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鞅简介:致力变法的政治谋略家商鞅的故事

  • 第一节 寻找明主,入秦重用

      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年),又名卫鞅,商鞅。春秋战国时卫国(今河南境内)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先后任魏国中庶子、秦国左庶长、大良造。倡导法治强秦,后被诬谋反,车裂而死。后人称其为战国变法第一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公孙鞅,及时调整了方向,得以遇到明君秦孝公,两人相见恨晚,从此携手变法。公孙鞅在泰国力排众议,坚决实施变法,他下达的政令法规 深入人心,连妇女和孩子都能讲得头头是道。秦国在商鞅的变法下迅速壮大了,从而改变了战国时代的国际格局。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经过无数次战争与兼并,逐步 确定了七个国家对峙的局势,在齐、楚、秦、燕、赵、魏、韩这七个国家中间,最强大的是齐、楚。

      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秦国已经从昔日的春秋五霸之一,蜕化成衰败而落后的小国家,不为别的国家所重视。但随着秦国新国君秦孝公(赢渠梁)的即位,秦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这一切,皆归功于慧眼识珠的秦孝公和勇于变法的政治家公孙鞅。

       公孙鞅,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他是卫国人,“少好刑名之学”。为了谋求发展,他投在魏国宰相公叔痤府上当了一名门客,职务是中庶子。公叔痤很欣赏他 的才略和胆识,就想把他推荐给魏王,但没想到,公叔痤却在此时病倒了,并且病情越发严重,只能卧床不起。魏惠王亲自前来探视公叔痤,见其病势危急,不禁黯 然问道:“万一你的病难以康复,那么宰相一职有谁可以接替呢?”

      公叔痤立即举荐了公孙鞅,说:“公孙鞅年轻有为,其才能在我十倍之上,完全可以胜任宰相一职。若我死后,可请他接任宰相,辅佐国政,将来魏国的前途势必不可估量。”

      魏惠王闻言,觉得公叔痤一定是病糊涂了,怎么给自己推荐一个年纪轻轻的人当宰相呢?他不好反驳重病的公叔痤,却有些不悦地转身对随从说:“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叔痤注意到了魏惠王的神情,心里很清楚魏惠王对自己的推荐不以为然,于是吩咐众人离开,只余下自己和魏惠王,他压低声音叮嘱道:“大王,若您不愿意任用公孙鞅,那就请您一定不要让他离开魏国,最好处死他,以免他为别的国家效力,以致成为魏国之心腹大患。”

      公叔痤出此计策,也实属无奈,他不希望公孙鞅为别的国家服务,将来对魏国不利。但他的告诫并未能引起魏惠王的重视,虽然魏惠王点头答应了,但那不过是敷衍公叔痤而已,并没有当真。

      魏王离开之后,公叔痤马上找来了公孙鞅,把自己与魏王之间的谈话内容和盘托出,并说:“魏王将来是不会重用你的,你还是赶紧逃走吧,以免被他杀死。我是为国家前途考虑,才请求他杀掉你!”

      公孙鞅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不会逃走的,既然魏王不愿意听信您的推荐让我做宰相,我想他也不会听信您的话处死我的。”

      听了这话,公叔痤有些惊讶,但觉得公孙鞅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再不提及让他逃走的事情。

      不久,公叔痤病逝,果然不出公孙鞅的预料,魏惠王没有让他当魏国宰相,但也没有将他处死。大臣魏昂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也向魏惠王推荐,但魏惠王仍然不予接纳。公孙鞅看出自己在魏惠王这里无法得到重用,因而决定去别的国家,另择明主,施展自己的才干。

      公元前36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了,当时,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最落后的诸侯国,而且还屡遭魏国的入侵,抢走了河西一大片肥沃的土地。

       秦孝公对秦国的处境非常焦虑,他决意奋发图强,将秦国建设成为富强、实力雄厚的国家,恢复到300年前他祖先的霸业。他上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诏告天 下,广纳人才。他发布了诚恳的求贤令:“其他诸侯国都看不起我们秦国,这是我们的最大的耻辱!只要是能够帮助秦国强大的人,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别的国家的 人,我都封他为官,给予丰厚的赏赐。”

