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直是人的本性

文/王营

 

原文: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人由于正直而生存,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不过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 。”

感悟:本章是孔子对人性、人生问题的基本看法。直,古文从木,意为如同树木一样直挺向上,可延伸为爽快、率真、坦荡、正派;罔,与直相对立,可引申为邪曲、虚伪、奸诈。孔子认为,人性、人生从本质上来说都应当是正直的。“进化论”学说告诉我们,人是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历经几百万年的努力,逐渐由匍匐曲行演进为直立行走,并且慢慢挺直脊梁发展大脑,逐步进化为有思想、能创造的文化人,最终成为“天地之贵物”。人类禀受直性而生,因直道而贵,所以孔子说“人之生也直”。

《论语》里有十几处讲到“直”,含义大体相同,与孝、悌、忠、信和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规范一样,也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之一,是君子立身处世之本。孔子认为,不正直的人,虽然他们也能勉强生存,甚至可能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避免了灾祸而已,最终必然会遭到应有的报应,正如《中庸》中所说的那样,“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而侥幸”。因此,儒家倡导做人还是应该坚守正直的美好品质。

事实果真如此吗?古往今来,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正直者吃亏,邪曲者得利。如屈原、岳飞等一大批忠贞爱国之士,虽然死后留下千古英名,然而却一生曲折坎坷,死得相当悲惨;邪曲的人虽然死后留下千古骂名,而生前却享尽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如秦桧、和珅之流。反观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直道而行的人也越来越少,在利益面前,世人变得更加富有心机、善于巧伪,纯粹的直只能在理论上讲得通,或者可以说尚存于幼儿身上,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曲枉、虚伪、邪恶。有人曾做过研究,一个人每天要说大量的话,其中三分之一是废话,三分之一是谎话,三分之一是真话。面对充满废话和谎言的世界,比较直的巴金曾大声呼吁“说真话”,可见做一个正直的人是多么不容易!

虽然当今社会正直的品质有所缺失,但是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还是要坚守这一品质,并且倾心培养学生具备这一美好品质,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公民具备正直的品格。据一项有关“21世纪最应该具备的品质”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8%的被调查者认为,正直是最重要的品质。在全美国以普通职员为对象的另一项调查也显示,“最希望领导具备的”是正直的品德。这表明,比起那些善于说谎的人,正直的人更加容易被社会所认可。因此,教育工作者不可把眼光只盯着过去和现在,愤世嫉俗,而应着眼于未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孔子鼓励人们过一种正直的生活,并指出这种生活源自人正直的本性,意在强调人生本来就是幸福的、美好的,不用去刻意装饰和追求,只要本着这一本性去生活,就是一个纯粹的人,就会拥有一个幸福、平安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一个正直的人,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原创】《逍 遥 游》里 悟 人 生
下等人踩人,中等人挤人,上等人明白人,格局决定人生高度
18种表现,暴露你的本性!
谈人之本性
《道德经》通读 第十九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