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汉国力强盛气势恢宏,为什么没有“汉碑”留下?

在书法史上,汉代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就是“汉碑”。然而这些碑石或摩崖刻,都是东汉时代的作品。

例如传世较早的《开通褒斜道刻石》,刻于公元63年;

《石门颂》刻于公元148年;其它如《乙瑛碑》,刻于公元153年、《礼器碑》刻于公元156年,《孔宙》、《史晨》、《夏承》、《衡方》、《曹全》、《张迁》……等,则为时更晚,但都是东汉时期。这些碑石的书体皆是“隶书”,于是“汉隶”一词,便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一个专门词汇。

但是“汉代”并不仅仅是“东汉”,还有西汉。西汉的存在时间是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4年这二百多年的时间。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气势恢宏,国力强盛,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抑或文化,都是中国封建时代前期的一个顶峰,西汉这么强盛,其书体又是如何的一种形体呢?很多学者都有过研究,希望从一些史料或者文物中找到些许蛛丝马迹,但是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找到西汉时期的刻石。于是“西汉”无碑之说,成了书法史上的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

西汉真的无碑吗?西汉历时二百多年,强盛而辉煌,为何没有遗留碑石?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说法:

1、汉高祖刘邦灭秦之后,鉴于秦始皇到处刻石立碑,以颂秦德,但是仅仅经历了二世就亡了,有鉴及此,一反其行,禁止立碑刻石。这一说法似乎可信,也不完全可信,因为《史记》中高祖本纪中没有类乎此说的记载。

2、新莽篡汉,为消除汉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将所有汉碑通通毁坏,不留遗迹。

这一种说法在宋代《负暄野录》中有记载,这一种说法较前一种说法似乎更近于演义,可信度并不高。

然而到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中,确实没有发现“西汉”有什么碑石遗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汉代历史和书体发展史中去寻求其答案。

首先,我们看看《汉书·高帝纪》记载:

高帝刘邦起事于秦二世元年。三年八月二世被杀,九月赵高立子婴为秦王,是年冬十月,刘邦至灞上,秦王子婴降,秦亡。乃为汉元年。然项羽背弃“先入关中为王”之约,开启了楚汉之争,战火连年。在几次战役中,刘邦又多失利,一直到汉五年十二月,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败后自刎。于是众诸侯奉汉王刘邦称帝,即位定陶,定都洛阳,再都长安。十二年夏四月高帝刘邦死于长乐宫。

在这十二年里,始五年是“楚汉之争”,紧接着是匈奴大举入侵,刘邦亲征,被围于平城七日七夜,后用陈平计侥幸脱险。其后则又有利几、臧荼、韩信、贯高、陈稀、英布接二连三的叛变,刘邦又皆亲自平之,因之可以说是战争连年,国无宁日。再加上刘邦素不知书,憎恨儒生,曾经用儒生的帽子为溺器,这样的一位“马上皇帝”,东征西伐还忙不过来,怎么会有闲暇时间,文绉绉的在那里树碑立石呢?《汉书·儒林传》也有记载:“高帝时,叔孙通作汉礼仪……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遑庠序之事也。”意思是,刘邦整日忙着平定四海,哪有什么精力去讨论文化艺术呢?

刘邦驾崩,惠帝、吕后当政的时候,公卿皆为武力功臣。吕后死后,又有“诸吕之乱”,周勃等平定诸吕,迎立文帝,文帝卒,景帝立。文、景之治,史称盛世,而文帝好刑名之言,景帝亦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如此的几代皇帝,也“未庠序之事”,庠序之事是指伦理道德教育,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这几任皇帝都没有设立这样的学校,可以看出其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就泛泛,并没有大力发展。

景帝之后,到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文化事业又是什么情况呢?据《汉书·艺文志》载:“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叹曰:'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

到汉成帝时,也以“书颇散亡”,使竭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于此可见西汉在开国一百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就从不曾正正经经地注意于“庠序之事”,又更何尝会注意文化艺术呢?当然,当时的书法是由“书工”、“书手”为之,并不只是读书人的事,他们对“庠序之事”的大事,尚且不能顾及,更何况只是于书籍有关的那些书写小事。这是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因素。

其次是书法发展演变的实际,秦代的“标准书体”是小篆,而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即已有隶书的萌生,现今发现的秦简,其书体即在篆隶之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竹简和帛书,其书体颇似秦简,由此推及,由秦及汉初时期隶书还很不成熟,距东汉的隶书碑刻成熟程度还甚远,未能达到东汉隶书的完美地步。纵有少数刻石遗留如:五风刻石、莱子侯刻石,以及最近发现的“禳盗刻石”,在书法艺术上,它还很幼稚、粗造。虽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汉简,上边有着手书文字的可贵标本,但他们也只是处于“使用”阶段,尚未能进入艺术的殿堂。

碑刻就不然了,无论它是纪功也好,颂德也罢,总需要比较“郑重其事”的来为之,不能像写书竹简那样,只要求达到实用的目的,可以草率了事。所以在东汉水平四年的《袁安碑》,其书体仍用的是秦代所流行的小篆,即在当时还没有更工整、隽秀的“隶书”以供使用。再以前边提到的《开通褒斜道刻石》来说,它刻于公元63年,比《袁安碑》还早,然而它是摩崖记事,不像刻“碑”,故而仍处于“实用”范畴,不失其“朴拙粗犷”的气象。再如《石门颂》,刻于公元148年,字体较《褒斜道》稍为规整,但仍保留着“简书”的面貌,在文中记载:“……高祖受命”之命字,最后一笔和“简书”中常见的“年”字等最未之大“笔”完全一致。与以后的《礼器》、《曹全》等碑,简直不能相比拟了。

同时,如果从东汉时期所留存的隶书碑刻,按时间的顺序来排列,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出其书体由初成熟逐渐演进到更成熟的轨迹。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可以大概得出西汉没有碑刻的原因了:

一、政治形势的因素

西汉开始是战火连年,人无遐安,继之是统治阶层“未遑庠序”之事,注意不到文化艺术,汉武帝虽为一代雄主,但他的目的是“外拓”,顾及到文事的心思,远远不及于武功。在封建时期,皇帝的喜好与关心,往往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封建时代的一个特点。常言说:“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唐太宗酷爱书法,唐代遂成为书法史上的辉煌时代。帝王们无意于文事的兴趣,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艺术的黄金时代。

二、由事物发展的规律所决定

西汉之世是“隶书”形体由萌生到成长的阶段,时间虽然长达二百多年,它还达不到成熟隽美的态势,还很难在纪功颂德的“大场面”上派上用场。一直到了东汉时期,才渐渐地在书法历史舞台上,进入了主宰地位,成为了东汉时期立碑刻石书体,这是书体发展演变的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史评|锺书三体之“铭石书”的书法史考察(上)
中国书法史话(东汉)
《中国书法史》:东晋隶书的“分化”与“类化”及其“变态现象”
三国魏蜀吴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是如何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书法知识《五》
汉代隶书历史及特点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