      正打算另投明君的公孙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不觉有些动心。他先是分析了秦国的现状:秦国虽然实力不济,是个小国,可是秦孝公却是一位有追求的可辅之君,长久下去,秦国必然大有发展。公孙鞅下定决心,离开魏国,去为秦孝公效力,为自己的远大志向找一个得以实现的地方。

      公孙鞅立刻打点行装,赶到了秦国。他先去拜访了秦国大臣景监,在其引荐下,公孙鞅见到了秦孝公。但是一连见了三次,做了三次长谈,公孙鞅才引起了秦孝公的兴趣和重视。

      第一次面谈时,公孙鞅大谈尧舜禹汤的仁义,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可对此毫无兴趣的秦孝公不但听不进去,还听得昏昏欲睡。事后还训斥了景监一番,说他找来的人怎么只会讲大道理,一点都不实用。

      景监挨了训,很是郁闷,回家就埋怨公孙鞅。公孙鞅若有所思,请求景监再帮自己求见秦孝公,五天后,公孙鞅又来到秦孝公面前,这一次的谈话还是未能引起秦孝公的任何兴致,平平淡淡地结束了。

      几天后,秦孝公第三次接见了公孙鞅。这一回,公孙鞅大谈的是富国强兵之道,这一下就吸引住了秦孝公的注意力,因为这正是他苦思良久的强国之路。

      公孙鞅的这一番高谈阔论令秦孝公赞叹不已,他终于对公孙鞅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将公孙鞅留在秦国,委以重任,以左庶长一职开始,主持开展秦国的变法图强之路。

    第二节 为求变法,立信于民

      从古至今,任何一次变法均非易事。只有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人才能将此进行下去。而秦孝公和公孙鞅正具有这样的特质,因而,他们开始了变法,并彻底地推行下去。

      (1)力驳群臣

      虽然公孙鞅获得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进行国家的改革。但这毕竟是一件“易祖宗之成法”的大事,引发了朝中大臣和百姓们的轰动,一时间议论纷纷,反对声不绝于耳。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鞅和秦孝公一起面对群臣,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宫廷辩论会。在朝堂之上,秦孝公跟公孙鞅以及甘龙、杜挚等群臣商议变法之事。秦孝公说:“为增强国势,我欲行变法来治理国家,改革礼制来教导百姓。但我实在担心,百姓们对此反对且非议不断。”

       公孙鞅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上奏说:“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同于成事,知者见于未 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秦孝 公觉得此言甚是,但甘龙却当即表示反对,他说:“改变百姓风俗推行教化不是圣人所为,改变旧法制来治理国家也不是明智的做法。因袭旧制,会让百姓更容易接 受,而且不费力就可达到成功。依照旧法治理国家,官吏不致茫然,只需照章办理,而百姓也不会迷惑。要是国君坚持改变秦国旧制、改革旧礼制,那么百姓一定难 以接受,天下人都要批驳秦国的国君。”

      公孙鞅反驳甘龙说:“你说的这些话没有什么道理,只是俗人之见。我们总是把自己束缚在旧有的习 惯和制度之中,不愿意有所改变;学士们总是局限在自己原有的见识中,故步自封,不求创新。这样的人只能遵纪守法,却无力变法。夏、商、周的法度、礼制各不 相同,却都成就了霸业;春秋时期称霸的五国法度也有所不同。智者改变法度、礼制以利国事,愚者深受法度的束缚、礼制的约束。拘泥于法度、礼制的人自然无法 明白变法的含义,也无法接受变法。”

      大臣杜挚也表明自己不同意变法:“不能获得百倍的利益,就不可变更法度;无法获得十倍的功效,就不应变换器具。自古以来,都是这么说,因循古人之法就不会犯错,遵守旧礼不会奸邪。”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支持守循旧法礼制。

