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净和尚:玄奘之后最著名的唐僧2

第二节 以戒为本精研律典


  天仍很黑,大殿里佛像下的供桌上点了两盏素油灯。灯影摇曳,人影模糊。随着钟磬和木鱼的交替敲击,土窟寺众僧在大殿里各就各位,肃然而立,清雅悠扬的诵经声响了起来。

  功课作毕之后,义净又拿起最近正在看的《佛国记》。《佛国记》是法显大师对自己求法经过的追忆和记录,均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得质朴而明畅,很好懂。义净读得十分认真,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捶足叹息。

  不几天,义净就读完了《佛国记》。他兴冲冲地去找师父,说:“师父,徒儿已将《佛国记》读完了!”

  慧智禅师笑了笑,但没有说话。

  “也许师父是要我多读几遍?”义净寻思道。于是又认真地读了一遍。

   几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义净把《佛国记》不知读了多少遍,乾归国、耨檀国、敦煌、鄯善国、焉夷国……义净几乎能将法显的三十国游历讲一遍!直到有一 天,义净才恍然大悟:“师父不是说过要有大的志向么!我把书读了这么多遍,可我的志向是什么呢?”义净百思不得其解,决定找个机会就这个问题请教慧力师 兄。

  土窟寺有十几亩地,大部分种粮食,离寺最近的一块地种菜。一天,众僧正在寺田的菜地锄草。歇息的时候,义净问慧力师兄:“师兄,你的志向是什么?”

  慧力感到莫名其妙,停下手中正干的活,边擦头上的汗边问:“师弟,什么志向?”

  “就是师兄自己的志向。”义净重复道。

  “我的志向?”慧力略沉吟了一下,突然拍拍手道:“对了!身人佛门不就是我的志向么!”

  对!身入佛门不就是志向么?弘扬佛法,救济群生不就是‘大志向’么?义净高兴极了,等锄完菜回到寺里,立即去找师父。

  “师父,我有志向!我的志向就是弘扬佛法,救济群生!”义净兴冲冲地告诉师父。慧智禅师听了,微微笑了一下,却反问道:“净儿,你已经快十七岁了,你怎样来弘扬佛法?用什么来救济群生?”

   义净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此后很长时间,义净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来弘扬佛法?用什么来救济群生?他想了许多答案,但都觉得不满意。师父所说的 “大志向”究竟是什么呢?没有办法,义净只好去问师父。师徒两人向来亲密无间,义净对师父是无话不谈的。义净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禀告了师父。师父和蔼地 问:“净儿,有次你早晨上堂去晚了,还系错了一根纽带,记得吗?”

  “徒儿记得。”义净答道。

  “究竟为什么去晚了?”师父又问。

  “那天晚上和师父说话,听师父讲法显大师。回去后徒儿睡不着,后来睡着又做起梦来,梦见自己也像法显大师一样,去西方佛国求法。梦中快要到佛国的时候,突然云板敲响了。”义净老老实实地向师父道。

  “想去西天佛国吗?能去吗?”师父问。

  “能!”想了一下,义净又补充道:“法显大师去了,玄奘大师不是也去了么?”

  “对,两位大师都去了。可是你知道,有很多人去了却没有回来!西天遥遥万里,路途十分险恶!”

  “徒儿不怕,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能回来,徒儿也能回来!”

  “好!”慧智禅师显得很满意:“为师将那部《佛国记》传与你,你须用心拜读,不要辜负为师和你善遇师父的期望!再者,过两年你就要受具足戒了,戒法和功课更不可荒废!”

  义净终于明白了师父所说的‘大志向’是什么意思。

  光阴茌苒,两年很快过去,到了唐高宗永徽六年(655),义净二十一岁,受了具足戒,成长为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学僧。

  土窟寺住持明德法师已于半年前圆寂,临终前口诵佛号,溘然而化。经全寺僧众推选,并经祖寺神通寺的批准,慧智禅师继任土窟寺住持,成为第五代。义净是慧智禅师的高徒,也常常帮助师父处理一些寺务,减轻师父的负担。

  慧智禅师专于律仪,对戒法有极深的造诣。他常对义净说:“我佛门之大法,总而言之,为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又以戒为本。世尊住世,以世尊为师;世尊离世,则以戒为师。只有学好戒,方能持好戒,方能人定,方能生慧。”

   这天讲经,慧智禅师又颇为感慨地说道:“为师自出家至今,已虚度了三十多年光阴。当初也曾许大愿,效法法显大师。法显大师能冒死取回三大部律法,为师曾 想精研一番,奈何天生愚钝,至今仍不能得其要旨。律法洋洋数百卷,历代大师多有疏释,为了戒体这个问题,已使为师困惑了数十年而不能解。”

  说到这,慧智禅师注视着义净,问:“净儿,戒律是我佛门的根本,是我等安身立命之所在,你懂师父的意思么?”

