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子教育思想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是一个具有亘古亘今教育传统的文明古国。教育造就文明,标志文明。教育形式多彩多姿,然主要形式是兴办学校,《孟子》记载:“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夏商周三代乡里学校名称不同,夏代称校,是教导的意思;商代称序,陈列实物教育;周代称庠,是教养的意思。至于国学(大学),三代都称学而无异。可见,中国公元前22世纪已有学校之设,并分乡里的地方学校和国学;其教育目的是阐明和教导人民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关系及其行为准则规范,对人民进行道德的、知识的、技能的教化。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的奠基者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教师和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他继承三代学校教育,并进行创造性改革,对人类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一、私人办学

  孔子首创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孔子之前,“学在官府”,三代的庠序学校的教育都由官府掌管。据载:“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 。郑玄注谓:“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 。远在三代之前已有成均之学,受教者为公卿大夫的子弟,称为国子。此时教学,口耳相传,所以重声教,由大司乐管理。到了三代,学校已成规模,庠序校的乡学与大学并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 。孟子要梁惠王办好各级学校,反覆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孔子突破教育由政府垄断的格局,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私学不仅补官学之不足,而且促使学校的多元化。官、私办学的多元化,既推进了学术的交流和发展,营造了各国之间游学的氛围和条件,也为各家学派的建立奠定基础,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展开。

  私人办学讲学,既打破了官府办学讲学的一定之规,而获得自由讲学的空间,也推倒了僵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的,而取得灵活教学的环境。教师可以依据自己学术的新思想、新观点授课,私学就成为培养、宣传、传播新思想、新观点的基地,新思想、新观点就在此基地上发育、生长、壮大,而成为百家争鸣中独立的一家,百花齐放中鲜艳的花朵。

  私学作为新思想、新观点的发祥地,其培养的学生就是新思想、新观点接受者,也成为新思想、新观点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薪火相传,于是各自形成学派。这是一个思想自觉、哲学自觉的时代,换言之,即“哲学突破”的时代。

  这个时代,东周天子权威旁落,诸侯国林立。众诸侯国为建霸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在这个争生存、争霸业的非此即彼的兼并战争中,各诸侯国采用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术手段,以能立足于当时“国际社会”之中,而不被消灭。于是便必须实行改革,富国强兵,如此又必须“尚贤使能”,广纳有知识、有才能的人才。这也激发了“劳心者”去进行哲学思想的创造,构建思想体系的需求。人才的需求,是私学创办的因,私学创办又可满足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这就是孔子之所以能够私人办学的原因所在。

  孔子开创的私人办学讲学之风,影响深远,在中国几千年的一统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公私两种办学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尽管互有交错,私学以不同形式不断发展,无论是精舍,还是书院,成为公学所不可替代的一种办学形式。不仅一些大师级的学者致仕官场,成为游学学者,执教私家,招收数百上千弟子,而且一些居官学者,也招收弟子,随其研习,传承学术思想。到了宋代,学院兴盛,即使是穷乡僻壤,亦有私学之设。私学书院自由讲学的风气,往往成为宋代各种新学派醞釀、发育、形成、传播、继承的基地,为中华民族学术思想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传播到东亚各国,为其学术思想、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有教无类

  孔子首开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遇。如果说孔子首创私学,标志学术下移,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那么,孔子首开平民教育,突破等级差别,在中国教育史上亦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孔子高扬“有教无类” 。何晏注疏:“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不分种族、家族、出身和富贵贫贱,都给予教育。这就使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打破了“成均之学”为公卿、大夫子弟受教育的限制,使教育普及化、平民化,为出身贫贱家庭子弟的受教育,大开了方便之门。于是贫穷的如颜回、闵子骞、原宪、曾参、冉伯牛,卑贱的如仲弓,卞之野人如子路等,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贫贱的平民阶层通过教育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创造了条件。“有教无类”,为什么要收微薄的学费?对学生来说,是为了表示对教育的重视,对老师的尊敬,对老师而言,是表示对学生教育的负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努力学习而不厌烦,为人讲解道理、传授知识而不知疲倦。因此,也要带一点微薄的见面礼。“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 。十条干肉是中国古代人作为初次拜见人的礼物,这里被作为拜老师的见面礼。