       群臣众口一词的反对,并未让公孙鞅妥协,他坚持己见,毫不动摇地说:“既如此,那我倒要请教诸位,古代的立法制度也各有不同,那我们应该遵循哪一种古代 法制呢?帝王不相因袭,我们拘守谁的礼制?伏羲、神农时,教导百姓不杀人,黄帝、尧、舜时期,杀人而不叫妻子连坐。至于文王、武王时期所立法度都是符合当 时的社会形势;所行的礼制也均符合当时的情况。古人所为,不正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制定不同的法度、礼制吗?兵器、盔甲、器具的使用,应该以便利为原则,法度 的制定也要切合时政。因而,治世不必依循旧制,治国也不必拘泥古法。商汤、周武的兴起,正由于他们不拘守古法;殷纣、夏桀的灭亡,正由于他们不改革旧礼。 如此说来,因循守旧未必合宜,也无须赞扬;改变古法不该受到非议和反对。”

      这一番话说得群臣哑口无言,秦孝公也连连称道,公孙鞅又趁机奏请秦孝公不要再疑惑、迟疑了。

      秦孝公点头赞许道:“我也曾听闻,在偏僻之地,遇到事情多觉奇怪、不解;而学识狭隘片面的人,对事多在口舌辩论。愚者所引以为傲的,恰恰是足智者感到可怜的;狂妄的人以为得意的,却正是贤者所担忧的。诸位不必再说多了,我决意变法,不会再改变主意了。”

      (2)立木为信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在经过一场激烈的舌战群臣后,秦孝公变法的决心已下,并且打算立即颁布实施新法。但公孙鞅深知“民无信不立”的道理,必须要先取得百姓的支持和理解,才可将变法贯彻执行。

       因此,公孙鞅劝阻秦孝公不可操之过急,他说:“据我所知,过去多年来,秦国也曾经采取过一些改革措施,但都未能坚持执行。现在百姓对于颁布的新法必然不 会相信。而若是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新法很难能贯彻执行。所以说,我们的当务之急,并非立即实行变法,而是让百姓树立对朝廷的信心和信任。”

      秦孝公急忙问道:“那有什么方法呢?”

      公孙鞅早已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回答说:“您不必担心,我已经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第二天一早,有人发现在京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县)的南门前,立起了一根长约三丈的木杆,旁边还有几名士兵在看守。人们都觉得好奇,一传十,十传百的,全 城的人都跑来看稀奇,还议论纷纷,都不知道这根木杆是做什么用的。等到人群越聚越多,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时,公孙鞅来到了此处,看守木杆的士兵赶紧行礼并喊 道:“报告左庶长,木杆早已立好,请您宣布吧!”

      百姓们一下都望向了公孙鞅,好奇地等待着。公孙鞅环顾左右,走到木杆前,大声地宣布说:“如果有人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可获赏黄金十两!大伙都听清了吧!”

      人们一时搞不懂什么意思,没有人回答,有人在人群中悄声议论道:“嗯?我没听错吧?扛根木杆到北门就赏十两黄金?”“可能这根木杆比看上去还要沉吧,我们根本扛不动?”“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公孙鞅听见了这些怀疑的议论声,他清楚,这正是因为长期以来,朝廷的所作所为,令百姓对朝廷充满不信任造成的。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心里不敢相信:只是 扛着这根木杆到北门就能拿到十两黄金,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莫非是官府使的什么计谋?看到人们迟疑不决,竟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公孙鞅又宣布道:“请大家 听好了,现在,要是有人将这根木杆从此处扛到北门,奖金将会是黄金五十两。”人们一听这话,立刻惊叫声不断,还有人咋舌长叹,不由得都大大动心了。

       就在不少人还在犹豫观望之时,只见一个大汉从人群中挤出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五十两金灿灿的黄金,为什么不要呢?既然没有人敢来,那就我来做 吧!”说完,就一用劲,把木杆扛在肩头,转身向北门走去。人群一下就像炸了锅一样,都跟在大汉身后,向北门跑去,想看看究竟是什么结果。大汉把木杆送到北 门,又在人群的簇拥下返回了南门。公孙鞅高兴地亲手把五十两黄金递到大汉手中,并表扬说:“因为你听从了朝廷的命令,并且完成了这件事,这是你应得的奖 赏。”

