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说宋朝十八帝》理宗赵昀简介

《正说宋朝十八帝》理宗赵昀简介


理宗赵昀,宋代第十四位皇帝。理宗以一介平民的身份,18岁被史弥远带到京城,未及两年就登上了帝位,其经历不可不谓奇特。理宗在位41年,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前10年在史弥远的控制下,无所作为;史弥远死后,理宗亲政,在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称“端平更化”,持续了从端平元年(1234)到淳祐十二年(1252)的近20年时间;在他统治的最后10余年,理宗丧失了早年的锐气,沉迷于享乐,国势日渐衰微。



【延伸阅读】

   谢道清,即历史上有名的谢太后、南宋女政治家。临海县(今临海市)城东下渡人。宰相谢深甫孙女,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227年(理宗赵昀,宝庆三年)册封为皇后。度宗赵禥即位,尊为皇太后,1275年(德佑元年)恭帝赵显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宗5岁,应众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

 谢道清(1210~1283)南宋女政治家。临海人。宰相谢深甫孙女。

17岁入宫为通义郡夫人,19岁册立为皇后,57岁尊为太后,65岁又尊为太皇太后。时恭宗5岁,经"大臣屡请",随恭宗垂帘听政。谢道清胸怀豁达,顾全大局,50年间后宫一直和睦稳定。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首次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准备迁都南逃,皇后首次参与朝政,以"恐动摇民心"劝谏皇上,说服众大臣,并率先尽力俭省,以资军需。咸淳十年(1274)忽必烈第二次进犯,京城官员怕死,太后命令朝堂告示: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

号召全国起兵勤王。后元军临城迫降,太后誓不出走避难,沉着安排宋室后嗣,升任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谈判,谈判未成文天祥被扣留,元军进入临安城,太后等被掳往大都,挂个寿春郡夫人虚衔,7年后病故,享年73岁。

  谢道清(1210-1283) 南宋理宗后,亦即谢太后。南宋天台(今浙江省天台县,位临海县西北)人。1227年(理宗赵昀,宝庆三年)册封为皇后。度宗赵禥即位,尊为皇太后1275年(德祐元年)恭帝(赵显)即位,尊为太皇太后,乃垂帘听政。当年,贾似道兵败于丁家洲陈宜中上疏请正其罪,她不准,遂削其官,并徙贬所。时丞相王爚老病,而陈宜中、留梦炎庸懦无能。致使前线屡败,又加元兵长驱直入,而陈宜中及文武百官皆逃。二年初,九军进逼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她屡遣使臣赴元营奉表称臣求和。元统帅伯颜未互,遂上传国玺降表,南宋亡并下诏令扬州李庭芝等投降八月至大都。今北京市降封寿春郡夫人,越七年死。

  父谢渠伯,祖谢深甫。后生而黧黑,瞖一目。渠伯早卒,家产益破坏。后尝躬亲汲饪。“旋病

疹、良已,肤蜕,莹白如玉。医又药去目瞖”。因谢深甫为相时,有援立杨太后之功,太后德之。遂选入宫,十七岁封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为皇后。咸淳三年(1267年),度宗立,尊为皇太后,号寿和圣福。进封三代:父渠伯,魏王。祖深甫、曾祖景之,皆鲁王。宗族男女各进秩赐封赏赉有差。度宗崩,恭宗继位时只有五岁,尊为太皇太后。谢道清乃经“大臣屡请”,垂帘同听政,实际上掌握了朝廷的最高统治权。

  她生下来就有一只眼睛患先天性的角膜云翳,而且皮肤很黑,一只眼有角膜云翳,自然不能算眉青目秀。由于她小时家庭已经很贫困了,所以谢道清经常自己作饭,操持家务。

  谢道清的祖父谢深甫曾经当过宰相,有援立杨太后(宋宁宗皇后)的功劳。所以杨太后很感激他。理宗即位后,议论选皇后事宜,太后命令一定要选谢氏诸女。谢家只有谢道清没有出嫁,她的兄弟欲把她纳入宫中,她伯父谢攑伯认为不可以,说:“即使是奉诏纳女,也必须花很多钱准备资装,按谢道清的条件,到头来不过就当个老宫女,有什么好处?”正赶上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有喜鹊来灯山营巢,大家都认为这是谢道清能当后妃的吉祥征兆。谢攑伯不能阻止这件事,于是只好送谢道清上路,不幸谢道清途中得了皮疹病,好容易痊愈了,皮肤尽都脱落,她的黑皮肤竟然因此而变成了莹白如玉的好皮肤,又让医生治好了她的先天性的角膜云翳,谢道清从丑小鸭竟然变成美女一个。