  孔子之所以具有“有教无类”思想,是基于他“泛爱众,而亲人”的观念,“爱众”包括爱贫民百姓,人不论其贫富贵贱、智愚大小,还是贤不肖、国籍不同,都给予教诲,平等受教,这便是孔子“泛爱众”的大爱精神。只有爱人的仁者品格,才会激发出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喷发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为人立、为人达的仁者精神,这是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基础,也是其出发点。

  孔子之所以具有“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基于他对人性的体贴。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生来的本性是相近的,并不因贫富贵贱和家族、种族、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既然人的本性相近无别,就应该人人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而不只贵族子弟才享有这种权利,因为他们从人的本性上说并没有比贫贱者高贵和优越,所以贫贱者同样享有受教育权利,则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由于后天环境习染的不同,才相差远了。这就如谚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环境给人习染,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确是不刊之论。至于孔子所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实是指“习相远”而言,“上知”之知,文盲之愚,并非“性相近”的近,而是后天学与不学、知与不知的结果。尽管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某些人在某个方面智商高,也只有学而不厌地求知,才能通达成功之路。否则如王安石《伤仲永》中所记载的那样,仲永五岁能作诗,少时指物作诗立就,但由于不学习,把作诗作为赚钱的手段,到20岁就与一般人一样了 。

  孔子自己就是学而不厌的人,他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

  孔子自己说他生来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知之者也” 。聪明才智是从爱好古代文化和勤奋学习中得来的。孔子讲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者,实是对此的否定。他强调只有广博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才不会做出违礼的言行,“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在与仲由讲六种美德与六种弊病时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好仁、知、信、直、勇、刚六种美德,只有通过好学才能圆满;假如“不好学”,就会转变为愚、荡、贼、绞、乱、狂六蔽。好学与不好学就成为“六言”能否会沦变为“六蔽”的关键。

  “好学”与“不好学”是属于“习相远”的范围,喜好六言美德者通过好学而成为善者,喜好“六蔽”而不好学者成为恶者。孔子从人性的根底追究和“泛爱众”出发,论述了“有教无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三、尊师重道

  孔子首倡尊师重道,形成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立志的目标在道,实现道的目标,必须有崇高道德修养为依据,人人有仁者爱人之心,就不会违戾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坚强的信念和努力学习精神,才能至死固守善道。他把善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种追求道的只争朝夕精神,是对道的迫切的需求。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作为形而上价值理想的道被遮蔽。然道对于人的生命而言是须臾不能离的,离了道人的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孔子需要尽快拂去对道德遮蔽,而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

  道是孔子思想观念至上的原理,伦理道德至极的原则,视听言动最高的规范,以及其最终的来源和根据。“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出来做官与隐居不仕的原则、标准是邦有道与无道;贫贱与富贵的廉耻的规范、标准亦是邦有道与无道。“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对于人的富贵利益的获得,也要以道为标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与贫贱是人人的所欲与所恶,但不以道得到和去掉,就不应该去做。孔子要人们处处时时遵道而行,而不违道,体现了孔子重道精神。

  孔子“少也贱”,为了生活,他发愤自励,向别人学习各种技艺,“多能鄙事”。因此他非常重视、尊重师教。“三人行,必有吾师” 。人的知识、技艺都是有限的,要获得广博知识和多才多艺,必须恭敬地、虚心地向别人、老师请教。“子入太庙,每事问” 。他把想老师请教,作为获得知识、技艺的重要途径。他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不耻下问”。孔子学生曾子发挥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知识、财富、技艺多者、能者,要向少者、不能者请教,因为人非全才全能,能者、多者也有其不能的地方,不能者、寡者也有能者、多者所不及的方面,只有“不耻下问”,才能获得更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当然孔子的学和问并不是盲从,而是以道为标准,择善而用。这并非不尊师,相反是尊师的一个层面,是真诚求道、重道的态度。

