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清华【三国研究】诸葛泉与大汉酒的故事  

 在勉县阳平关西门的沔水河对面河边,有“诸葛泉”一眼,俗名“高家泉”,世传当年诸葛亮曾经在这里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而以此泉酿酒而得名。该泉泉眼直径二米左右,深不见底,泉水清澈,常年涌流不断,汇入沔水。据现代科学技术测定:该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锂、锶、锌、溴、碘、硒、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等矿物质,是酿酒的优质矿泉水。

当年,诸葛亮在汉中屯军八年进行北伐曹魏期间,曾经休士劝农,因地制宜地在当地发展生产,解决军需物资和生活资源时,利用此水酿酒,取名“大汉酒”,满足了三军和当地老百姓的需要,之后,代代传承,以此泉水酿酒。清代中晚期,这里有著名的酒厂四十八家,它们联合成立有“杜康盛会”。这里的酿酒和饮酒成风,酒气飘香数十里,清风亦可醉人,因此被清政府命名为“醉乡”,名垂青史,留下来不少酒史佳话(见《沔县新志》、《勉县县志》、郭清华《论醉乡酒史》)。

说起诸葛亮当年以此泉水酿酒和“大汉酒”的来历,还有一段寓意深刻的传说故事。

建兴五年(227年)三月,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了《出师表》后,便亲率赵云、魏延、吴懿、邓芝、向朗、杨仪等十万大军进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今天勉县定军山下沔水以北),把定军山作为军事基地,阳平关作为军事重镇,中军大营就设立在今天的武侯祠,从此,就拉开了北伐曹魏的序幕。

诸葛亮十分清楚,当时的汉中,经过曹魏在215年12月和219年5月两次大的人口外迁,加之连年战争和灾荒,已经是地广人稀,资源匮乏。为了把汉中作为持久北伐曹魏的基地,就必须因地制宜搞好军事布防,做到进战退守自如,同时要发展地方经济,保障军事后勤。为此,诸葛亮四处查看地形,设险固守,还要亲自到处视察,深入民间,了解当地生产和资源优势情况,以便决策。

有一天,诸葛亮和汉中太守吕义以及长史杨仪等将领来到了阳平关西门外的沔水边视察,发现渡河的木筏上有几个农夫从河对岸挑水渡河,诸葛亮感到十分奇怪,他便上前打问缘由。

挑水的农夫说,他们是将河对岸的泉水挑到城内高家酒坊酿酒用的。诸葛亮认为,井水到处都有,河水十分便利,酿酒何必从河对岸挑泉水?这其中必有缘故。于是,他们随农夫来到了河对岸,想看个究竟。

来到现场,诸葛亮看见这里有一眼泉水,泉眼较大,深不见底,泉水清澈,涌流不断。农夫告诉诸葛亮说,这眼泉的水清凉、甘甜、味醇,是酿酒的好水,诸葛亮这才明白,原来如此。

接着,他们又随同农夫来到了阳平关城内的高家酒坊,想看看酿酒情况。店主高原见是诸葛丞相大驾光临,急忙斟酒热情接待,诸葛亮很想了解这泉水酿酒的奥秘,也就客随主便。几杯酒下肚后,大家都觉得这酒十分爽口,很不错,诸葛亮视察了酿酒作坊后,询问主人高原,如何酿造出这等好酒?高原就此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高原的三代都是当地的酿酒世家,祖父高怀义在五十年前就随流民举家迁移到了汉中的阳平关城内居住,当时的汉中比较安定富庶。为了养家糊口,祖父就因地制宜开了酿酒作坊。开始,一直是用井水酿造。有一天,祖父闲游,发现河对岸有一口泉水,不但流量大,还十分清澈。尝了一下,发现泉水甘甜爽口,比井水口感好,便取回酿酒。实践中发现,用泉水酿造的酒,不但味醇、香甜,而且窖藏时间久,不会变质。于是,祖父派人维修和看护此泉,用此泉水酿酒成为了高家酒坊的专利,久而久之,此泉就俗称“高家泉”。