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尊谢道清为皇太后,号寿和圣福,进封三代:她父亲谢渠伯为

魏王;祖父谢深甫、曾祖谢景之,都封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七月,宋度宗病逝,年仅3岁的宋恭帝即位,尊谢道清为太皇太后。因恭帝年幼,由谢道清垂帘听政。时蒙古军已经占据襄阳,又于12月攻占鄂州,正沿长东下。谢道清命贾似道率军13万迎敌。次年二月,结果贾似道在丁家州(今安徽芜湖)被元军击溃,南宋主力尽丧,蒙古军乘势长驱东下。贾似道兵败误国,朝野震动,群情激愤。宰相陈宜中奏请诛杀贾似道,谢道清没有答应,只是将贾似道罢官放用逐。在途中,贾似道被监送郑虎臣所杀。

  贾似道死后,南宋已经没有精锐军队可用,京都的那些醉生梦死的官僚们纷纷逃离,连招呼都不打。谢太后没有好办法,只好命令在朝堂上张挂榜文:“我国家三百年,待士大夫不薄。吾与嗣君遭家多难,尔小大臣不能出一策以救时艰,内则畔官离次,外则委印弃城,避难偷生,尚何人为?亦何以见先帝于地下乎?天命未改,国法尚存。凡在官守者,尚书省即与转一次;负国逃者,御史觉察以闻。”

  德祐元年六月,发生了日食,当时认为这是凶兆,谢太后只好削“圣福”(即节约皇室开支)以应天变。丞相年老多病,不能理事,陈宜中、留梦炎等人庸懦无能,每天只能在朝堂互相指责。当将军张世杰兵败于焦山后,陈宜中弃官逃跑,谢太后累召不来。由于无人可用,谢太后只好写信给陈宜中的母亲,让她劝陈宜中以国事为重。十月,陈宜中才回来。谢太后又亲自写信召夏贵等发兵勤王,信中说:“即使我母子不足念,难道不报先帝之德吗?”夏贵等也罕有来勤王的。

  当月,元兵攻破常州,谢太后遣陆秀夫等请求议和,元方不同意。陈宜中带头同大臣一起建议迁都,谢太后不同意,陈宜中痛哭固请,不得已而从之。第二天当启行时,而陈宜中在仓卒中没有安排好,宫车已经驾好,天都晚了陈宜中还不来,谢太后在怒气中下令不迁都了。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谢太后命令陈宜中出任议和特使,到元军中谈判,可以用臣礼,陈宜中很为难,太后哭着说:“只要能保存社稷,还计较什么臣不臣的称呼。”不多久,元兵前出到皋亭山,陈宜中又逃跑了,文武百官也都纷纷逃走。

  二月,元军进驻钱塘,南宋全然失去了抵抗能力。恭帝和谢太后都当了俘虏,忽必烈为了瓦解南宋残余势力的斗志,对谢太后和恭帝都很优待,封恭帝为瀛国公。谢太后有病,也允许她留在杭州养病。这一年年八月,谢太后来到元朝的京师,忽必烈封她寿春郡夫人。七年后,即公元1283年,南宋亡国太后谢道清,默默地病死于异国他乡。

 1275年,贾似道兵败于丁家洲陈宜中上疏请正其罪,谢道清不准,遂削其官,并徙贬所。时丞相王爚老病,而陈宜中留梦炎庸懦无能。致使前线屡败,又加元兵长驱直入,而陈宜中及文武百官皆逃。二年初,九军进逼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她屡遣使臣赴元营奉表称臣求和。

  德佑元年六月,发生了日食,当时认为这是凶兆,谢太后只好削“圣福”(即节约皇室开支)以应天变。丞相年老多病,不能理事,陈宜中、留梦炎等人庸懦无能,每天只能在朝堂互相指责。当将军张世杰兵败于焦山后,陈宜中弃官逃跑,谢太后累召不来。由于无人可用,谢太后只好写信给陈宜中的母亲,让她劝陈宜中以国事为重。十月,陈宜中才回来。谢太后又亲自写信召夏贵等发兵勤王,信中说:“即使我母子不足念,难道不报先帝之德吗?”夏贵等也罕有来勤王的。当月,元兵攻破常州,谢太后遣陆秀夫

等请求议和,元方不同意。陈宜中带头同大臣一起建议迁都,谢太后不同意,陈宜中痛哭固请,不得已而从之。第二天当启行时,而陈宜中在仓卒中没有安排好,宫车已经驾好,天都晚了陈宜中还不来,谢太后在怒气中下令不迁都了。

