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资治通鉴·周纪三》 (三)

(三)

赧王元年丁未,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半民:古义渠国之都。在今甘肃庆阳西南,即宁县。义渠以西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时有存,周初义渠君曾入朝周王。 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庆阳就居住着义渠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郡国,与秦、魏抗衡,并曾参与中原纵横争夺之战,成为当时雄据一方的同源异族强国。昭襄王时被秦灭掉,融入华夏族。

秦人南取巴蜀,西并义渠,它和楚国一样,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中原三晋和东方的齐国、北方的燕国所不具备的。开始倒还不觉得,但进入战国,尤其是中后期,各国渐渐进入了一个比拼“家底子”的时代,秦楚的优势也显露出来了。如秦赵长平之战,两个手腕搬到长久的僵持,拥有“天府”巴蜀的秦国终于占了上风。

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半民:首当其冲的韩魏开始不断地受到“蚕食”般的连续打击了。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燕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整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虽小,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邀)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音:海,一种肉刑。)之,遂杀燕王哙(有说法,燕易王哙自缢身亡)。

半民:子之是个阴谋家,谋权还算内行,谋国之时就现了眼了,古今中外好多阴谋家都是这样的“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行,一旦干起正事,就完了,比如王莽。

齐宣王在这次“子之之乱”中起的作用很坏,先是怂恿太子平进攻子之,继而又打着“正义”的旗号占领了燕都,终于暴露了“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的灭燕的嘴脸。燕、齐两国也就结了深仇大恨。中山国也趁火打劫。幸好赵武灵王出兵扶植了公子职,派乐池护送,再加上秦昭襄王的支持,燕国才稳定下来,姬职就是燕昭王。

《史记·燕召公世家》和《战国策·燕策》中都有记载,不过,有一句关于孟子的话,在“百姓恫恐”之后:“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由此可见,齐国的出兵,齐王是征询了孟轲的意见,而孟子是个“鼓吹”“义战”的迂阔之人,当然认为燕国有难,齐国当“救百姓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了,赞同出兵。可是孟夫子就是“天真”,自己还说过:“春秋无义战”更何况杀伐更甚的战国时代呢?后边的齐军的暴行也可以证明,孟轲的“理想主义”的天真。这一句的被删掉,显示出司马光的“儒”的意识,为尊者讳,不惜牺牲“史实”的态度。

五都之兵:齐国是战国诸雄中唯一保持都邑制而不实行郡县制的国家,相应的其军事体制为所谓“五都之兵”,即在全国的五个主要城市临淄、即墨、莒、平陆、高唐设立军事中心,战时一般仅动员“五都”以内及其特定邻近地区的兵员,而不进行郡县制下的普遍动员。故齐军多由市民组成,性质则为雇佣兵,而不是其他国家的农民义务兵。相应的,其军赏以货币为主,而非土地。由此可见,齐国是七雄中的“商业之国”,而非秦国、三晋那样的耕战之国。

齐王问孟子曰:“或(有人)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是靠人力得到的);不取,必有天殃(灾祸)。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更加)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半民:这段是说,齐国出兵是救燕民于水火,而不是陷燕民于更大的灾难中。

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徯我后(君主),后来其苏。(等待我们的君主,君主来了,我们就好啦)’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翻倍,增加)地而不行仁政,是动(招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返还)其旄倪,止其重器,谋(商量)于燕众,置(扶立)君而后去(离开)之,则犹可及止也。

半民:孟轲是个雄辩家,说起话来就是夸张,商汤起家的老本也许是七十里,可不是说商才七十里,否则怎么“为政于天下”;韩魏可都是“雄”,怎么说也不知“千里”,不照样像老鼠怕猫一样的在秦国面前。

“置君而后去”,说得轻巧,做起来可就难了。公子职,太子平,立谁呢?“谋于燕众”更可怕,简直要把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普选制搬到燕国,可能吗?

齐王不听。已而燕人叛。齐王曰:“吾甚惭(愧对)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叛乱)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为了过找借口)

半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仔细阅读,这里有个重大错误,派管叔蔡叔“监商”的不是周公,而是周武王。不过,就便是武王,也是儒家心目中的“圣人”,可见圣人也是会犯错误的。

是岁,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尧精读《资治通鉴》第13集
第28章 燕王让国 齐王兴师
【周纪三】
清晨碎语 | 孟子的意见和建议(21.01.17)
孟轲论齐王取燕(资治通鉴卷三之五)
读通鉴(17)都是假联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