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何很少人提及?|朱温|唐昭宗|曹操|唐朝

一、风评太差在诸多古代乱世中,五代十国的风评并不好,一直为世人诟病。史学家钱穆甚至称其为最黑暗的时代。这种说法固然是一面之词,但也能反映出这个时代留给后人的印象,可谓差到极点。


以五代十国为题材的话本、小说,也不被主流市场认可。相传罗贯中除了《三国演义》外,还写过一部《残唐五代演义》。前者“爆火”数百年,还被当代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变得家喻户晓;反观后者,却是一部典型的“扑街作品”,无人问津。这正是五代十国热度不如其他乱世的一个根源所在。一提到它,绝大多数读者都没有兴趣,也不想主动去了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五代十国的风评如此之差呢?


二、军阀无道最直观的表现是:五代十国期间的军阀,残暴无道,且没有底线,突破了传统的儒家纲常伦理。如灭掉大唐的小混混朱温。此人出身一般,却工于心计,靠出卖旧主得到各种利益。黄巢起义,建立大齐,朱温却在关键时刻变节降唐,联手其他藩镇给予齐军以致命一击。在这之后,朱温独掌大权,他本可以通过和平手段窃取皇位,但他仍采取残酷手段杀害了唐昭宗、唐哀宗二帝。


更令人发指的是,朱温不仅一次杀死了唐昭宗的九个儿子,将其弃尸于九曲池中,还炮制出了“白马驿之祸”。当时,朱温有个心腹名叫李振,此人参加科举考试,多年未中,遂生出“仇贵心理”。于是在朱温掌权后,李振便建议他将唐朝的达官显贵尽数除去:“此等自谓清流,宜投诸河,永为浊流。”天佑二年(905年)六月,朱温依计行事,将唐朝遗老召集到白马驿,然后不由分说,将其尽数诛杀。其中有三十多位名满天下、享誉中原的“衣冠清流”遭到屠杀,被抛尸于河中。此祸之后,横行数百年的士族集团遭受重创,但在他们的反击之下,军阀的名声也变得更差。


但骂声越是响亮,军阀的反击便越是激烈。彼时,一些文人要么依附在藩镇军阀之下,为其奔走、效力,为“清流”们所不耻;要么如一些衣冠子弟,自诩名门望族,不愿屈从于军阀。后者见状,遂以杀见杀,以无数人的鲜血铸就了一个乱世。由此可见,藩镇崇尚武力,亦如汉末三国时代的边地军阀。君不见,如董卓、吕布、马超等人,皆被世人批判为“轻狡翻覆”“强而无义”“勇而不仁”,手段更为恶劣的五代军阀,自然也会留下万般骂名。正是在既没有士族支持,又不得民心的情况下,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才会无比频繁。不过短短百年,便先后有十几个“非正规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后又迅速凋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王朝更迭如此频繁的情况下,百姓苦不堪言,他们不仅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也要被迫服从各种高压兵役与徭役。这也是五代军阀遭受恶评的一个主要原因。须知,后世评定前朝的一个标准,与百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挂钩。如汉末三国时代,曹操虽是一代奸雄,却在一统北方后努力恢复经济生产,所以他不失为一代雄主,后人也愿意以“魏武帝”之名而尊称。而诸葛亮治蜀期间,亦是政通人和、路不拾遗,有先贤遗风,故后人谈及蜀国,也多有溢美之词。对比之下,五代十国时期崇尚“暴力美学”且没有道德下限的藩镇军阀们,自然会遭到后人贬斥。


这正是它不被关注的根源所在:哪怕将背景设在这一时期的各种话本、小说与戏剧,也大多无法被百姓认可。因为他们对五代十国没有怀念,也没有向往,谈到这个没有“亮点”的时期,人们大多只有愤怒与排斥。故而五代十国的存在感,也越来越低。除此之外,这还离不开宋人的“推波助澜”。三、宋人贬斥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曾打破了流行几百年的禅让制。最早将禅让制付出实践的,是王莽。但他一系列的倒行逆施,终究让这些前期努力一朝崩塌。后经曹操、曹丕父子二人苦心经营,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这才成功实践了禅让制。


此举,对中古时期的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儒家伦理体系逐渐趋于成熟的大背景下,“禅让制”成功让新兴政权用一种和平手段完成了政权更替,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古来王朝更迭,哪有不流血的?禅让制的成功推行,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这个问题。在儒家礼教的指导下,其背后虽是残酷、冷血的,但它却维护了儒家最为看重的“名义”二字。名正言顺,进而确保新朝的合法性。因此,哪怕是大权在握的司马昭,在弑杀魏帝曹髦后,也难免会受到千夫所指,不得不暂缓司马氏代魏的步伐。


及至五代十国,比司马昭之举还要恶劣的各种夺权、篡位,更是层出不穷,这让儒家礼教苦心维护的禅让制,变成了一纸空谈。基于此,宋朝的士大夫们才会对武将无比忌惮。在此之前,武将虽也不受中原士族看待,但在关键时刻,他们也能被顶到重要位置上。但经过五代军阀这么一闹,宋人也不敢再相信军阀。宋太祖赵匡胤甚至直言:“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故北宋以来,“右文抑武”成为基本国策。每当有武将想要抬头,文臣都会把五代军阀拿出来“引以为鉴”,然后硬生生把武将们给摁下去。


正是在这种思想倾向下,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才会成为经典的“反面教材”,被宋人反复拉出来“鞭尸”。即便是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也不能免俗。参考资料:《三国志》《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分天下”VS“五代十国”:汉唐两朝灭亡后的割据局面有何不同?
三国历史科普系列九——三国VS五代,中国历史上两大分裂时期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的死亡(唐懿宗—唐昭宗)
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白马驿之祸开启了中国史上混乱的五代十国
叱咤风云的牙兵制是如何消亡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