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译《德道经·德经》第十六章(帛书本)

 

原文:

毋道身殃,是谓袭常。使我絜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齎财有余,是谓盗桍。盗桍,非道也

 

注释:

   毋道身殃,是谓袭常:“毋”:义不要,制止。“道”:义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毋道”就是说求得而不要,即不遵“道”,后果如何,不言自明。“身”:本义有孕之身,此处义自己,自我。“殃”:本义如剐刑绞刑类严刑,此处义祸殃,危害。《说文》:“殃,咎也。”《释言》:“殃,祸也。”《孟子·告子下》:“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国语·晋语》:“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礼记·礼运》:“众以为殃。”《楚辞·屈原·涉江》:“伍子逢殃兮。”“袭”:甲骨文形,如睁大眼睛的人手持器械作袭击状。此处义保持,照样,承继。《小尔雅》:“袭,因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故袭天禄,子孙赖之。”《韩非子·孤愤》:“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史记·乐书》:“五帝三王,乐各殊名,示不相袭。”“常”:本义为连裙的衣裳,此处义一般,普遍,常规,常理。《诗·唐风·鸨羽》:“其有常。”《诗·小雅·十月之交》:“则维其常。”《国语·越语》:“日月以为常。”《荀子·天论》:“天行有常。”“毋道身殃,是谓袭常”义即不要或说不按“道”的规则去求得,而自身遭受祸殃,就是所说的普遍的正常的常规常理了。

   使我絜有知也,行於大道,唯施是畏:“使”:甲骨文与“吏”同形。本义命令,派遣,此处义假设,如果。《说文》:“使,伶也。”《韩非子·孤愤》:“使其主有大失于上,臣有大罪于下,索国之不亡者,不可得也。”曹操《请增封荀彧表》:“向使臣退军官渡,绍必鼓行而前。”“絜”:音jie时同“洁”,清洁。此处音xie,义量囲长,度量。《广雅》:“絜,束也。”《庄子·人间世》:“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囲。”《礼记·大学》:“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知”:“智”的本字,此处义同“智”。“大”:此处为动词,义使大,扩大。“道”:义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施”:本义旗飘的样子。此处义施行恩惠使延续,扩展。《韩非子·五蠹》:“故明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国语·吴语》:“施民所欲,去民所恶。”《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施及庄公。”《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使我絜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义即假如我能像度量囲长那样有智慧的话,能去做做大、扩展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的事,就只有施行恩惠的延续和扩展是所害怕的了。

   大道甚夷,民甚好解:甚”:此处义厉害,过分,超过限度。《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左传·僖公五年》:“之为甚,其可再乎?”《墨子·非攻上》:“至攘人犬豕鸡豚,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夷”:本义指古代东夷族,此处义使平,拉平,铲平。《左传·成公十六年》:“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吕氏春秋·似顺》:“往而夷夫。”《诗·大雅·桑柔》:“乱而不夷,靡国不泯。”《诗·大雅·召》:“实靖夷我邦。”“民”:甲骨文形,上如一只横着的大眼睛,下身化为“十”形。此处义即指普通民众。“好”:义喜好,容易。“解”:本义指分割牛,此处义分裂,离散。《说文》:“解,判也。”《广雅》:“解,散也。”《前汉·张耳陈余传》:“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土崩瓦解。”“大道甚夷,民甚好解”义即做大,扩展求得的“道”过分,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反被危害,拉平。民众都过分厉害,互不相让,那就会崩解、离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朝”:甲骨文形,左上下如草木,中如日,右一弯似月。本义日将出而月未落之时即早晨。此处义朝见天子,朝会。《礼记·内则》:“昧爽而朝。”《孟子·公孙丑上》:“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礼记·曲礼》:“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礼记·王制》:“天子无事,与诸侯相见曰朝。”“除”:此处义删除,去掉。《书·泰誓》:“除恶务本。”《周礼·祀礼》:“由帅其属而修除。”《战国策·楚策》:“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田”:甲骨文形,如九宫格。本义井田,农田。此次义种田,在耕地上种庄稼。《说文》:“树谷曰田。”《释名》:“已耕者曰田。”“填也,五稼填慢其中也。”《诗·大雅·大田》:“大田多稼。”《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汉书·高帝纪》:“令民得田之。”“芜”:此处义芜秽,混杂,混乱。《说文》:“芜,秽也。”《吕氏春秋·辨士》:“弗除则芜,除之则虚。”《楚辞·离骚》:“哀众芳之芜秽。”《世说新语·文学》:“陆文深而芜。”“仓”:甲骨文形,如上有盖,中有户,下有口的密闭粮仓。《说文》:“仓,谷藏也。”《礼记·月令》:“藏帝籍之收于神仓。”《周礼·地官·仓人》:“仓人掌粟入之藏。”“虚”:金文形,上似虎头,下如二人相背立于地上。本义当为虚假,不实在。此处义即虚假,空虚。《尔雅》:“虚,空也。”《周书·文政》:“无虚不败。”《商君书·去强》:“仓府两虚,国弱。”《庄子·应帝王》:“吾与之虚于委蛇。”《吕氏春秋·辨士》:“虚稼先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义即朝见过分繁琐频密,就会被删减革除。田地种庄稼过分超常繁杂,就会芜秽混杂。仓库过分超常粉饰,就是虚假不实。

