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导读】学习的三个境界
6.20学习的三个境界
上一章讲要做正直的人,《论语》雍也第六篇第二十章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原文如下,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段话孔子讲了三种不同层次或三种不同境界:知之、好之、乐之。而之是代词,可以指代很多事物,包括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等,包括做人、做事、生活本身等等。
比如学习,知道学习、爱好学习、快乐学习是学习的三个不同境界。那最高境界是快乐学习,以学习为快乐,那还有学不好的吗?其次是把学习当爱好和兴趣,那也可以学得不错。爱好学习比知知道学习要强,要更有动力更有激情。这三个境界不是互相隔离的,而是可以有转化晋阶,如通过知道学习,建立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养成爱好。有了爱好学习,就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认识快乐的本质,再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获取快乐。其中兴趣爱好是中间环节,有了兴趣爱好,离快乐就不远了。当然有的人,天资好,很快就可以进入快乐学习的境界。正如《论语》开头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但愿更多人能知道学习的快乐,快乐的学习。
又比如作文,知道作文、爱好作文、快乐作文是三个不同境界,也可见快乐作文为上。诸如此类,以此类推,大家可以各自领悟感知。
那为什么在《论语》中被孔子说好学的学生却不多呢?这是因为孔子定义的好学的内容更为广泛,而这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学习内容。在《论语》学而第一篇第十四章是这样定义好学的: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首先要求学习的内容是学做人,做君子,做仁人,而做人又是一辈子的。孔子要求学的内容很多很广,标准要求很高很难,比如好学仁。所以能达到孔子好学标准的人也就不多了,乐学就更不用说了。即便如此,孔子还是要循循善诱,鼓励大家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博雅堂主202009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论语》(三十五)
学习的三种境界
论语日课140:认知的三个境界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5.12: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论语·子张篇第15章》子游怎样评价他的师友子张?
学习的三层境界:知 、好、 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