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5.25】百姓心中有杆公平秤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誉过谁?如有所赞誉的,一定是他的做法经过了考验的。夏商周三代三代正是有了这样按实效赞誉的百姓,所以夏商周才能够走在正道上。”

【感悟】

钱穆《论语新解》:“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有所试而誉之,成人之美也。毁其人,则成其恶矣。故虽桓魋、公伯寮之徒,孔子皆无毁焉。孔子作《春秋》,不虚美,不隐恶,褒贬予夺一如其实,然乃即事以明道,与于人有毁誉不同。善可先褒,恶不预诋,故孔子终于人无毁也。”

《论语》中有孔子多次对尧舜、伯夷、叔齐的赞誉,对管仲一分为二的评价,都是根据他们的做法取得实效去评价的,而不是评个人的好恶或凭空猜测;对于看不到的,孔子一般都坦诚地用“未知”回答,如【5.19】等。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连载(23)《为政篇》第7章:子游问孝。
论语: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15-25)
《论语》新解2;20
早课 |《论语》为政篇 04
【第347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42章》“上好礼则民易使”是何意?
修身立德,正人先正己 ———读《论语》有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