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赫舍里氏并非家族嫡出,为什么能做康熙的皇后?原因其实很简单!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在皇宫里只要触犯到利益,就连亲情都可以随意地割舍,更别提那虚无缥缈的爱情了。自古以来皇家的婚姻背后都是政治关系,是各方势力的互相拉扯。

看惯了宫廷的尔虞我诈之后,自然就很难再相信感情了。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即使是帝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会动真情,因此历史上也有很多情深似海的帝后伉俪。

就比如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明太祖与马皇后、明孝宗与张皇后以及康熙帝与孝诚仁皇后等,几乎这个朝代会有这样的恩爱夫妻代表,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就是皇后都陪伴着皇帝度过最艰难的时期。

帝后情深

历史上对康熙帝第一任皇后的记载甚少,这些都是因为她英年早逝的原因。虽然她生命很短暂,但留下的影响力却一直持续着,只因为在成为康熙帝皇后的日子里,她实在太得人心了。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尼的孙女,康熙八岁登基之时,顺治帝害怕幼子无知,于是另立了四位辅政大臣共同辅佐新君,其中一个就是索尼。

康熙四年的时候,到了该娶妻的年纪,于是孝庄太后便在四位辅佐大臣当中给康熙甄选皇后,最后选定了赫舍里氏,并于七月初七日为两人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当年康熙也不过十三岁,赫舍里氏比他小一岁。这样的年龄差让两人从结为夫妻开始就能跨越许多鸿沟成为彼此的知己。赫舍里氏明白,她与康熙的婚姻完全是政治联姻,但她始终没有怨言。

其实在她当皇后的十年里,也是康熙最为艰难的时期。当时朝廷中被鳌拜的势力把控,为康熙亲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我们从一些影视剧当中就能看出,康熙为了收回权利,与鳌拜几乎斗了个你死我活。

因此在这期间,康熙心中想必是烦闷无比,赫舍里氏皇后的陪伴让他感受到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孤独。正所谓“糟糠之妻不可弃”,康熙又是十分重感情的人,所以他对皇后是既依赖又敬重。

从清史中记载得知,两位少年夫妻恩爱有加,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赫舍里氏皇后本身也是温婉贤惠、多才多艺,因此深得康熙的喜欢。

虽然史书上对这双帝后之间的生活细节没什么记录,但从赫舍里氏皇后去世后,康熙表现出来的种种来看,不难发现他对皇后的偏爱。

被选为皇后的理由

当年孝庄太后要为康熙甄选皇后的时候,赫舍里氏相比其他的竞争者来说是处于劣势的。从其他竞争者的身份就不难看得出来,除了她以外还有鳌拜的女儿和遏必隆的女儿。

他们也是辅政大臣,赫舍里氏的劣势便是她虽然是索尼的孙女,但却是庶出。在古代中,庶出的子女地位比嫡出的要低很多,但最后这个毫无竞争力的赫舍里氏能脱颖而出其实是大势所趋。

既然是政治婚姻,那必然要牵扯到朝中的各大势力,一旦他们的女儿被选为皇后,必然会壮大外戚的势力。当时孝庄太后没有考虑鳌拜和遏必隆的女儿,主要是考虑到了当时的情况。

鳌拜在朝廷结党营私、手握兵权,其日益增长的野心都被孝庄太后看在眼里。遏必隆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这种属于墙头草,哪边能靠哪边倒,这种人最是靠不住了。

综合这些因素,孝庄太后唯一能拉拢的便是索尼了。索尼是大清的三朝元老,权利斗争中,他始终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不与鳌拜等人起正面冲突。

但索尼对大清是忠心耿耿的,且他对鳌拜的专权早就心生不满,因此将他的孙女册封为皇后是最好的选择。那么为何不选个嫡出的孙女呢?

当时孝庄太后也做过调查,当时索尼的嫡孙女不是太小就是太大,唯一庶出的赫舍里氏年纪合适,所以才最终选了她。

在她嫁给康熙的时候也曾经历过一番波折,因为册封赫舍里氏为皇后,相当于跟大清一贯甄选皇后的传统发起挑战。在前两位皇帝中都是从博尔济吉特氏中选定皇后,因为这是一个高贵的姓氏。

赫舍里氏被看成为满洲一族的下人,所以当时鳌拜也上书说,如果一定要册封她为皇后,那就必动刀枪。虽然有着鳌拜的威胁,但是孝庄太后还是力排众议让康熙迎娶了赫舍里氏。

从后期的发展来看,孝庄太后的这项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赫舍里氏一家在康熙日后智斗鳌拜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康熙后十年的亲政打下了基础。

怀念亡妻

赫舍里皇后在康熙十三年生育嫡次子胤礽的时候遭遇产后大出血,最后不治身亡,时年21岁。康熙第一次品尝到了从大喜到大悲的滋味,以至于他用尽一生都无法释怀对皇后的愧疚。

这从他为赫舍里氏皇后所钦定的“仁孝皇后”这个谥号中就能看出来,一个“仁”字就可以看出皇后在康熙心中的分量。“孝诚仁”这个谥号是后期雍正改掉的,因为当时皇后的谥号都是“孝”字开头。

古代人们都推崇“仁”,康熙帝自己的谥号就是“仁皇帝”,因此皇后被尊为这个谥号,可以说是康熙对她感情的肯定,以及她在任皇后期间品行的赞许。

除此之外,康熙把对皇后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们唯一的儿子胤礽身上。他有那么多儿子,唯独对胤礽特别对待,不仅两岁的时候就将他立为太子,更是亲自教授他文治武功。

以至于后来太子犯了错,他狠心废除之后又再次恢复他的太子之位。这种两度废立太子的做法在大清乃至整个历史上都是鲜少的,皇后去世后,康熙一度悲痛欲绝,直接辍朝五日,并下令所有人要为皇后持服二十七天。

当时因为康熙的陵寝还没来得及修建,于是暂时将皇后的遗体停放巩华城,在此期间康熙还时常去悼念她,有时候一去就是一整天。

康熙十五年的时候,他的陵寝修建完毕。他立即下令将皇后的遗体先行安葬进去,首开皇后可先行入葬皇帝主陵的先河。

虽然后来康熙又先后册立了三位皇后,但他再也没有像对待孝诚仁皇后这般情深义重之举。也许在他的心里始终保留着她的位置,因为那段十年的风雨岁月都是赫舍里氏陪他度过的,他从不敢忘。

正是那朝政内乱的十年里,因为有赫舍里的陪伴和支持,康熙最终度过所有难关,击杀了鳌拜收回自己的帝王权利,为日后的盛世开辟新的局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年夫妻:赫舍里氏为何会嫁给康熙帝?
她是清朝第一位满人皇后,死后享受皇帝待遇,康熙亲自祭奠80次
她11岁嫁给康熙,逝世后康熙亲自送葬,不顾祖训立她儿子为太子!
康熙皇帝是如何擒住鳌拜的 康熙为何要杀鳌拜?
“千古一帝”康熙的发妻, 他一生的挚爱, 赫舍里氏
康熙在位61年,一共娶了四对姐妹花,创下历史之最!是政治阴谋还是真实爱情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