由于当时的张修和后来的张鲁在此传播“五斗米”道,这里的阳平治又是天师道的“中央教区”,秦、蜀间的金牛道又从阳平关通过,往来的人多,加之天师道大小祭祀与喜庆活动频繁,酒是必不可少的物品,高家酒坊的酒不但一直经营得很好,而且远近驰名。

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张鲁的“五斗米”道规定:“春、夏禁杀,又禁酒”,禁止任何人酿酒和经营酒,并且没收酿酒具,甚至饮酒也犯条例,违者要处罚。辖区的教民,人人都要遵守,高家酒坊也因此被迫停业,无法经营,家道中落,祖父在悠闲中死去。

曹操取汉中后,虽然不禁止酿酒和经营酒,但时局很不太平,先主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在阳平关、定军山一带屡屡发生征战,老百姓不能够安居乐业。

先主刘备夺取汉中后,在此设坛称王,时局虽然稳定,但是这里地广人稀,生产和经营凋敝,亟待发展各行各业,于是,父亲高松重操旧业,又开始酿酒,尽管这时候的酿酒作坊多了好几家,但是,高家酒坊的酒一直按照祖传配方和用泉水酿酒,所以,仍然是远近闻名。没想到,前年作坊失火,父亲不幸烧伤致残而卧床至今。为了养家糊口,身强力壮的高原不得不重整旗鼓,继续按照祖传之法,再开酒坊。

诸葛亮听完高原的讲述后,十分感慨。他鼓励高原说:“继承祖业发展生产,自给自足,繁荣经济,这很好。你们高家酒坊三代人以酿酒为业,总结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值得传承。‘高家泉’的泉水既然酿酒有奇效,就一定要保护和利用”。于是,诸葛亮对身边的长史杨仪说,“派人加固和整修‘高家泉’,使其长流不涸,水质清澈,有利健康。今后,北伐军的军中用酒就用此酒。”杨仪一听,便问高原:“你家的酒叫什么名字?”高原说:“叫高家酒,这里的酒都是以主家的姓氏命名。”诸葛亮笑着说:“这个名字不太好,没有特色,从现在开始,我们北伐大军要固定饮用你们的酒,高家酒就改名叫‘大汉酒’。大家想想,蜀汉的将士喝大汉酒以壮大汉雄威,我们北伐曹魏,就是为了匡扶大汉帝业,如此说来,叫‘大汉酒’堪称天经地义。”大家听后连声叫好,高原也认为这个酒名字改得太好了,很有意义,他决心尽快扩大生产规模,保质保量酿造好酒,让蜀汉将士喝到好的“大汉酒”,为北伐曹魏作贡献,让“大汉酒”发扬光大。

由于诸葛亮派人加固整修了高家泉,造福当地,传承使用,因此,老百姓世世代代称此泉水为“诸葛泉”,俗称“高家泉”。当年,诸葛亮派人整修加固的石条至今仍存,从此后,该泉水成为后来陕西省三粮液酒厂酿酒的必然用水。“大汉酒”在当时基本成为诸葛亮北伐军的专用酒,因此,其知名度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现在的陕西省三粮液酒厂,是在古阳平关城内原高家酒作坊的历史旧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它们继续以此泉水为专利,酿造了定军山牌“大汉酒”、“诸葛泉”、“武侯春”、“定军春”以及“中国红”、“蓝宝石”等美酒,畅销各地。1988年,笔者应邀出席了全国第二届酒文化研究会,在大会交流了研究本地酒文化的《论醉乡酒史》论文,获得了全国优秀论文奖励,三粮液酒厂的定军山牌系列酒也因此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酒”。诸葛泉为地方带来福音,三粮液酒厂也成为地方一著名企业。至今,三粮液酒厂的“大汉酒”仍然著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那点酒事
酒乡画城 山水绵竹
过去的顺德府 而今的邢台城
屈家岭珍珠泉的故事
为了一间酒坊老子万水千山走遍现在只好卖风了
惠泉酒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