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橘子郡读《论语》200

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备注:本章中的“《舞》”一说同“《武》”,见《论语集释》。

精 华 解 读

放郑声,远佞人:坚定文化自信

费孝通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在孔子看来,治国首先得知道你的国家秉承的是什么文化。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能够掌握中国的语言,学会一两百个成语,在领悟做人道理的同时参透许多中国文化,这些文化使我们的社会保持了民族自信和凝聚力。但文化自信并不是文化自满,真正的自信是“我的文化很好,但我也包容并尊重其它所有的文化”。民族自信就像一个人,一再地强调优越感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让自己变得狭隘。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通过教育,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多地激发出来,从而使我们社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推荐阅读《国史讲话:春秋》

原 句 译 文

15.11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舍弃郑国的乐曲,远离谄媚的人。郑国的乐曲很淫秽,谄媚的人很危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就应该在这里找!
中国人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安德义《论语解读·卫灵公第十五·11》 - 经典导读 - 国学频道 - 钟鸣网 - 汇集海内外的信息综合门户网站平...
中国人,曾被禁止过年!春节被禁近10年,文化自信的苏醒之路
中国人不缺文化不缺底蕴,我们常常缺的是自尊和自信。
人格“文化”精髓:“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