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析系列」《孟子》(公孙丑上)第六节

——人贵在拥有人之常情与自知之明

此节,看似其中心句为“人皆有不忍之心”,其实不然,而是在节中所隐含的一个问题:何为人?

说明:个人认为,人对人的怜恤不是依靠心情使然(心情好,怜恤别人;心情不好,不怜恤别人),而是依靠人与人之间同宗同族的血缘联系。

赏析:孟子在节中所引用的小故事与其之后所列举的四种萌芽,并不完全搭边。小孩快要掉进井里,的确是有同情之心,然而,何来的羞耻之心(小孩还未掉进井里,何来的羞耻之心)?何来的退让之心(退让的话,可能来不及救助,孩子就掉进去了)?何来的是非之心(就算有是非之心,这也已经是超越是非之心的仁心了)?所以,可以说小孩子的故事是无法直接撑起四种萌芽的说法的。故,孟子应该是借用论据与论点来说明怎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人——拥有人之常情的人。

引申:人之常情本应融入血液中,成为人类的人性本能,在碰到与孟子所举的例子相类似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不假思索的出手相助。可是,现如今,人之常情在社会上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与伤害,无视生命与为老不尊的人越来越多,欺骗、敲诈以及危害都出现在本着人之常情而生活的人的身边,人性的良知受到了无可奈何的考验——帮还是不帮?救还是不救?也许,如今在救助之前的确需要再三思考,但是,这却使得人之常情的人性本能在逐渐地从我们身上褪去,一颗充满激情、火热的心,就这样被世俗的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与欺骗浇灭了,久而久之,变得麻木不仁。如此这般,我们还是孟子眼中的人类么?不,不是了。

难道,我们就这样让自己的人之常情随风飘逝么?就这样走上“非人也”的道路么?

不,也不是。

真正“非人也”的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没有做人底线与良知的“非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想一想,你的人之常情是在什么环境中养成的?那个时候的人之常情有没有如此这般的考验?亲人、朋友、志同道合之人教会你人之常情不是让你滥用到陌生人(泛指无道德底线之人)身上的。所以,在如今社会,若是路过不平之事而不出手,不是我们麻木不仁,而是我们的人之常情非常的精贵,要用在教给我们人之常情的人身上。

赏析2:

孟子所谓的四种萌芽: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与是非之心,很多时候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遇到特定的事情,所产生的特定的萌芽),是还未被自己所真正知晓的,但也不能说这样的人是自认为不能行善的人,毕竟,对于儒家思想而言——人之初、性本善,就算无法及时表达,但也有这样的心路历程,行善从德也是早晚之事。

引申:很多习惯都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包括人之常情),也许还未成为章法,就已经在运用了,这些不经意的习惯确是可以慢慢地成为人性的本能去运用。但是,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加以审视(自知之明),拼凑成只属于自己能够走下去的路(也许在前路会发现志同道合的人),如此这般,才能做出不会后悔的抉择,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光明,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与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孟子对人的界定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人之性有四端
品读|四心与四端
学习“性善”“性恶”说引发的思考
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