   服文采,带利剑:“服”:甲骨文形,左如“舟”,右似左向跪人,背后有一只手似推背。本义强迫服从上船。此处义穿戴,衣着。《韩非子·二柄》:“虎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战国策·齐策》:“朝服衣冠,窥镜。”《韩非子·内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文采”:此处指服饰的华丽多彩和高贵。“带”:甲骨文形,如上下有环,中有花纹的腰带。此处义佩带,携带。《荀子·儒效》:“逢衣线带。”《礼记·月令》:“带以弓蜀,祠于高禖。”《楚辞·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利剑”:指锋利美观的佩剑。“服文采,带利剑”义即穿着豪华美丽,优质高贵的衣服,佩带着锋利漂亮的刀剑。

   厌食而齎财有余,是谓盗桍:“厌”:本是“压”和“饜”的初字,此处义醉饱,满足。《说文》:“厌,笮也。”《集韵》:“足也。”《荀子·疆国》:“如墙厌之”《列子·杨朱》:“而美厚不可常厌足。”《史记·孟尝君列传》:“仆妾余梁肉而士不厌糟糠。”《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属厌而已。”《左传·僖公三十年》:“夫晋何厌之有。”“齎”:本义送礼,馈赠。此处义集聚,资财。《正韵》:“持也,付也,装也,遗也,送也,持遗人也,行道所用也。”《周礼·天官·外府》:“共其财用之币齎。”《周礼·天官·掌皮》:“岁终,则会其财齎。”《礼记·子张问入官》:“良工必自择齏材。”《史记·陈承相世家》:“平既娶张氏女,齎用益饒,游道日广。”《后汉书·杨震传》:“故吏齎钱百万遗之,闭门不受。”“盗”:义偷盗,窃贼。“桍”:义古代的木名,又器具装柄的空筒。《正韵》:“木名,一曰空也。”经典中使用不多,可能因其为劳动工具的部分,圣贤稀少用之之故。老子此处则另有深意,因无论是锹桍叉桍镰刀桍,都是工具的把柄。故用其把柄,证据,攥手之义。“厌食而齎财有余,是谓盗桍”义即除了“服文采,带利剑”还整天酒醉饭足,尚集聚资财有余,这就是所说的偷盗行窃的把柄、鉄证。

   盗桍,非道也:义即有了偷盗行窃的把柄、铁证,所行的就不是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了。

 

今译:

不要或说不走正道,就是不要、不走我所说的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自己就会遭殃,有危险。这可是遵循普遍的常规的事。假使我有像度量囲长一样的“有”的智慧,去施行做大和扩展求得的道理、方法和途径的事,那么唯一的就是如何施行恩惠的延续和扩展,成为最头痛和敬畏的了。因为做大和扩展求得之“道”过分,即超过客观条件的许可,就会被危害,夷平。就像民众过分自由个性就容易崩解、离散一样。其实,凡过分、超常的事都有问题。如天子朝见为了显示权力而超常、过分,就会被删减和革除。农田耕种因贪收而过分、超常频密,就会芜杂混乱反而减产。仓储因悭吝而过分、超常,就会损失而导致空虚。而那些穿着华美高贵的锦绣衣服,又佩带锋利金贵的宝剑类饰品,整天醉饱,诸事满足还集聚闲钱余财无数,这就是所说的偷盗窃取者的把柄和铁证。有了偷盗窃取的把柄和铁证,那就不是走求得的“道”了。

 

杂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國、或】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千字文详解【登】
4.3《明夷卦》(坤上离下)的注解
6.18 “质、文、胜、野、史”探义
2.3《比卦》(坎上坤下)的注解
汉字溯源07:干、革、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