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19:山高水阔知何处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4.20)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方向。”

【读后感】

用一个字概括这条金句的中心思想,就是“孝”。

作为孩子,背负着对父母的责任。因此,父母如果还在世,那么不宜出远门,作官也好,求学也罢,如果实在要去,你得有固定的地方,让父母有事可以找得到你。

我们可能很难理解和认同这句话。现代年轻人哪个不远游?距离近点的到本省本市,再远点的去外省外市,飞的更高更远的去国外,甚至外太空,可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如果“父母在,不远游”是“孝”的标准和规范,那么现代人是不是大不孝?非也。今时不同往日,许多客观环境改变了,子女与父母相处方式也不同,“孝”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古代是农耕社会,大家都靠天吃饭,靠儿养老。作父母的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保姆、护工、社工、志愿者这样的服务人员,在生存和日常照顾上,对孩子的依赖度极高,反过来说,孩子对父母负有的赡养责任也很大,所以“父母在,不远游”。因为一旦远游,中途父母有了什么事(老病死),他们孤立无援。

此外,古代交通、通讯都极为不便,出门全靠腿,时间长、效率低、风险大,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年几年,做父母的看不见孩子一踪半影,收不到一点消息,当然是忧心万分。有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就是“远游”离别时的不舍、牵挂、忧伤,因此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常伴父母身边,这就是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育儿 孩子出远门去外地上学,家长一定要跟说的八句话#父母课堂#育儿经验#北极星
北京的老礼儿:“七不出,八不归”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否是对的?
出远门了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大学报到,是一场特殊的成人仪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