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状元起步三品,武进士起步五品,为何他们的前程还是一片渺茫?_【快资讯】

清代武状元、武进士授职的起点很高,为何其地位还是不如文举?这是一个老话题没有什么新意,但御史近来在翻阅清代武科史料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特此发文与诸位分享。

清代以前,武进士的地位确实不如文进士,比如宋代鼎甲武进士授官,一般多为从八品、九品的三班奉职、左侍禁、承义郎、保义郎等官;明代亦然,也是千户、百户一类的低级军官。

清王朝以武功立国,历代统治者尤其重视骑射,故而在武举方面较之前代有所重视。尤其在武进士授职方面,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雍正以前武进士的授职情况

说起武进士授官,大多数读者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一甲进士分授一、二等侍卫,二、三甲进士分授三等、蓝翎侍卫以及绿营各官。

其实这是雍正即位以后才形成的制度,在此之前,武进士的授职起点更高。

顺治三年,是大清入关以后第一次开科取士,文举、武举分别在这一年举行。文举殿试后,仍然沿袭明代之制,授一甲三名修撰、编修等官。而对武举一甲三名则颁定新的标准。

具体为:一甲一名授参将(正三品),一甲二名授游击(从三品),一甲三名授都司(正四品)。二甲授守备(正五品),三甲授署守备(从五品)。

需要注意的是,顺治十二年以前开武举三科,这三科皆没有举行殿试。自顺治十二年开始首行殿试,顺治帝为此特谕兵部:“今科武进士,经朕亲试选取于国柱等23名,武艺可观,且系本朝初行殿试,宜加优异。”

此后武进士的授职再上一个台阶,定:一甲一名授副将(从二品),一甲二名授参将,一甲三名授游击。第四名至二十三名,俱为守备。

一直到康熙初年,武进士授职情况一直没有变动。康熙七年,朝臣认为一甲一名授副将之职太过优厚,建议恢复顺治初年的制度。

经大学士九卿会议论证,重新颁定了新的标准:一甲一名以参将用,二名以游击用,三名以署游击、管营都司用。二、三甲进士授职仍照旧例。

雍正即位后武进士授职形成定制

雍正元年,文、武举俱行恩科,雍正帝鉴于新朝气象,决定授状元为一等侍卫(正三品),榜眼、探花为二等侍卫(正四品)。二甲十三名,授三等侍卫(正五品),赏戴花翎。三甲记名三十六人,俱授蓝翎侍卫。其他的补授绿营各官。

雍正帝这一次打破武进士的授职,其本意不是要改变原有的制度。但这次改动出乎意料地受到了欢迎,于是接下来的一科武举,也按前次办理。

不过这样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武进士选取侍卫的人数超过现有的编制,并打压了满、蒙子弟跻身侍卫的空间。

所以雍正五年又制定了新的标准:一甲进士照旧补授一、二等侍卫;二甲挑选十名,授三等侍卫;三甲进士挑选十名,授蓝翎侍卫。其余的着兵部会同大臣拣选。

此后武进士的授职情况虽然也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为止,成为相沿不变的祖制。

可以看出不管是清初还是雍正朝以后,武进士授官的起点都很高,寻常年份武状元可至正三品,个别年份甚至是从二品。

而文进士授予的官职明显要低很多,比如状元不过是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正七品编修,而一般的进士多为六、七品小京官或外放知县。

然而初始品级高却不意味着前程远大,一来是受重文轻武的传统影响,武职不受士大夫的追捧,甚至被文官集团轻视。

不过话说回来,武职不值钱可以用品级来凑,总不能说正四品的都司还不如正七品的知县吧。

造成武进士前程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初次授职并非是“实授”。顺治时期就规定,武进士只是享受相应的品级,至于能不能实授,必须要经过骑射的考试,通过者满一年后兵部才会题请实授。

实际上,很多武进士名义上虽有较高的品级,但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到任。当然了,一甲三名武进士,自传胪典礼举行后,向例是要实授的,但人数毕竟有限,不具代表性。

二是武进士不属于武职正途的最高级别,这一点是有别于文举的。按清代官制,世职、武科、荫生、行伍皆属正途出身,但排在第一位的是“行伍”,科目次之。

所谓的行伍出身,是指由兵丁选拔为将官者,这一类人通常是在历次战事中立下军功的,可以说他们的顶戴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

武进士的性质不同,他们是通过考试获得顶戴的,所谓的考试无非就是射几箭,耍一耍大刀而已,真的到了战场,未必就见得不贪生怕死,未必就见得能立功。

故而,武职缺出,兵部首先要在行伍出身的官员中先行拣选,至于武科出身者,其晋升标准同样也是军功。这也是清代军队中,武科不受重视的本质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宁海出过七位武进士,其中一位还考了全国第四名
清代武官的入仕途径
潮州武状元林德镛轶闻
在古代要学些什么才能成为一名武举人
北京昌平巩华城中武状元宅,因何有“金满屋,银满库”的传说?
满清109位武状元名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