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瓶梅解读】吴 敢:张竹坡扬州行谊考 | 古典名著
张竹坡名道深,字自德,以号行世清康熙九年庚戌出生于徐州生而颖慧,少有大志,时称竹坡才子
及长,应举子试,五困场屋,未博一第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正月,转批《金瓶梅》,以寄愤懑,并试才力旬有余日,批成十余万言,名闻遐迩
就在张竹坡科场失利而文坛获誉之际,他到扬州寓居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与这座文化古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竹坡到扬州的时间与目的

在张潮编《友声后集》中,收有张竹坡〈与张山来〉的书信三封
顾国瑞、刘辉〈《尺牍偶存》《友声》及其中的戏曲史料〉1根据该书的编辑体例,认为这三封信俱作于康熙三十五年
从笔者新近发现的《张氏族谱》的记载来看,这一判断是正确的但尚不够确切,兹试为补证
《张氏族谱‧传述》录张道渊〈仲兄竹坡传〉:
「或曰:此稿(敢按即其《金瓶梅》评点稿)货之坊间,可获重价
兄曰:吾岂谋利而为之耶?吾将梓以问世,使天下人共赏文字之美,不亦可乎!遂付欹劂载之金陵」
张竹坡康熙三十四年将《金瓶梅》「偶尔批成,适有工便,随刊呈世」2,他刊刻《第一奇书》用了多长时间,亦即他将《金瓶梅》「载之金陵」是在哪一年呢?
张竹坡《十一草‧拨闷三首》:「去年过虎踞,今年来虎阜」
〈拨闷三首〉作于康熙三十六年春,则「去年」当为康熙三十五年这一年八月,竹坡曾在南京第五次参加秋闱
那么,他携带《第一奇书》至南京的时间,必在秋季之前而康熙三十六年春竹坡已转寓苏州,显然,竹坡到扬州的时间,系在他五落桂榜之后,即康熙三十五年秋冬之间
自然,〈与张山来〉书三封的写作时间,即在此时
张竹坡是为了发行《第一奇书》来到扬州的
〈仲兄竹坡传〉:
「载之金陵于是远近购求,才名益振四方名士之来白下者,日访兄以数十计兄性好交游,虽居邸舍,而座上常满日之所入,仅足以供挥霍
一朝大呼曰:大丈夫宁事此以羁吾身耶!遂将所刊梨枣,弃置于逆旅主人,罄身北上」
竹坡「罄身北上」的时间在康熙三十七年,当时他是离开苏州北到永定河工地另图进身之阶的
在苏州他尚有「所刊梨枣」即《第一奇书》「弃置于逆旅主人」
由此可知,他发行《金瓶梅》的路线是:南京、扬州、苏州

《张氏族谱》

张竹坡与张潮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安徽歙县人生于清顺治七年庚寅,初亦致力于举业,累试不第后援例捐纳京衔,实未出仕家积缥缃,胸罗星宿,工词卓识,编着宏富
有《虞初新志》《昭代丛书》《花影词》《幽梦影》等行世
康熙十年起,张潮侨寓扬州,交纳文士,团结书贾,届竹坡到扬州之时,俨然已是地方文林领袖
张竹坡到扬州之后,因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又是同姓相亲,很快就与张潮相识,并且过从甚密
他推崇张潮「诚昭代之伟人,儒林之柱石」,称之为「老叔台」,说「小侄何幸,一旦而识荆州」3
他们之间交往的具体事例,今知有下列三种:
互赠著述,竹坡参与《幽梦影》批评,张潮为竹坡某书作序
第二种留待后文专述,本节仅对一、三两种略加考释
〈与张山来〉其一:
「承颁赐各种奇书,捧读之下,不胜敬服……昨晚于大刻中见灯谜数十则,羡其典雅古劲,确而且趣,不揣冒昧,妄为拟议,不知有一二中鹄否?」
张潮送给竹坡的「各种奇书」虽已不得而知,其均为张潮编着或刊行,当无疑问
否则,竹坡不会说「捧读之下,不胜敬服」收有「灯谜」的「大刻」无疑是其中之一
「大刻」不是大编、大着,范围既可缩小,也不难确知
张潮〈昭代丛书甲集序〉:
「甲戌初夏,晤王君丹麓于西子湖头出所辑《檀几丛书》,焚香共读予也载宝而归,校梓行世,颇为同人所赏」
《檀几丛书》的原刊本是康熙三十四年新安张氏霞举堂刊本,可见,所谓「大刻」当即《檀几丛书》
至于竹坡送给张潮「期郢政为望」的「拙稿数篇」4,今尚不可确知
〈与张山来〉其三:
「捧读佳序,真珠璀玉灿,能使铁石生光小侄后学妄评,过龙门而成佳士,其成就振作之德,当没世铭刻矣」
信中说得很明白,张潮的「佳序」是为竹坡某评书而作
有的文章便据此以为此「佳序」即《第一奇书》卷首的谢颐序
当然,张竹坡既然将《第一奇书》运到扬州销售,又与张潮互有馈赠,《第一奇书》无疑当在赠送之列但这一篇「佳序」,却并非谢颐序
理由其实很简单,谢颐序作于康熙三十四年清明中浣,而此序作于康熙三十五年秋冬,时间相距一年又半,两序显非一序
竹坡评书甚多,张序究为何书而作,序文内容如何,今日只能暂付阙如
张竹坡是「五困棘围」以后到广陵来的
他当时的情绪,应该比翌年移居姑苏时「愁多白发因欺人,顿使少年失青春」5的状况更糟但是从他的三封信与他在《幽梦影》中的批语看,他在扬州生活得还算如意
自然,这是因为他加入了张潮的活动圈子,得到境遇与志趣大致相同的朋友们同情、安慰和激励的结果

