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文化生活》丨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教材基本逻辑脉络

本模块教材框架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内容,即文化一般;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于中国特色,讲述中国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即中华文化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兴衰的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讲“文化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教材着眼于对文化传承的理解,讲了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创新三个主题。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讲“怎样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建设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点一 文化与社会

㈠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⒈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文化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大文化”即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中文化”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小文化”即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特点:

⑴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⑵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享用文化。

⑶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对文化特点的理解,要注意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离不开实践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㈡文化的形式:

⑴静态角度: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⑵动态角度: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㈢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国家历史中。

▲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文化本身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

经济基础政治经济集中表现文化经济政治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发展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虽然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相互交融

文化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事业是指以丰富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优化社会风气为目的的文化建设。

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文化政治相互交融: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重要内容

文化霸权主义是指否认别国民族文化的优势性,妄图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文化。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在这里讲的是决定作用和反作用,即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在这里讲的是文化经济政治化,经济、政治文化化,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㈤文化与综合国力

⒈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安全重要精神武器

⒉我国的应对措施: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扩大文化消费,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文化体制机制

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

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成果,坚决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只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并不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对于文化作用,要防止两个误区:一是贬低文化的作用,认为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二是夸大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决定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以上内容来源:《高考政治教学笔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备考冲刺知识点津系列】专题九:文化与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政治复习知识点
高一政治教案: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历史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