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王教科书》——姜鹏品读《资治通鉴》读后感

一、为何《资治通鉴》被称为帝王教科书

    提到史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司马迁的《史记》,而不是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虽然同为中国重要且影响深远的史书,《资治通鉴》却被称为了帝王教科书,这是为什么呢?书名是因为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的。宋神宗点出了《资治通鉴》的重点——治道。这是一本总结以往历史经验,为皇帝治理国家提供借鉴的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总结出了历朝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经验与规律,所有想管理好国家的帝王都需要好好研读此书。

    那么这样一本专为帝王写就的“帝王教科书”,在当今时代,对我们普通人有何意义?我认为有以下意义:

    1.从实用角度看,治理国家的经验即管理的经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社会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大问题,以前会出现的问题,如今同样会出现。这时我们就能从相似的历史中汲取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研读《资治通鉴》有助于我们站在一个管理者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并从历史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从文化角度看,《资治通鉴》当中蕴含了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精髓,集中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之大成,通过阅读《资治通鉴》,能对 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司马光有一套独特的人才观。他认为,才华和德行都是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但相比之下,德行比才华更重要。根据这个原则,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等:第一等人,德才兼备,而且两方面都非常出色,那就是”圣人“;第二等人,德行很好,才华相对弱些,这类人属于:君子”;第三等人,才华很优秀,但德行欠缺,这类人属于“小人”;第四等人,既无德行,也无才华,那是“愚人”。

    如果碰到用人问题,这四等人应该如何排序呢?

    司马光说:“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资治通鉴》卷一)

    圣人当然很难得,几千年就出那么几个。君子虽然有,但也不时时能得到。在用人问题上,如果没有圣人和君子可供选择,那么与其用有才华无德行的小人,倒还不如用既无才华也无德行的愚人。

    司马光的观点用今天人的眼光看起来非常奇怪,和现代社会主流思想很不一样。我们今天强调创新,强调进取,所以首先重视人的才华。司马光恰恰相反,认为才华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司马光的理由是什么呢?

    司马光说:“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资治通鉴》卷一)

    一个有才华的人,用才华去做好事,能够做的很好。相反,如果有人利用才华去做坏事,当然也能比没有才华的人做的更坏。一个愚人,即便想做坏事,智商和能力都不足以让他的行为构成破坏性,就好比一只刚出生的小狗想咬人,肯定能被人制服。但如果一个人,既有做坏事的决心,又有足以成事的能力,那就好比如虎添翼,破坏力极强,一般人都阻止不了。

    结合刚完结的乐视热播剧《芈月传》来看看司马光的人才观是否有道理。电视剧中,芈月初入秦宫挑选丫头时,挑中了两个尚未涉事的小丫头——香儿和慧儿。香儿慧儿并无才也无德,是司马光人才观中的“愚人”。愚人虽愚,却是最忠心的。芈月看中的正是她们的纯良与忠诚。

    在王后芈姝手下有个唯恐秦国不乱的右丞相——甘茂。甘茂将军在秦国早期东讨西伐时立下赫赫军功,无疑是有一定才能的。但甘茂却有才无德,是“小人”。在秦王驾崩后,身为太子太傅的他只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考虑,帮助王后重掌内宫,辅佐刚愎自用的秦武王嬴荡上位。秦武王在位时,小人当道,秦国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等到秦武王举鼎而亡,公子稷奉诏回秦登基,芈月听政时,甘茂还在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在朝堂上蛊惑人心,动摇秦国朝臣们对芈月母子的信心。好在芈月利用成功的演讲,夺回人心。甘茂自知无法再兴风作浪,便逃往齐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资治通鉴系列(一)
资治通鉴:与其用小人,不如用愚人
《资治通鉴》司马光用人术:人分四类,其中一类万不可重用
晋阳之战探微:对比智瑶与赵无恤,是时候抛弃过去的刻板人设了
你如此有能力,却照样活得苟且
国馆丨你如此有能力,却照样活得苟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