  义净深深地点了点头,双手合十,恭恭敬敬地对师父说:“师父放心,徒儿明白了!”

  两天后,义净奉师父之命,回祖寺神通寺去拜阅律藏经典。在藏经阁长老的指点下,义净斋戒沐浴七天,每日六时诵经、打坐,涤除身心的尘垢。然后,带领义净登上藏经宝阁。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藏经阁前的婆罗树又绽开了新叶。整整用了一年时间,义净读完了四《律》五《论》,对戒法与律法有了很深的造诣。但他在读律藏的第二 部分,即前代律学大德的章疏著述时,却时时感到困惑,因为这些著作都是各大德根据自己的理解所写,观点和论述的角度常有不同。

  当阅完神通寺的律藏后,义净决定外出游方参学,负笈请益。慧智禅师对义净的打算非常支持,说:“游方参学,也是我辈分内的事。为师听说邺中日光寺尚有法砺大师的弟子在弘演《四分》。好在离我齐州不远,你们师兄二人可一同前去,路上也好互相照应。”

   义净和慧力师兄遵从师命,身负板笈,一路逶迤向邺中行去。这邺城也是一处大都市。穿过市井廛落,两人出了西门。只见护城河边柳丝掩映处,露出一座殿堂的 飞檐。走近一看,原来是山门殿,门上正中有“敕建日光寺”几个大字。两人说明了来意,守门的僧人立即将义净与慧力迎请入内。

  日光寺自法砺大师下世后,门庭冷落了不少。今天见有齐州的学僧专程前来求教,自然格外高兴。

   该寺上座道成法师年约六十,是法砺律师的入室弟子,举止沉稳,面容慈祥,听义净与慧力说明来意后,说:“先师去世后,本寺由老衲师兄明导律师主持,继续 弘扬先师的律学思想。不意去年师兄也撒手西归,方由老衲勉为其任。律学非老衲所长,好在先师和师兄们的著述,本寺都还保存完好,两位可随意阅读。”

   在随后的时间里,义净和慧力在一间极为洁净的小房里,拜阅法砺大师的遗作,《四分律疏》、《四分律羯磨疏》等三十余卷,另外还有法砺的弟子明导、昙光等 的著作。义净读了不少经本,如《般若》、《涅粲》、《法华》等等,如今又系统地阅读了律藏典籍,明白了律宗几家争论的焦点所在,也明白要研究这些问题,还 须在论藏经典上下功夫。

  几个月后,师兄弟两人告别了道成法师,回到历城的土窟寺。

  这天,慧智禅师对义净说:“净 儿!听你们说去日光寺的经过,这几天为师一直在想,要能解滞去惑,听学毗昙,你们非去长安不可!长安乃我大唐京师,硕学大德云集在那里。况且,长安与戒律 之法大有因缘,《四分律》、《十诵律》的译传,都是从长安开始,律宗中道宣大师的根本道场也在长安。”

  义净听罢,心头一喜。但一想到师父患病在身,尚未痊愈,心头又是一沉。“师父,徒儿先在这研学论典,去长安的事,等师父病好了再说吧。”

  “真是愚痴!绍隆佛法事大,还是为师身体事大?再说,齐州毗昙经典,各寺都藏得很少,即使有,能教授你们的大德也不多,为何要耽误光阴,以小忘大?”慧智禅师有些着急了。

  见此情景,慧力倒拿定了主意。“师父,不如这样,由师弟一人去长安求学,弟子在家服侍师父。”

  义净一听,尚未开口,师父说了话:“这样也好,净儿先一个人去吧!先到洛阳,再到长安。古来先贤大德都是只身弘法,孤身犯险。这对你也是个锻炼的机会。我和你师兄为你早晚诵经,祈求佛祖慈悲。你好自为之,莫忘了你的志向!”

  师命难违!义净只得含泪叩谢了师父和师兄,收拾行装上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行求法 禅心如盾 历代高僧的禅旅之路!
禅语一味,禅意人生
中国历史上的西天取经第一人:比玄奘早两百多年
佛国记 晋法显撰
佛国记 | 晋法显撰
民间故事:女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