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1.20】实践出真知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释一】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善人。孔子说:“如果只想当个善良人,而不按照圣贤们已证实可行的修养心性的要领、方法,下力去学去修,学问、修养也无法达到精深的境界。”

【译释二】子张请教做事成功的人要怎么去做,孔子说: “不走和别人同样的路,也不要囿于别人成功的模式去做。”

【感悟】

朱子《集注》: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张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翟灏《四书考异》:善人生质虽美,不由实践,则亦不能造于深奥。

一、孔子非常重视实践的重要性

学习到了好思想,如果不去实行,就像做了一场好梦一样。孔子点明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

要做一个善始善终的有道德的善人,首先要有人生价值性的归宿。人的一生要面对的三大问题是:欲望、情绪、习性。解决好了,就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如果这三大问题都解决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崩溃。

庄子《逍遥游》中说: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蜩是指蝉,学鸠是一种小鸟。一只小虫和一只小鸟的姿态,就是飞得低无所谓,能飞多高算多高,实在不行就掉到地上去。这是产生崩溃的原因之一;有的人虽然有远大志向,如果缺少了本体实践智慧的积极参与,只是入耳出口玩弄光影的轻浮,亦会显得一片苍白或黯淡。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据统计,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疾病抑郁症患者与日俱增,被排位世界第四大疾病。

本章放射出生命体验及本体实践的无穷智慧魅力。即“理论”决定人生的高度和宽度,而实践是根本的精髓。这是一种“修身”必兼及“善行事”、时时不忘生命的“归元” 的智慧。

二、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对第二种理解,可以引用齐白石的一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这与孔子“不践迹”是一脉相承的。“学”是学内涵精神,学为己用,融会贯通;“像”就是照抄的意思。只了解了表面,自然不能有大的提高。

因为自己和别人的见识、能力、财力、人缘、处境各不相同,所以别人用的方法他能成功,但自己用他的方法不一定能成功,若要成功,必须适合自己的条件和能力。

寻门而入,破门而出。同理,我们做人、做事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别人,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原则。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什么是善人(11—20,讲于2022年5月9日)
论语连载(287)《先进篇》第20章,“子张问善人之道”
【第246期】音频学《论语·先进篇第19章》何为《论语》中所说的善人?
【经】《论语》述而篇(25---30)
善读「论语」11.20:循仁道而不践迹,不入室非独适己
《论语》先进篇第十二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