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理离不开常识——舒生读《论语》第159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执政的时候,丞相赵高对秦二世的位子流了很久口水了。为了试试自己的势力,有没有控制文武百官,他让人牵只鹿到皇宫,对秦二世说,献匹马给陛下玩玩。秦二世胡亥一看,笑出泪了。这个明明是只鹿,我们丞相竟然说是匹马。赵高很淡定,诚恳地对二世说,皇帝陛下啊,这真的是匹马啊。你看,它的蹄,它的头、耳朵、眼睛、尾巴,都是马的标配啊。你如果信不过我,可以当庭问问眼前的文官武将。没想到现场的官员几乎都说是马。有的甚至很专业地说出这种马产自哪里,有什么特质,振振有词。到了这个阶段,二世也只能用手不停地挠着头,到底是马?是鹿?这些平日趾高气扬的庙堂精英,集体放弃了常识,合力换来“指鹿为马”这个成语。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丘也。
隐,是隐瞒。二三子是孔子可气地称呼他的弟子们,二三表示约数。乎尔是语助词。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任何隐瞒的。我的所有一切都是公开无保留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这话一入眼,脑子里就冒出来一行字:君子坦荡荡!
孔子志在行道天下,养成士君子,所以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弟子。希望自己体悟到的真理,能让更多人认识到、学习到,所以才有“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但在很多人眼里,拜师学艺,就是要学捷径、学不一样的东西,学到“一招鲜,吃遍天”的“大本事”“大道理”。这一点孔子恐怕也是知道的,他感叹说:“这大道上怎么没人啊?难道人们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出门就是大道啊!”但人们确实不想走大门,不相信事情的道理就这么简单,他一定想着翻窗户,翻墙出去,就是没有窗户,也要找人开个后面心里才踏实。孔子的弟子们也是这心态,他们不相信就这么简单,师父肯定还有密道,是不是还没有交给我们。
孔子曾说:吾欲无言。我不想说了,或许是弟子们觉得老师对他们有所隐瞒。老师之道,深不可测。说不定,还有密室弟子,悄悄传给了他!我们普通弟子可能没有这个机缘啊,但心里还有些疑惑,就把这疑问给老师提出来了。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在很多武侠小说中都有这个情节,师傅都会对个别弟子开小灶,传授独门秘籍。包括禅宗五祖在选拔衣钵传人的时候,也是类似于这样的方式把衣钵传给了慧能的。在老百姓眼里,也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还有那猫教老虎的传说,都指向了这样的心理。
儒家和佛家、道家或武林门派都不一样,没有衣钵传人,不会半夜三点钟把某个弟子叫到师父房间去,传给他衣钵或绝招。所以孔子去世前,也没有指定哪个弟子继承我的衣钵,做儒林领袖。圣人恨不得把他的思想方法教给全天下的人,更不会对弟子们有差别。可以想见,孔子听到这样的言语之后一定是又可气又可笑,还有点委屈,把“我孔丘的为人”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因为,在孔子看来这样的做法和他的价值观是相背离的,就像子路说他去见南子的那件事一样,所以孔子才有些着急了,说出这不是我的为人这样的辩白之语,和子见南子的指天发誓有点像。看来谁都有被惹急的时候啊。
但这句话却道出了一个人们常常忽视的道理,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的道理,那就是真理离不开常识。真理很重要,凡是掌握真理的人都是伟人,像科学上的牛顿、爱因斯坦等;哲学上的康德、王阳明等,他们都是在一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智慧之光能照耀半个天空,其光亮比日月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日月大家都能像动物一样生活,有智慧大家才能过人的生活。其实,我们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掌握真理,只要善于选择真理就行,听着哪个人说的是真理,我们就坚定的跟着走,一般来说不会错。
至于那些冒充掌握了真理的人,整天胡言乱语的家伙,我们不听他的就是了,不久它们就会自我消亡。现在电信诈骗让人防不胜防,但从“真理离不开常识”的角度去看,凡是脱离常识的东西,都是骗子。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大师,天才,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并无他自己所声称的神奇能力,其实,也可以说百分之百的所谓大师都是不同程度的骗子。因为大师们精心设计表演往往超越一般人的常识,所以很容易被当作难以逾越的天才,但假如仔细验证,几乎所有违背基本科学常识的表演都会露馅。不管什么大师,只要他不曾明说自己的表演是一种魔术,所谓的能力是训练所致,这大师基本都是主动或被动的骗子。
选择真理靠常识,凡是真理都是符合常识,凡是不符合常识的都是歪理、假理,不管他说得怎样的天花乱坠。不信你看那些自我吹嘘、自我标榜、自我炫耀,像卖狗皮膏药的一样,越卖不掉越叫唤的起劲,这就背离了常识,这一定不是真理。真理是中规中矩的,对人们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影响力、亲和力,不用他高声叫唤,宣扬效果是如何的神奇,一天小成见效,三天大见成效,三个月人们都能上天堂,真理能使你自然而然的向他靠拢,想要皈依他,靠它生活、走路。
比如孔子说的话,虽曾遭到彻底的批判,被污蔑的不成样子,连孔子的形象也尽遭破坏,可经过时间洗刷以后,人们照样的信服他,愿意自觉遵守他的教条,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还拿它当圣人。他的话就有很多是真理。而有的人活着的时候被吹捧得神乎其神,比圣人还圣人,是圣人蛋,可人一死,就遭到人们的唾弃,他的教条被人们认识清了,都是一些违背常识,不近人情物理的内容,像希特勒的绿皮书。他的话自然就不是真理,人们也自然地把它抛弃了。
儒家讲的都是日用常行。日用常行,勿忘勿助,凡事彻底,知行合一。不要拔苗助长,不要独辟蹊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日日不断,事事努力,静候佳音。须知最大的竞争力,都是笨功夫,都是时间积累。来得快的东西,别人赶上也快。来得慢的东西,成就了,就没人能撵上。
这些都是常识,有了常识比掌握了真理还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7-24)
《述而篇》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谁是与孔子齐名的东方圣人 ?
4《论语 ·述而第七》讲要
【心学干货】知行合一
师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