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体书法—蒙古文书法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百体书法——蒙古文书法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郭  谦  

中华民族书法,不仅包含汉字书法艺术,还包含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回族、彝族、藏族、壮族等民族文字的书法,以及曾在历史出现过的女真文、西夏文等。

书法是我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我国从原始社会开始计算,产生了数以千计的民族和国家,也就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字,蒙古语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也非常精彩多姿。

蒙古语在历史上曾使用过回鹘蒙古文、巴思巴字、传统蒙古文(老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新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蒙古畏兀儿文等。蒙古族使用文字最早记载的时间是1204年,最早的蒙古文献是1225年的《成吉思汗石》(亦称“移松哥碑”)。

    回鹘蒙古文,以回鹘文为基础创制的蒙古文字。其字形、笔划结构、拼写规则、书写方式等与回鹘文基本相同。是一种拼音文字。书写格式是由上而下竖写,行款自左至右,字母笔画在词首、词中、词尾等不同位置上有不同变化。

巴思巴字,又称“八思巴文”,系元世祖忽必烈特命国师巴思巴(或译为“八思巴”)以藏文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拼音文字。绝大多数字母与藏文相同,最初由41个字母组成,后来又增加若干符号。其体式呈方形,所以又称“方块字”。书写以音节为单位,由上而下竖写,行款自左至右。至元六年(1269年),以“国字”名义在全国颁行。但因种种原因,仅在官方范围内使用,未能得到普遍推广,元亡即逐渐被废弃。

  古蒙古文

  大通元宝-八思巴文

    传统蒙古文(老蒙古文),是在回鹘蒙古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蒙古文。约在17世纪后开设使用,至今中国蒙古族仍在使用。在字形、笔画结构、拼写规则等许多方面,与回鹘蒙古文有相当的区别。

   托忒蒙古文,系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扎木苏)于1648年根据蒙古语卫拉特方言特点,在传统蒙古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区别符号创新的。主要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地区使用。

新蒙古文(斯拉夫蒙古文),现在蒙古国使用。中国蒙古地区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也在使用。建国后,曾在蒙古族中小学课堂中推广,后废除。

蒙古畏兀儿文是1204年成吉思汗命俘获的原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儿族塔塔统阿创造的。在蒙古民族中使用甚广,在巴思巴文创造以前,一直是官方使用的文字。记载着蒙古族发展的历史变化。现在使用的传统蒙古文有31个字母。其中元音7个,辅音24个。许多字母在词首、词中、词尾有不同的写法。

碑刻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蒙元时期的碑刻文献异常丰富,其中蒙古文碑刻十分突出,分布地域辽阔,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如《成吉思汗石文》(亦称《也松格碑》)、《十方大紫微宫圣旨碑》、《窝阔台汗时期的景教瓷碑》、《贵由汗玺文》、《释迦院碑记》,它们虽历经800多年的发展变化,但其仍然可以让我们窥探出古代蒙古贤达在书法上精湛的造诣,为研究蒙古文书法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

  (复制的成吉思汗石文碑)

   蒙古文书法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相比可说历史悠久(达千年以上),但与汉文字书法相比,尚属年轻。从元代起,它就分成了软笔书法(毛笔)、硬笔书法(竹笔、羽翎、骨签)两种蒙古文书法艺术。这一点,足以从成吉思汗时代到元、明、清及中华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成吉思汗石书》、《释迦院碑记》、《甘珠尔经》等手抄品、木板或石刻印刷品、碑刻、印鉴、牌匾等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中得到充分印证。

蒙古文字是世界文化史上独特的创举,是一种竖式拼音结构的象形文字,犹如蒙古人骑马行走一般,不仅字母骑字母才能组成字词的竖式结构、字形修长、线条均匀、千姿百态、变化莫测、充满律动,而且线条收放合度,形态自如,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宛如精美的图案画。在世界上众多民族和国家的拼音文字中,唯独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字具备了产生书法艺术的特殊天赋条件,其独特的象形结构,经过艺术构思、巧妙布局、书写得体,便会产生浑然天成、洗练含蓄的美感,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任何艺术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蒙文书法也不例外。从最初的回纥蒙古族文楷书发展为近代的蒙古文楷书,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行书、草书、挺胸书、腾跃书、篆书等书体,现在又出现了方隶书、摇摆书、象形书等新的书体,这些发展符合蒙文书法本身的逻辑规律。在农耕与游牧文明长期交融的过程中,蒙古文书法艺术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汉文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影响,从而使蒙古文书法在造型手法及表现形式上形成了审美范畴的共同特征。