  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谢太后命令陈宜中出任议和特使,到元军中谈判,可以用臣礼,陈宜中很为难,太后哭着说:“只要能保存社稷,还计较什么臣不臣的称呼。”不多久,元兵前出到皋亭山,陈宜中又逃跑了,文武百官也都纷纷逃走。二月,元军进驻钱塘,南宋全然失去了抵抗能力。恭帝和谢太后都当了俘虏忽必烈为了瓦解南宋残余势力的斗志,对谢太后和恭帝都很优待,封恭帝为瀛国公。谢太后有病,也允许她留在杭州养病。

  幼主恭宗在位时,谢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先后两年时间,朝廷内部清除了像贾似道这样的奸相,内部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然而,此时外部边报似雪片飞来,烽火连天,南宋王朝危若累卵。“面对元军铁桶似的合围攻势,临安城内人心惶惶,南宋朝臣纷纷弃官逃跑,连左丞相留梦炎也弃官循逃,令主持朝政的谢太后心寒不已,忍无可忍,她愤而起草一份诏书,张贴于朝堂,诏书曰:‘我大宋建国三百余年,对士大夫向来优礼有加,眼下我与新君多难,大小朝臣无一人一语号召救国,以平日所读圣贤之书,所许谓何!于此作此举措,生何面目对人,死何以见先帝。”

  谢道清虽有心回天,力挽狂澜,但赵家的南宋王朝到了度宗、恭宗时期,已是强弩之末。面临残局,谢道清御侮之志依然不移,她几番亲书急诏,调集各路军马奋力抗敌。“强敌压境,社稷将倾。谢太后要各地起兵‘勤王’”。一批英雄豪杰,奋起与元军苦战。赣州知州文天祥招募数万义兵赶来护卫临安;台州杜浒招募义兵四千奔赴临安,江南大地涌动抗击入侵的风云。但是,与锐气旺盛的元军抗衡,宋军明显寡不敌众,加上南宋上下人心浮动,主和派势力抬头,对于谢道清的抗敌诏令,响应者逐渐减少。此时,传来了元军攻陷常州的消息,临安门户独松关也危在旦夕,京城为之震荡,在抗战失败,朝廷一片主和声中,谢太后无可奈何,委曲求全,派遣大臣陆秀夫前去请和,但元军统帅拒绝请和,并挥师直逼临安。面对强敌将临,谢太后提升文天祥为左丞相,派他与元军统帅伯颜谈判。在谈判中,文天祥严词斥责元军的入侵,元军头领恼羞成怒,将文天祥扣押。急难中,谢皇后让陆秀夫等旧臣携幼主出逃南方,企望赵氏一脉得以延续。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丞相伯颜率领的元军云集临安城下,陈宜中请谢太后逃出临安。谢太后不同意,陈宜中再三请求,谢太后才同意,但到整装待走之时,陈宜中、留梦炎等人又不知去向。谢太后忿怒之极,她所下的最后一道任命,是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要他与

元军接洽。不过文天祥前往元营和谈时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无奈,只得向伯颜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开城投降,并按照伯颜的命令下诏要坚守扬州的李庭芝等将领投降,为李庭芝所拒。同年二月,元军进入临安,三月,掳走恭帝等南宋君臣押往大都,谢道清正患病在床,由元兵监视,暂时留在临安。八月,元军将她从宫中抬出,押送到大都(今

谢道清皇后墓地北京市),降封为寿春郡夫人。七年后,即公元1283年,南宋亡国太后谢道清,默默地病死于异国他乡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为保全临安城,使黎民免受兵火洗劫,谢道清派仙居籍的左丞相吴坚等,赴元大都(今北京)将降表进呈给元世祖忽必烈,南宋至此基本告亡(后赵昰、赵昺从临安逃亡闽、广,组建赵宋流亡政权,并使用景炎、祥兴年号,直到兵败崖山,陆秀夫抱帝昺投海而尽,这一流亡政权才彻底垮台)。是年八月,谢道清被元军从临安押往大都居住,降封寿春郡夫人。又过了七个年头,谢道清74岁那年,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归葬于家乡,墓葬邻近其父亲的陵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南宋版“灰姑娘”,从洗菜丑女到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签定降书的谢太后,是为腐败的南宋背了黑锅?
[皇后全传]南宋理宗赵昀皇后谢道清
南宋时期之谢太后称制
谢道清,谢道清简介
南宋流亡小朝廷为什么不肯向元朝投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