      这件事一天之内就被传遍了城里城外,很快全秦国的百姓都知晓了,人们都说左庶长公孙鞅说话算话,他所颁布的命令绝不可违抗。紧接着,公孙鞅采取了一系列取信于民的措施,百姓对他和朝廷越来越信任。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奏请秦孝公颁布新法。

       变法所执行的措施,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但对奴隶制旧势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因此变法遭到了守旧派的极力反对和破坏。就连太子驷,也在老师公子虔 和公孙贾的唆使下,公开抗拒新法,并且以身试法。公孙鞅了解到太子身受老师的教唆,于是,他宣称:“太子之所以触犯新法,罪责都是在他的两位老师身上,他 们失职没有教导好太子,所以要处罚老师。”

      在征得秦孝公的批准后,公孙鞅“劓”(割掉鼻子)了公子虔,“黥”(脸上刺字)了公孙贾。 为了进一步警戒那些反对变法的守旧派,公孙鞅还处死了对抗新法的贵族祝欢,还在渭水边镇压了700多名破坏新法的平民,此外,将一大批所谓的“乱化之民” 都迁到了偏远蛮夷之地。在公孙鞅笼络民心和高压政策的双重手段下,朝野上下再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变法,新法得以顺利地在整个秦国推广实行。

    第三节 新法治国,强秦称霸

      公孙鞅将变法分为两次进行,虽然新法有严酷的一面,但还是成功地达到了其主要目的:发展生产,富国强兵。在公孙鞅掌权秦国的二十多年里,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将新法贯彻实行。

      (1)第一次变法

      公孙鞅的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公元前356年,公孙鞅在秦国实行了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是:

       ①登记户籍,实行连坐法。以往秦国的乡、邑、聚(村落)都是自然形成居住区,大多没有登记户籍。而新法首要就规定了将居住区作为国家的基层行政单位。每 户居民都要登记户籍,并以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什,这种形式和后代的保甲制度很相似。什伍内各家互相纠察。一家作奸犯法,别家若是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 坐。同时详细规定了:不告发奸人者处以腰斩;告发奸人者与斩敌人首级者均获赏;藏匿奸人者,与投降敌人者受同等的处罚。而且新法还规定了旅客登记制度,必 须持有相关证件才能住宿,否则一且查出违规,客舍主人也要治罪。

      公孙鞅主张轻罪重罚。在他看来,只有重刑才能起到威慑百姓的作用,使得人们小心行事,不敢触犯一点法律,轻罪都不敢犯,重罪自然更加无人敢犯。公孙鞅为了保护私有耕牛和马,对盗窃牛马的人竟一律判以死罪;为了统一度量衡,还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

       ②崇本抑末,鼓励农业生产,抑制商业。新法规定,一户凡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就必须分家,各自成立一户,违者赋税加倍。粮食和布帛生产多的,可以免除劳役 以示奖励;因为懒惰而受穷的人,全家都要被罚作“官奴婢”。公孙鞅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男耕女织的生产形式,促进了封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以一家一 户为基础单位的小农经济,也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在鼓励农业生产的同时,公孙鞅主张抑制末利,即限制商业发展。在《商君书· 垦令》中连续列举的二十条鼓励垦荒的措施,其中不少都是起到抑制商业的作用。规定市上酒肉税额比成本高达十倍之多;规定加重关卡和市场上的商品税,不准私 自贩卖粮食以牟利。还规定经商之户必须如实登记家中奴隶(厮、舆、徒、童)的姓名和数目,以方便官府摊派徭役。另外,公孙鞅还主张“一山泽”,即由国家统 一管理山泽之利。这一切抑制商业的严厉措施,都是为了扶持小农经济的发展。

      ③奖励军功。立军功者按照功劳大小获得爵赏;私斗者按照犯罪轻重受到不同刑罚。将士官爵的提升和斩首敌人的数目是紧密相关的。并废除了那些从未立过军功的宗室子弟的名位,重新按照军功确定尊卑爵秩。

