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14.17】看人看大节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如今还享受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像落后民族那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他难道应该掩盖才华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吗?”

【感悟】

一、孔子并没有“愚忠”的思想

钱穆《论语新解》:“故知子路、子贡所疑,徒见其小,而孔子之言,实树万世之大教,非为管仲一人辨白也。盖子贡专以管仲对子纠言,孔子乃以管仲对天下后世言,故不同。”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无谓的死,孔子是看不起的。孔子看人看大局,看对社会的贡献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孔子肯定管仲有仁德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采用“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济世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这表明孔子并没有“愚忠”的思想。孔子始终是一分为二看人的,曾在【3.22】说到管仲的“不俭”。

  二、民到于今受其赐

管仲注重发展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管仲的用人原则是:"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于国者,则不可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员时,都必须根据其实际的政绩,特别是要有取信于民的真实政绩,而不是虚假的、表面的政绩。此外,他还总结出一套对于各级官员实行奖惩的具体办法。

淮南子·泰族训》:"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孔子在臧否历史人物时,始终坚持以周室为正宗和以华夏为正统的政治立场和史学观点。

管仲辅佐齐桓公,主要功绩有二:

一是“霸诸侯,一匡天下”,有效地维护了周王朝的统治秩序,“民到于今受其赐”;

二是驱逐戎狄,“存邢救卫”,有力地保卫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使华夏各族免于“被发左衽”。

基于上述两点,孔子对管仲作出极高评价——“仁”。至于“桓公杀公子纠,(管仲)不能死,又相之”之类的道德评判,都是“匹夫匹妇”的鄙陋之见,与他的政治功绩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第323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18章》评价历史人物岂能拘泥于小信义?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为何高度评价管仲 (14—17,讲于2022年8月28日)
胡觉照:孔子的诡辩令人不齿
忠君是匹夫匹妇的小信小节(胡觉照)
人无完人但内心要追求完美——《论语》学习350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33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