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联姻西藏
正当唐朝繁荣发展的时候,在西部边境,一个少数民族的王朝吐蕃日益强大起来。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过着农耕和游牧的生活。吐蕃人勇敢善战,他们认为战死是光荣的,谁要是临阵逃跑,大家就拿一个狐狸尾巴挂在他的帽子上,嘲笑他像狐狸一样胆小。吐蕃人的首领称为“赞普”,意思是雄壮强悍的男子。

   大约在公元62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父亲论赞弄囊统一了西藏各个部落。不到十年,论赞弄囊就被大贵族毒死了,吐蕃发生了内乱。松赞干布当时年纪还 小,他依靠中小贵族,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吐蕃王朝的统一。他做了赞普,把都城迁到逻些(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制定了官制和法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 权。

  这时候,正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非常羡慕唐朝的文化,要和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贞观八年(634年),他第一次派遣使臣前往长安访问。唐太宗很快就派使臣回访。从此,汉藏两族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不久,松赞干布派使臣,带着丰盛的礼物,到唐朝向唐朝皇室求婚。唐太宗没有同意。使臣回到吐蕃,怕受到惩罚,编了一通假话,说:“刚到唐朝的时候,他们 对我的欢迎非常隆重,同意将公主嫁给大王。后来吐谷浑王也去求婚,唐朝天子又不同意了。看来一定是吐谷浑在中间说了坏话。”松赞干布听了以后非常生气,马 上发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力量弱小,哪里是吐蕃的对手?刚一交锋,就被打败了。于是,松赞干布又派使臣带着厚礼去长安,并且扬言:“我们是来接公主的,如 果不把公主嫁给我们赞普,我们的军队随后就到!”

  唐太宗派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讨伐吐蕃。松赞干布骄傲轻敌,结果被打得大败,收兵退回逻些。

  松赞干布看到唐朝这样强大,既害怕又佩服。贞观十四年(640年),他派大相禄东赞带着黄金5000两、珍宝数百件,再一次去长安求婚。

   唐太宗有21个女儿,但年龄大的已经出嫁,年龄适宜的又不愿意去,因为吐番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又不是一个民族,生活习惯不一样。唐太宗有些犯难,他不 愿意强逼女儿远嫁吐番。一天,他对江夏王李道宗说:“吐番国王来求婚,可我的女儿们却不愿去,他们不明白,这桩婚姻能抵十万雄兵。”

  李道宗回府后把唐太宗的话告诉了自己的女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女儿说道:“既然这桩婚姻如此重要,女儿去怎么样?”李道宗没想到女儿会主动要求去,他舍不得她去,但以国事为重,还是禀报了唐太宗,唐太宗听了后非常感动,封李道宗的女儿为文成公主。

  传说当时,到长安求婚的有五个国家的使臣,他们都带着贵重的礼物,想要娶唐朝的公主。究竟把公主嫁给谁呢?唐太宗决定出几个难题,考一考这些使臣,看谁聪明能干,再作决定。

   唐太宗把各位使臣请到宫里,拿出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束丝线,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能把丝线穿过明珠中间的孔,就将公主嫁给谁的国王。”原来,这颗明珠有 两个相通的珠孔,一个在旁边,一个在正中。中间的孔道弯弯曲曲,所以叫九曲明珠。要想用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非常困难。几位使臣拿着丝线直发愁。禄东赞 很快就想出一个办法,他找到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拴在蚂蚁的腰上,把蚂蚁放在九曲明珠的孔内,然后不断向孔里吹气。一会儿,这只蚂蚁便拖着马尾鬃从另一 端的孔中钻了出来。禄东赞再把丝线接在马尾鬃上,轻轻一拉,丝线就穿过了九曲明珠。唐太宗见禄东赞这样聪明,很高兴。

  接着,唐太宗又 出了第二个难题。他让人把使臣们带到御马场。御马场左右两个大圈,一边是一百匹母马,一边是一百匹马驹。唐太宗要求使臣把它们的母子关系辨认出来。其他几 个使臣束手无策,只有禄东赞想出了办法。他运用吐蕃人民在游牧方面的丰富经验,让人暂时不给马驹吃草和饮水。过了一天,他把母马和马驹同时放了出来。只见 母马嘶叫,马驹哀鸣,小马驹一个个跑向自己的母亲去吃奶,它们的母子关系就这样被禄东赞辨认出来了。禄东赞说:“马的母子关系已经辨清,请陛下将公主嫁给 我们的赞普。”唐太宗说:“还要再考一次,然后决定。”

  当天夜里,宫里钟鼓齐鸣,皇帝传召各国使臣入宫。其他几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齐赶 到宫里。只有禄东赞想得周到,他因为初来长安,路途不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就让随从带着红颜料,在去皇宫途中的十字路口都做了记号。原来唐太宗是请 各国使臣到宫里看戏。看完戏,唐太宗说:“你们各寻归路吧,谁能最先回到住处,就把公主许给谁的国王。”禄东赞有记号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使臣由 于不熟悉路途,摸来摸去,直到天亮以后才找到住处。

  经过三次考试,禄东赞都取得了胜利。唐太宗非常高兴,心里想:松赞干布的臣子这样聪明、机智,松赞干布自己更不用说了,于是,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这就是传说中的“三难婚使”的故事,虽然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藏族人民的智慧。

   文成公主是唐朝皇族的女儿,她聪明、美丽,读书很多,很有才华。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的婚姻当做一桩大事,首先在边境建造一座行宫,届时作为文成公主 一行休整所用,并为公主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有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此外还包括图书、作物种子、生活用品、各类工匠等。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礼部 尚书李道宗(文成公主父亲)为送亲特使,率3000名御林军护送文成公主离开长安,普通百姓主动相送,送行队伍有20多里长。

  文成公主一行路过百南(今青海省玉树县南部),见当地居民不会种庄稼,公主便让随行的农民教他们种大麦、燕麦:让石匠在河上安装水磨,百姓们非常感激,给文成公主立了一尊石像作纪念。

   一路上,随行的工匠还教会了各族人民栽桑养蚕、制作酥油等技术,走到哪里,受到哪里人民的欢迎。藏王松赞干布领军队到很远的地方迎接文成公主。他见文成 公主举止文雅、容貌俊美,高兴得难以言表;文成公主见松赞干布英俊潇洒、骠悍威武,也十分喜欢,两人可谓一见如故,天成地配之姻缘。

  松赞干布陪同文成公主进入国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时,万人空巷,夹道欢迎。松赞干布感到自豪和激动,为文成公主专门修建了小昭寺,将公主带来的释加牟尼像供奉其中,一直保存至1300多年后的今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太宗“五难婚使”嫁公主
著名书画《步辇图》背后的故事!百年荣耀艺术馆
文成公主进藏:唐太宗“六难婚使”,成就一段千古佳话
吐蕃要娶文成公主,唐太宗故意出了6道变态题,没想到竟都答对了
唐太宗五难婚使
文成公主:吞下了委屈,才能喂大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