  孔子到洛阳问礼于老子,访乐于长弘,问官于郯子,学琴于师襄等。由于他孜孜不倦求学请教,在各个方面的成熟都达到当时最高水准;由于其尊师,所以他甚得老师之学,而成为当时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以自己尊师重道的实践,对中华民族产生巨大的影响。尊师重道,促进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而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薪火相传五千年而不中断;尊师重道,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特具魅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四大科技发明、绚丽的文学艺术,而独领世界之风骚;尊师重道,营造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自由、宽容的氛围,使学术智慧、智能创新得到高度的发扬;尊师重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制度文明、道德文明、精神文明,而成为“礼仪之邦”;尊师重道,培养了中华民族一大批政治家、谋略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史学家、艺术家和爱国英雄等,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并影响东亚和世界各国文化界、艺术界、军事界和科技界。

  四、德才兼备

  孔子率先制定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教育目的和内容。教育目的与内容,两者相辅相成。教育内容是通达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基础和条件;教育目的是指导、制约教育内容的原则和规范。无相应合宜的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就不可能实现;无正确的教育目的指导,教育内容就不知如何实施。教育目的简言之是为了培养人才,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孔子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即君子仁人,其在思想境界上要立志于道。孔子认为应有一以贯之的道,譬如忠恕之道。“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是推己及人及物,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施给别人,如我不要痛苦、贫穷、烦恼,不要把痛苦、贫穷、烦恼加给别人,反之,我愿要幸福、富裕、快乐,也要使别人幸福、富裕、快乐。这是出于“泛爱众”的“仁民爱物”之心,是一种崇高的心灵境界。它融化了人我之间的种种差别,把人我放在平等的平台上,一视同仁,把别人的痛苦、贫穷、烦恼的感受作为自己的痛苦、贫穷、烦恼的感受,才能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体认,而有推己及人的行为活动。

  忠便是尽己之心以待人。如对上、对人、对友要忠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臣是互相、互动的,若君使臣不以礼,不符合君道,臣对无道之君就可不尽忠而离去,隐居不仕。君有过如横征暴敛,亲小人远贤臣等,忠是不迎合君上,阿谀拍马,而要忠心耿耿,“勿欺也,而犯之” ,犯颜直谏,使其改过从善。忠恕之道是一以贯之而可终身奉行的。

  德才兼备人才应在国家治理上行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在人,要求为政者具有崇高德性,才能教化百姓。“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治理千乘兵车的大国,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一切政事,讲诚信;节约财用,爱护人民;使用民力,不违农时。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国家,也是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人才的目标。

  德才兼备的人在处理人与人、国家关系上讲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即二人,即讲人与人的关系,推而言之,即人与社会、国家关系。如何处理其间关系,是说自己要想立得住和通达,也要帮助人立得住和通达。这是从积极方面推己及人,使人与我一样立得住和通达。这种立人、达人无私的崇高品德,也会推及到社会、国家,为社会、国家的立得住和通达、发达而竭尽心力,体现了孔子教育的目的。

  孔子教育内容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通才服务,所以包括知识、道德、技能、艺术等各方面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知识;德行,提高道德素质;对人(包括君、国家、团体、别人)忠心;对人讲信用。忠与信相当于“据于德,依于仁”的伦理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同时,孔子也强调“游于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和技能。“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这是孔子对他儿子孔鲤说的话,不学诗礼就不懂得如何讲话和立身。因此,学诗是人所不可或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学诗可以感发志气情意,可以考察得失,可以群处和而不流,可以怨而不怒。就近讲可以知事奉父母的道理,就远讲可以知事君的道理,其余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知识,以陶冶高尚的情操,这便是诗教;礼为立身之本,扫洒应对、进退周旋,典章制度、礼仪样式都应依礼而行,要求人的视听言动,都要遵循礼,非礼勿视听言动。提升人们道德自觉,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是礼教。

  诗教与乐教往往联系,《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在整理《诗经》时,曾谱了乐曲。他爱好音乐,并有很高欣赏能力。他不仅订正乐音,使雅和颂恢复原来样子,不相混淆,而且精通乐理、乐曲。当他听到《韶》的乐曲时,美妙动听音乐使他三个月不知肉味,使他进入音乐与情感水乳交融的艺术心境,这也是一种最美好的和乐精神境界。