      ④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经过第一次卓有成效的变法,秦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军事力量也增强了。秦国重新开始了对外扩张,并入侵了魏国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直扑魏国都城安邑,将其攻陷,魏国不得不将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将公孙鞅提升为大良造,这是相当于相国兼将军的重要职位。

      (2)第二次变法

      公元前350年,根据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状况,公孙鞅调整了策略,进行了第二次变法。这次变法的重点在于进一步改革经济和政治,以求得富国强兵之路。其主要内容为五点:

      ①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公孙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决裂”就是为了废除井田制。公孙鞅这一次的土地改革,先是废除了井田制,即“坏井田,开阡陌”,同时重新设置了新的阡陌封疆,并用法令形式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推行县制。将原有的乡、邑、聚(村落)合并为县,当时秦国共设置了四十一个县,设县令、县丞等官,还设有县尉。县令是县之长,县丞掌管民政,县尉掌管 军事。公元前349年,“初为县,有秩史”,在县官以下,设置有俸禄的职位低微的官吏。推行县制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形成了中央集中制的管理,体现了君主专 制。

      ③迁都咸阳,修建宫殿。根据当时的时局形势,为了让秦国谋取中原,向东方扩展,公孙鞅提议将秦国都城从雍迁到咸阳。因为咸阳靠近 渭河,物产丰富,交通便利,且地处秦国中心,迁都咸阳,还可以摆脱不少旧贵族势力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实行新法。并仿效各国都城,在咸阳城里修建冀阙(宫门 外的一种高建筑,用作悬示法令)和宫殿。

      ④统一度量衡,“平斗桶(斛)、权衡、丈尺”。度量衡的统一,对当时秦国统一赋税制度、俸禄制度,都起到了不少作用。

      ⑤废除残余的戎狄风俗,严禁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在秦国西南和西北部以少数民族居多,他们虽被秦国统一,但仍然保留着许多不良的戎狄风俗。公孙鞅颁布法令,让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起居习惯必须以中原风俗为基准。

      在两次变法的作用下,十年间,秦国出现了惊人的变化,因为上下一心,贯彻新法,秦国一跃而成为“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霸权大国。就连周天子也派使者送祭肉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

    第四节 得罪贵族,惨遭车裂

      公孙鞅的变法,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可调和的矛盾,并且愈演愈烈,以至于公孙鞅在秦孝公死后,失去了一切屏障,被害身亡。

      (1)变法冲突

      公孙鞅的变法虽然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但是因为改变了法,得罪了保守派,也严重危害了旧贵族的权益,因而矛盾不断扩大,日益变得尖锐。

      在礼、法方面的冲突,公孙鞅以法度来加强君主专制,改变旧有礼制,也是变法之初遭到了大臣群起而攻之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爵制方面,公孙鞅坚持“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男女奴隶)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 而无所芬华”,以致涌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封的新贵族,原来的宗室贵族势力受到压制,使得新旧贵族之间不断发生冲突。但是公孙鞅并没有从根本上反对贵族的 特权、爵秩等级制度,只是将特权转化给了新贵族群体。他还根据秦的旧制扩大制订了新的二十等级爵制:将爵秩分成二十个等级,表面看起来,新爵制与古代五等 爵名称大不相同,但实际上等同于五等爵。他增加等级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获得“军功”的奖励。而且人们一旦获得爵位,还可能享有除田宅、臣妾之外的权 益,即可以按爵级获得供驱使的“庶子”,不仅获得奴隶,还可以获赐服役的农奴。此外,爵至五大夫以上,还可以有“赐税”、“赐邑”的优待,当然这个级别一 般的平民出身是很难达到的。公孙鞅还规定:凡有爵者,如果犯罪可享有特权,减轻罪责,从轻发落,或者免除罪名。爵级越高,所享受特权越多。由此可见,公孙 鞅的变法非但没有废除等级制度,还将其扩展升级了,结果就是造成了社会上存在越来越多的特权阶级。

