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论语】学而篇第十三则

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细说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发简信


IP属地:上海

今天学习《论语》第十三则。

1、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傅佩荣原文

有子说:“与人约信,尽量合乎道义,说话才能实践。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

傅佩荣:

“信”、“恭”、“因”三字,前两字都是指人际相处的一种操守或品德,“因”字也不应例外。古代“因”与“恩”通用。

“近于”,是指接近而不相同于。譬如,义与礼是原则,而信与恭是实际的作为,所以只能尽量符合原则的要求。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有子说:“约信要符合事之所宜,言语才能得到践行。致敬要接近礼仪节文,才能够远离耻辱。所依靠的不离开可亲的人,也可以宗而主之了。”

今天读到这一则,有些迷惑。特别是最后一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朱子解释为“所依者不失其可亲之人,则亦可以宗儿主之”,依什么?可亲之人是指血缘上还是心理上觉得可靠的人?宗而主之的具体意义是?

还有就是前面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朱子认为逻辑关系是“信近于义,所以言可复”“恭近于礼,所以远耻辱”。而十三经注疏里面,把复当“覆”字讲,意思是说守信只是近于义,可以不必是义,所以言语可以不践行;恭只是近于礼,所以勉强做到免耻辱而已。在十三经注疏这种说法里,强调的是信、义的区别,恭、礼的区别。

虽然小小一则,可是发现有太多可以值得思考的。

4、弘丹学习心得

读这一则论语的时候,觉得孔子对自己的言行以及自律的要求是很高。

有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道理和原则,但就是做不到。像“义”和“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很多人都会说: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觉得道理从来都不是用来听的,道理是用来实践的。听了道理,你去做了吗?

我们学习《论语》也是如此,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孔子以及弟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去实践,用这些智慧来指导自己的现实生活。

现在,我越来越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在读一些名人的著作,发现他们都是极其自律的人,比如查理·芒格,稻盛和夫。

阅读《穷查理宝典》了解到,查理·芒格是一个很少迟到的人,他约了别人,会早到很久,拿出自己带的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人。有一次与晚辈约好时间,因为路上堵车迟到了。他会一个劲得向晚辈道歉,而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觉得迟到是理所当然的事。

查理·芒格会严格遵守自己的原则,在生活中如此,在投资时也是如此。所以,他能够在别人狂热的时候依然保持冷静。

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做一个自律的人。自律的人是很少破坏自己的原则。

对于现代人,“信”这个词其实很难做到,连最简单的“守时”都做不到。我自己也做不到守时,最近在反思自己,觉得守时其实就是一个人“轻诺言”的表现,说明你不看重自己的信用和承诺。我是希望自己是重承诺,守信用的人。而准时,守时是守信用最基本的表现。

前面第十则,介绍过,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礼仪不仅是流于表面的行为举止,而是内心的修养。当你是谦让、恭敬的,在外表现出来时,也会是得体的礼仪,而不会是飞扬跋扈的。所以,有子说,谦恭待人,尽量合乎礼节,就会避开耻辱。

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而礼仪具体的形式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学习礼仪,要先从内心修养做起,而不仅仅是学习礼仪的外在形式。

施恩于人,而不失去原有的爱心,也就值得尊敬了。我们不管是做公益还是捐款,都应该是心怀爱心的,而不是以“施舍”的态度去帮助他人。我们应该去了解对方真实的需求,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高高在上,去臆想对方的需求,或者不管自己提供什么帮助,对方都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在帮助对方的时候,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而是应该平等得对待他们。

5、都市隐居人 《论语》第十三则的理解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完全基于实战来解读儒学的三个重点:守信,恭敬和忠诚。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注解说“义者,事之宜也。”守信是君子应该具有的品德,但是君子要做到守信,前提是与人约定的事情应该是自己能做到的,不违背道义原则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或者违背道义原则,履行起来会让你陷入两难的事情也接受了,那真正要践行约定时必定会为难,进而容易失信。所以“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君子与人约定的事情要适宜,应该是能做到的,这样别人重新提出你曾经承诺过什么时自己才不会感觉愧疚。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敬,是对上级应有的态度。但是这里指出恭敬也要符合“礼”,这样是为了“远耻辱”。在面对上级时保持恰如其分的尊严,让对方也把你当成君子。过分的恭敬,君子岂不是让自己向奴仆的行为靠拢?那你希望上级是把你当成同层次的朋友、合作者,还是当成可以随意驱使的奴仆?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君子如果要出仕做官,找一个依靠,那也应该找一个能够亲近的,能够信赖你的来做你的君主,这样才不会因为他提防你而让你无法施展。

儒学的学习在开始阶段会原则性的告诉你要努力实践。但是一旦学生要开始运用了,老师则应该要提醒你,做事、选择道路要恰如其分,要适合自己的实际能力。所谓能够慎始才能善终。如果一开始就为了某些困难而无限制地放低身段去迎合,也许会受到意料之外的损失。所以孔子即使想做官,也是用自己“温良恭俭让”的形象来吸引别人主动来求,让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地。

要做到这三点,还是在“取舍”二字。这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比如现在人做生意,已经习惯了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先抢下来再说。中国人天生聪明,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边学边干也就成了,但是一旦这种行为成为风气,许多对自己能力认识不足,或者责任心不强的人也开始有样学样了,那么生意场上失信的事情自然会越来越多;比如职场上有些职员当面对上司时不知道什么样的“礼”才是恰如其分的,表示恭敬时往往没有底线,私下里又要抱怨自己不受尊重,天下乌鸦一般黑云云;更凄惨的是,一些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看到有工作机会,有“赚大钱”的机会时,甚至连对方做的是不是正当行业都不打听清楚就一头钻进去,不知不觉就进了各种骗子行当……

开始的道路如果出了偏差,要返回正道,往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中流传下来的10句金言,句句修身养性,打开每天读一读!
信近于义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
《论语》学而篇1.13
领略君子风采//关于《论语》十二章的一点思考
每天学一句《论语》《学而篇》(13)
成大事者四条法则句句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