  其教育内容射箭、驾车、书写、数学都是当时社会生活和国家强兵所需要的必备知识技能。使每个学生掌握全面知识技能,体现了《礼》、《乐》、《书》、《易》、《诗》、《春秋》等历史文献知识与社会国家实际知识的结合,而不是片面道德教育。只有各方面知识相辅相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晚年孔子讲起他的学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他例举四科代表人物,而非全部。孔子弟子3000,其中身通六艺的72人。譬如仲由可以担任千辆兵车大国的军政工作;冉求可以担任千户人家的大邑和拥有百辆兵车大夫家的总管;公西华可以穿着礼服立于朝廷接待宾客,交涉一切。孔子根据弟子的特点,培养出各具特长的学生。为教育事业做出前无古人的贡献。`

  五、教学方法

  孔子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满完成教育内容的保证。教育方法要根据教者和学者的实际和其不同特点,进行不同方法和内容的教学。一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孔子深知弟子的性格、脾气,如闵子骞“訚訚如也”,正直恭敬;子路“行行如也”,刚强样子;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快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仲由怕不得好死。孔子根据弟子具体情况,冉求做事退缩,就给他壮胆,仲由性格勇猛,就要压压他,做到“因材施教”。颜渊感叹地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博文约礼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学的,孔子采取按顺序一步步的引导传授,使学生的品德、才能得到很好培养。

  二是学思罔殆,不启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只能人云亦云,不能分辨是非、真伪、善恶,容易迷惑;思而不学,不调查、研究,脱离实际,不学习文本,苦思冥想,容易疑惑。前者不独立思考,照着别人讲,是无我有他;后者不广取博纳,封闭自我,是有我无他。孔子强调学思融合,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学生的思与学都少不了老师的启发式教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启发他;到了学生苦思而不通,想说又说不出来时,学生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经老师启发式的点拨,使豁然贯通,帮助特大,永记不忘。孔子鼓励学生善于思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自觉解决难题,发挥学生自我创造性。

  三是互相答问,教学相长。孔子寓教于“各言其志”的方式之中,通过平等的、自由的答问,互相学习、砥砺,教学相长。在人格和情感上,相互尊重,情如父子、兄弟、朋友,真诚无私。有一次孔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起交谈,子路说:如果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使百姓勇敢善战,而且懂得道理。孔子向子路微微一笑。孔子问冉求。冉求回答:一个国土六七十或五六十的小国,我去治理,三年可以使人民丰衣足食,至于礼乐教化,有待于贤人君子了。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已有本领了,我只是愿意学习,举行祭祀或诸侯会盟,穿礼服戴礼帽,做一个相礼者。曾点的回答与三人不同,他说:暮春三月,春天衣服穿定了,我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和六七个小朋友去沂水边洗澡,在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同意曾点的主张,认为治理国家应讲求礼让,子路一点不谦虚;冉求和公西华说的都是治理国家 。通过这种无拘无束的“各言其志”,与孔子的评志,引导学生坚定志向,完善道德修养,更好地从政。

  又有一次,孔子与颜渊子路“各言尔志”。子路说:我愿把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做善事不夸耀自己,有施于人不表自己功劳 。孔子也讲了自己的志向:使老人安逸,朋友信任我,年轻人怀念我。子路“与朋友共”的共同享受,不分彼此的高尚的情操,颜渊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由己及人及物的修为心境,孔子通达仁爱的精神境界。师生自由地畅谈自己的价值理想,是教学相长的一种形式。

  孔子教育思想这五大开创,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影响中国教育几千年,也为人类教育史上做出伟大贡献。孔子教育思想的智慧,在今天也是值得人们去汲取的,它对于改革现代教育方针、指导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都有启迪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办学的成功秘诀遭破解,竟然是这样!
孔子私学
孔子教育思想探微
教育思想
泛在书院 | 中华传统智慧中的尊师重道
浅析李南晖《慎思录》中的教育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