斑初期为红褐色小点,随后小点逐渐扩大,形成褐色条型,条斑周围有褪绿的晕圈。叶缘型主要危害香蕉叶片,叶上病斑最初在叶边缘出现红褐色小点,后随病情的发展,叶边缘出现不规则的水渍状色斑,后期叶边缘枯死。均衡型为害叶部,在叶脉之间出现黑褐色水渍状斑块,后期无斑块部分的叶片变黄,而叶脉仍为绿色。黑斑型主要危害香蕉老叶,初期为零星黑色小点,后整个叶片布满黑色小点,用手触摸无粗糙感觉。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危害症状

    香蕉细菌性病害是由对应的病原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原细菌侵入香蕉组织后先将细胞或者组织致死,然后再从坏死的组织或者细胞中吸收营养,造成组织坏死、腐烂和枯萎。初期受害组织通常表现水渍或油渍状,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褐色或者乳白色胶粘,似水珠状的菌脓,随着病害的发展,组织腐烂并伴有臭味。

    病原细菌通常通过自然孔口(气口、皮孔等)和伤口侵入。农事操作,暴风雨等造成的损伤,红蜘蛛、网蝽等害虫为害出现的伤口以及香蕉因营养元素缺乏导致的太阳灼伤口都是病原细菌入侵感染的通道。高温湿热、密闭通透性性差的季节和蕉园容易导致香蕉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香蕉细菌性病害,尤其是细菌性叶斑病常常和真菌性病害的黑星病、叶斑病混合发生,如果不能有效的识别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很容易导致病害的蔓延而造成损失。细菌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还能使杀菌剂失效,因此不但要针对性的防治,还要适量的用药。

健康蕉园发病少

    香蕉功能叶片发生病害会对叶片造成严重的危害,最终严重影响香蕉的经济收益。为保证香蕉的健康成长和高产优质,在香蕉的生长过程中,尤其是重要的生长阶段要综合有效的做好病害防治,为香蕉丰产优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要合理规划和建设香蕉种植园,确保香蕉种植园内不积水,沟渠排水通畅,尤其是雨季天来临时要确保蕉园排水通畅。具备条件的地方尽量使用滴灌等现代化肥水设施,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化的实现机械统一,同时还可以减少因浇水带来的伤口和串灌、漫灌导致的病害传播。另外滴管设施还可以减少田间的湿度,创造不利于香蕉病害发生和蔓延的环境。

    其次蕉园要合理的密植,避免过密而导致阴郁密闭不透风,成为病害发生的温床。科学合理的进行水肥管理,避免香蕉因营养不良而出现伤口成为病害入侵的通道。

保证蕉园通风和排水通畅

    最后病害发生时要准确地诊断田间病害症状并针对性及时合理的进行药剂防治。当前香蕉生长正值旺长阶段,高温多雨,叶面施药不利。在进行根部养护的时候可以在其中加入“嘧菌酯”一同使用,防护香蕉叶片。因为“嘧菌酯”具有强烈的内吸和运输传导作用,根部施药后可以被吸收和运输到香蕉的各个部位,尤其是新抽叶片上,在药剂持效期内对香蕉形成有利的保护作用。同时“嘧菌酯”还具有植物保健的作用,可以增加氮的同化和增加光合作用,对促建香蕉健康生长具有极其有利的作用。“嘧菌酯”的使用原本成本比较高,但是随着产品在市场上的丰富,市场零售价骤降,让根部使用成为可能,在成本上可以接受。

嘧菌酯可以用于根部施药

     针对当前香蕉病害的综合发生,药剂防治时要针对病害,合理混配,充分针对真菌(高等真菌和低等真菌)和细菌病害一起用药,才能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在蕉园管理中要合理施肥,及时清理田间的病叶,培养健壮植株,增强香蕉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保持田间的清洁,减少侵染源,减少病害的发生和循环侵染。

及时割除和清理田间病叶

    在药剂选择方面要对症下药,全面针对真菌和细菌,并且考虑及时性和持久防护,在实际使用中可以使用:

    方案1、唑醚.氟酰胺(健达)+氟环唑+细菌药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低等真菌药剂(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西酰吗啉等)。此方案优点是保护和治疗性都比较强,对叶斑病中的条纹叶斑病效果理想,具有调节香蕉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作用,持效期也比较强,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一些。

杀菌剂——健达

     “健达”由第四代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吡唑醚菌酯和第五代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氟唑菌酰胺两者混配而成,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对香蕉上的叶斑病和黑星病有效,而且持效期长。能增加香蕉的光合速率,增强香蕉的抗逆性,在幼果期使用安全。

    氟环唑为三唑类杀菌剂一种,具有广谱、持效期长的特性,具备预防和治疗作用。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具有环氧乙烷的结构,代表了新一代的三唑类杀菌剂的方向。氟环唑对一系列作物病害,包括香蕉叶斑病具有良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氟环唑其作用机理和所有三唑类的杀菌剂作用机制一样,为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且氟环唑分子对一种真菌酶(14-dencthylase)有强力亲和性,与目前已知的杀菌剂相比,能更有效抑制病菌原真菌。另外氟环唑可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的收缩,抑制病菌侵入,这是氟环唑在所有三唑类产品中独一无二的特性,相比于其他三唑类杀菌剂多了一重杀菌效果。

杀菌剂——70%氟环唑

     方案2、苯甲.嘧菌酯+氟环唑+细菌药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低等真菌药剂(霜霉威盐酸盐、甲霜灵、烯酰吗啉等)。此方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条纹叶斑病防控理想,具有调节香蕉生长和增强抗逆性的作用,生产成本适中。

    嘧菌酯为第四代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病原菌电子琏电子的传递,影响病原菌的呼吸作用。具有强力的内吸和运输传导作用。叶面使用吸收后可以快速传导到叶片的各个部位,对香蕉新生叶片进行良好的防护,避免病原菌的入侵和危害。同时该杀菌剂还能调节香蕉的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加入苯醚甲环唑的三唑类经典复配,杀菌效果更明显,治疗作用更突出,同时对叶片上混合发生的黑星病、炭疽病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杀菌剂——苯甲.嘧菌酯及其他

    春雷霉素针对细菌病害,并且具有内吸作用,使用于香蕉的各个时期都安全有效。针对香蕉的黑疫病,霜霉威盐酸盐和甲霜灵都具有吸收快的特性,针对降雨频发的雨季上使用,能够最好的发挥其作用。

    香蕉病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作,针对病害的对症下药很重要,营养管理培育抗逆性强的健壮植株也很重要。需要在香蕉田间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重视并做好针对性的工作,一旦香蕉综合性病害爆发,任何的措施都是只是一种及时的补救,尤其是一些病害易发生流行的阶段正是香蕉生长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外部天气原因及田间工人管理跟不上都极其容易错过防治适期和时期,导致严重的损失。香蕉病害的防治需要在意识和管理中都双重重视才能达成一个好的结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别番茄真、细菌叶斑病
嘧菌酯(阿米西达)
园林界的"四大恶少":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炭疽病该如何防治
噻菌铜治什么病,能和叶面肥混用吗
香蕉叶斑病导致减产40%-60%甚至绝收,该如何防治?要注意以下4点
如何分辨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