蒙古文书法的书体总起来说有四种,即“楷、行、篆、草”:

    蒙古文的楷书。自从元代确定了它的体势之后,一直作为蒙古文书写的正体。因为这种书体,书写时一笔一画,交代清楚、工整,笔画美观,有韵味、有节奏感和速度快慢感,有法度是可作学习楷模的书体。

   蒙古文的行书。在长期书写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书写的便利和速度的加快,自然而然地在笔画里出现了连笔、牵丝并省略了一些笔画,产生了行书或行草。这种行书在蒙古文书法艺术创作中所占比重大,因为它灵活多变、自由、舒展,能够充分展现作者的个性、情操,人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和欣赏。

蒙古文的篆书。一些蒙古族的文人、学者,为了追求文字书写上的美感,及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装饰性,受汉文书体的启发,参照汉文书体的笔意和模式,创制了蒙古文书法的篆书,并用于印章和书法篆刻。有人称它为“盘体”、“仿型体”、“盘套体”等等。

   蒙文篆书

    蒙古文的草书。蒙古文的草书是在蒙古文行书的基础上,采用中国画大写意的笔法,高度概括文字形体的一种书体。它挥笔飞速、快捷、活泼、流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者的心境、意向和情趣。目前,蒙古文草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迈向狂草,这是蒙古文书法艺术走向高度的一次跨越性的飞跃,是蒙古文书法艺术趋于成熟的体现。

    蒙古文的隶书。采用了汉文隶书的笔意。书写时打破了蒙古文固有的书写笔顺和运笔方向,字的躯干右移,其他笔画左移,拓宽了架构,缩短了竖长,却不失美感,反而更体现了蒙古文书法上的特点,但在笔画之间却为明显的横扁,流露出隶书“蚕头燕尾”的笔意,这的确也是一种创新。由此可见,人们正在不断地对蒙古文书法的书体进行着探索,以谋求一种新书体的出现。

蒙古文书法艺术作为蒙古民族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艺术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后才步入了兴旺发展的道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始,蒙古语授课的小学到初中,普遍都把蒙古文书法艺术教学纳入课程,将以往那种民间师徒传授这门技艺的方式,历史性地改变为学校教育内容,这为培养蒙古文书法艺术爱好者和人才创造了条件,也为其普及繁荣奠定了基础。1986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全国首届民族大家庭书法、美术、摄影展中,满都麦的蒙文行书“金鹰”脱颖而出,这是有史以来蒙古文书法作品首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并被国家文博馆收藏。这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交流和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文书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群众性的蒙古文书法艺术活动蓬勃兴起,蒙古文书法艺术创作队伍不断壮大。一批优秀蒙古文书法家不断涌现,其中的佼佼者有:艾里图、包山、吉图格乐图、仁钦、德格吉乐图、胡努斯图、海山、海雄、铁庄、胡达古拉、额日勒钦、额·塔日哈勒、阿拉腾毕力格、包金山、图克其·敖特根毕力格、杨巴特尔等人,很多人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其中较有功力的蒙文书法家,在继承蒙古文书法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改革探索出了摇摆书、象形书等创新字体,并大胆突破传统习惯,采用浓、淡墨结合或淡墨书写的作品,在体裁和艺术内涵方面更加充实丰富,表现手法与技巧更为细腻和多样化,给人以别具一格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蒙古文古今书法荟萃》(1999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额尔德尼等编著)、 《蒙古文书法章法》(1999年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艺如乐图)、《蒙古文书法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白布和、白音夫) 、《蒙古文书法发展史》(2007年)、《蒙古文书法妙语》(2007年民族出版社/白布和)、《蒙古文书法学》(2003年辽宁民族出版社/白布和)、《蒙古文篆体字》(200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巴·敖日格勒)、《蒙古文书法》(2011年内蒙古少儿出版社/特木尔(韩铁桩))、《阿拉善蒙古文书法》(2014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千年蒙古书法》(2014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主编:图布心)等专业性书法专著相继得到出版,这为当今蒙古文书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蒙古文书法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6年科右中旗蒙古文书法千人笔会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号称“最大规模的书法课”,这是对蒙古文书法实施的一项重要保护、传承活动,进一步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大挖掘、抢救、保护和传承力度,助推蒙古文书法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

