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29】要警惕祸从口出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方人:评论、比较别人。朱子《集注》:“方,比也。乎哉,疑辞。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虽亦穷理之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

子贡评论别人。孔子说:“赐啊,你不也是个很贤的人(一说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感悟】

一、要警惕祸从口出

孔子为什么批评子贡评论人?《史记·孔子世家》中讲过的这样一段故事:孔子30岁左右曾去拜访过老子,据说告辞时,老子送给孔子几句话:这几句话的大意是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听从了老子的告诫,渐渐沉稳起来,本章孔子告诫子贡,也表示是老师对学生的深深爱护,不要只管自己嘴上快活、而不管他人的内心感受。世事艰辛,事生肘腋,要警惕祸从口出。

朱子《集注》:“故褒之而疑其辞,复自贬以深抑之。”谢氏曰:“圣人责人,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如此。”

观他人短长,按朱熹的话讲,也是“穷理之事”。但一般人,总是容易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并且从这种评价中获得很多自我满足;而且成为习惯与嗜好,则为病态,严重影响人际关系,同时失去自己的尊严——这应是孔子所反对的。

二、闲谈莫论人非

读“夫我则不暇”,想想,这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子贡向老师宣泄,夫子听了,不以为然。“你还有那闲工夫”?这师徒间的对话,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孔子非常喜欢子贡,所以对他的要求很严,希望他是一个胸怀大世界,成大事的人。

有些人、有些事,根本就不值得关注、不值得议论。去关注、去议论,消耗的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生气,就更不值得了,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使自己无形中落入了他人的圈套。

清朝 - 金缨《 格言联壁》: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不要轻易评价他人,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人应专注于自我修养,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特别是自己还没有大能耐,个人修养也不行,就评价这个评价那个,把周围关系搞得很差,就更不应该了。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由心生,命由己造:你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修来的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可以心想事成吗(7—29 讲于2021年11月26日)
孔子的名言
《读论语.子路》不靠谱的人
《里仁篇》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恒解·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