      另外,在土地的国有私有方面,公孙 鞅变法的初衷,是实行田制国有制,即国家按农民户口授予土地的授田制。农民则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负担赋税、徭役。在变法之初,是可能做到“开阡陌封 疆而赋税平”的。但是在秦国的现状下,公孙鞅的授田制未能像最初期望的那样贯彻执行下去。以至于后来,汉人贾谊、董仲舒等都谴责公孙鞅废井田事实上是侵占 了农民的私有土地。

      此外,公孙鞅变法的一大特征就是重农抑商。公孙鞅认为农业、耕织是生产之本,而工商业则是末业,尤以商业为他所不提倡。但他在此方面的政策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毫无益处。

      总而言之,公孙鞅变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效,也成功地带领秦国走向了富强,但是并没有真正保护农民与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尤其严酷的律法和连年的扩张战争令百姓难以忍受、不堪重负,使得大量农民陷于破产境地,奴隶队伍不断扩大,最终成为秦末农民起义主力军。

      (2)悲惨结局

      随着变法的深入,旧贵族们对公孙鞅的怨恨越发深重,他们寻找机会,企图将公孙鞅置于死地。因此,公孙鞅每次出门,身边都会带着许多卫士,严加戒备,以防不测。

       曾经有一个名叫赵良的游士求见公孙鞅,劝说他:“现在,秦国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你恨之入骨。你的生命就如同清晨的露水一样,不能维持多 久。不如听从我的劝告,你将官职、封地都主动归还给国君,告老还乡,到偏僻无人认识你的地方,隐姓埋名,在平静安全的田园生活中度过余生。”

       公孙鞅对此一笑置之,赵良又苦口婆心地劝道:“如今,你仰仗着秦孝公宠信你,为你撑腰,人们不敢把你怎样。但你是否想过,一旦秦孝公过世,那时候,你没 有了保护伞,人们会对你施以杀手。你灭亡的日子,就在不远处等着你呢!万望你好自为之,及早抽身。”说完,赵良就叹息着离开了。

      公孙鞅对于赵良的话也深思了一刻,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不退不避,继续坚持变法。

      果如赵良预料的那样,就在公孙鞅拒绝听劝的五个月后,秦孝公离开了人世,而继承王位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曾经故意触犯新法的太子驷,也就是历史上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登基,给旧贵族们带来了复仇的希望。他们纷纷对秦惠文王说:“秦国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只知道公孙鞅主持新法,却不知道您是新王。公孙鞅的 威望竟然超越了一国之君,这实在是件危险的事情,而且公孙鞅当年还差点治您的罪,还对您的老师施以重刑,您现在千万不可放过他。”

      在众人的怂恿、煽动下,秦惠文王的旧仇新恨全面爆发了。他怒火冲天,当即命令官吏去逮捕公孙鞅。有人将消息告知公孙鞅,他连夜逃出了秦国都城咸阳。

      在逃亡的过程中,公孙鞅甚至找不到旅店住宿,因为旅店主人并不知道他就是公孙鞅,振振有辞地告诉他说我们必须严格地执行商君定下的律法,如果让没有身份证明的旅客留宿,我们就要受连坐治罪。公孙鞅无奈,只好住在荒郊野外。

      后来,公孙鞅见秦国再无自己的容身之所,就打算逃到魏国避难,但是魏王拒绝接受他。没有退路的公孙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邑,破釜沉舟,准备武装反抗秦惠文王。但是,经历过变法培养的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绝非公孙鞅的小小武装队伍可以抵抗的。

      公元前338年,公孙鞅的武装抵抗没有坚持多久,就被秦军逮捕,被秦惠文王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车裂,他的全家也未能幸免,统统被处以死刑。

      然而,秦惠文王虽除掉了公孙鞅,却并没有废除他的新法,仍沿用新法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一个“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的强大秦国继续崛起在中国西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怀大信,商秧变法强秦
商君列传
品读史记(卷68):商君列传第八
商君列传(一)
商鞅变法始末--读《资治通鉴》笔记之五
商鞅变法,那个令秦国强大的魏国中庶子,并非一个完美之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