在蒙古文书法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有:

哈旺加卜(1908—1991),又名吴景玉,阜蒙县人,1947年起,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教部、编译处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曾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编室副主任。1983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史馆副馆长。1989年,他的蒙古文毛笔书法被选作蒙古文印刷的楷体,被国家认定为《哈旺体》蒙古文书法楷体,并铸成铜模。由蒙古语言文字计算机专家却吉扎布教授转制作为电脑软件唯一手写体。他的蒙文书法艺术达到了完美境界,是蒙古文书法艺术的一个完美历程,从而为蒙古民族的文化出版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1990年,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神州风采”栏目专题报道了哈旺加卜的《哈旺体》。主要著作有《蒙文正字法字典》(1999年,与旺楚克、阿敏合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蒙文红楼梦》(1951年,全四册,内蒙古大学科研处)、《蒙语言诠释》(197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历史文献《蒙古源流》。

  《哈旺体》蒙古文书法楷体)

白布和,1952年出生,内蒙古科左后旗人,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系,并留校任教。他在楷书字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潇洒飘逸的行书风格。其特点是蒙古文字的右撇显得格外潇洒,把蒙古文字的右撇和连写左撇采取不同变化的写法,创造了极强的审美效果。他的作品无论巨幅还是扇面,各有神韵。曾多次在日本、韩国,蒙古国等国家成功举办“白布和蒙古文书法展览”,其作品也被美欧、俄罗斯、日本、蒙古国和国内的专家、收藏家收藏。他撰写出版了《蒙古文书法导论》、《蒙古文书法研究》、《白布和书法》等专著。

  (白布和蒙文书法)

海山,1963年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1987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教学,讲授蒙古文书法。现为呼伦贝尔学院蒙古文书法教授。擅长楷书、行书、草书;书法作品被录入大、中专院校教科书《蒙古文书法导论》、《三笔字指导》、《当代蒙古族书法家作品选》、《古今蒙古文书法墨迹选》、《蒙古文书法学等,且有两幅作品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包金山,1965年出生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是蒙古文书法的传承人。2007年他编辑出版了第一部书法作品《成吉思汗箴言》。2012年出版了书法作品《蒙古族民俗箴言书法集》。他的《“蒙古秘史”书法作品集》于2010年出版,2014年第二次书写完成了“蒙古秘史”书法长卷,这一长卷代表内蒙古参加上海世博会,惊艳四座。

包宝柱(图力古尔),1971年出生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1994年毕业于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蒙古语言文学系,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现在任教于鄂温克旗锡尼河学校高级教师。他出版的书籍有:2000年编写的《蒙文毛笔楷书》教材。2012年他的蒙文书法《蒙古秘史》出版发行。2013年编写汇总的蒙文书法的册页版《成吉思汗箴言》出版发行。2014年编写汇总的蒙文书法的简装版《成吉思汗箴言》出版发行。2014年参加百名蒙文书法家书写蒙古族史书,书写了《布里亚特史》,2015年编写汇总的蒙文书法《成吉思汗大扎撒》出版发行。2017年编辑《蒙古文经典临帖丛书》(共五本)出版。

好斯那拉,1957年生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自小深深迷恋蒙文书法。从事教育工作多年。30 余年来,他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掌握了多种蒙文书法的技巧,并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把蒙古文篆字大概分五类:小篆、大篆、中间篆、云纹篆和形象图案篆,进行了相应的创作。

  (郭谦尝试写得蒙文书法作品)

纵观蒙古文字的产生虽然有着近千年的历史,使用毛笔也有几百年,而成为书法艺术的时间较晚,真正意识到追求笔墨的艺术效果,还是建国以后的事。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蒙古文书法有了飞速的发展,这种现象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盛世会带来文化的蓬勃发展,会涌现书法艺术人才。当前蒙古文书法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在这种大好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书法家们大胆地探索与创新,促进了蒙古文书法艺术地位的确立,蒙古文书法对蒙古语言、文字、文艺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一定会更加繁荣兴盛。

  (郭谦蒙汉文书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蒙古历史
水墨丹青书画院常务理事——莫·那音太
特色精品酒店:让旅行掀起艺术风
内蒙古游览(六)成吉思汗陵
'蒙古舞精灵'教你跳蒙族舞蹈
成吉思汗陵印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