《昭代丛书》

张竹坡与陈贞慧

如果说张竹坡结交张潮是他一生中的幸运的话,则他在维扬认识陈贞慧,更是一种意外巧遇
〈与张山来〉其一:「昨夜陈定翁过访,亦猜得四枚,并呈台教」此「陈定翁」疑即陈定生定生名贞慧,江苏宜兴人仗义疏财,读书励行
明末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并称「四公子」,系复社重要成员,曾遭阮大铖陷害入狱
明亡后,隐居不仕
一般认为陈贞慧卒于顺治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若他至康熙三十五年尚在广陵出现,已是九十三岁高龄,所以竹坡在信中称之为「翁」
定生与竹坡其实是世交
《曙三张公志》引张胆《家乘记述》附张省斋增注云:「史公遣高杰移镇开洛,进图中原以公与宜兴陈定生参其军事」
《曙三张公志》引张介〈雨村公口述所见盱绅藏本记略〉记载更为详细:
「阁部按部淮安,……惟兴平部伍齐整,……思妙选长材,为之辅佐时宜兴陈定生已招置幕府,曙三既至,任事明敏精密,……史公大悦曰:『吾得张陈两君以佐兴平,复何虑哉』……乙酉正月十一日,兴平抵睢
定国出迎四十里,……即请兴平入城曙三与陈定生已窥定国狡诈志异,皆极言之兴平勿听
定生密谓曙三曰:『高公刚愎,无济也我辈从之,终受祸耳盍去诸?』曙三太息曰:『知之久矣顾子客也,可以去我则有官守,夙受高公知遇,史公托付,
受事以来,已置此身于度外矣子其行哉!』」
曙三即竹坡的祖父张垣,竹坡与定生能在扬州会面,缅怀往事,当更多一番感触

《仲兄竹坡传》书影

张竹坡与《幽梦影》

〈与张山来〉其二:
「承教《幽梦影》,以精金美玉之谈,发天根理窟之妙小侄旅邸无下酒物,得此,数夕酒杯间颇饶山珍海错,何快如之不揣狂瞽,妄赘琐言数则」
《幽梦影》是张潮撰写的一部杂感集
该书以随笔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到而止,对不少日常生活与世俗现象作出概括,底蕴丰厚,饶有韵致,颇见哲理与文彩,很吸引了一批文人借题发挥,畅吐块垒
据光绪五年啸园刊本,其上共有批语513条,批书者多达112人
张竹坡在《幽梦影》上总共写下83条批语,约可归纳为哲学观点、社会见解与生活感受三大类
他的这些评语同样写得隽永灵俏,启人思机譬如,《幽梦影》有一则云:「一日之计种蕉,一岁之计种竹,十年之计种柳,百年之计种松」
竹坡批曰:「百世之计种德」
又如,他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这一则时说:「能记固难,能行尤难」
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经过周密的计划,「亦可算我又经营一书」6,写作态度十分严认真
他批《幽梦影》则不然,主要是文人雅兴,闲中消遣唯其如此,他的批语中涉及自己人生经历、生活情趣的条款很多,为研究他的生平思想,提供了参考依据
例如他批「一岁诸节,以上元为第一,中秋次之,五月九日又次之」此则时说:「一岁当以我畅意日为佳节」
不为传统所缚,敢向习俗挑战,只此一语,表尽洒脱达观的胸襟,不是如见其人吗?
又如,《幽梦影》云:「文人每好鄙薄富人,然于诗文之佳者,又往往以金玉珠玑绵绣誉之,则又何也?」
竹坡批曰:「不文虽穷可鄙,能文虽富可敬」
张竹坡之所以五落秋榜而志不少懈,穷愁忧困却执意超拔,这一评语,不也是注脚吗?
与竹坡后来的一年多苏州生活相比,他在扬州的几个月,是他自从评点与刊行《金瓶梅》之后,因为社会的排斥和家族的冷落,而流离失所之中,较为快慰的一个时期
张竹坡「广陵之行,诚不虚矣」7

《幽梦影》

1载《文史》第15辑
2《第一奇书‧凡例》
3〈与张山来〉其一
4〈与张山来〉其二
5《十一草‧拨闷三首》
6《第一奇书‧竹坡闲话》
7〈与张山来〉其一

文章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

刊于《吴敢<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 敢 |​ 张竹坡评本《金瓶梅》琐考之三
张潮编刻多名著
一代才子张竹坡,26岁因《金瓶梅》爆红,却在29岁暴死
○金瓶梅序
闲话金瓶梅(14)不能不说张竹坡
王汝梅:​《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点本) 修订后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