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邱少云烈士的启示:志愿军用什么魔法将国军兵油子变成无畏战士?

#1952年的今天邱少云牺牲#

邱少云烈士

作者兰台

1952年10月12日,邱少云烈士牺牲在朝鲜战争。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邱少云烈士是如何成为英雄的,顺便“揭秘”国民党军怎么学,也学不会的解放军练兵术。

1948年,22岁的邱少云是以“抓壮丁”的形式被迫成为了国民党第二十一军一一二师十八团,当了一名人人都能欺侮的伙夫。他的连长姓马,是个老兵痞子,经常虐待邱少云这个新兵。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挥师入川,席卷大西南。 驻扎在雅安城的川军将领刘文辉、邓锡侯响应人民解放军号召,于12月发表通电,率部起义。邱少云也随所在部队官兵一同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补进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九连三班,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事实上邱少云才参加解放军时,确实有不少有许多国民党军队里的不好的习惯,这一点,邱少云当年的班长曾纪有老人若干年后回忆邱少云烈士事迹时也毫不讳言:

沉默寡言的邱少云表现不算很积极;在参加劳动时还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铁锹就不愿跟其他人换,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争铁锹,竟打了起来。

其实邱少云这种新解放军士兵,多多少少都保留着国民党军的一些不好的习气。

比如彭德怀元帅就在写给毛主席的《一九四七年冬季整军摘要》中,列举了此前西北野战军内部各种思想状况,其中就包括许多从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新解放军的一些牢骚:

哪里不是当兵,哪里都是吃粮,当兵吃粮的只要吃得好穿得暖就行了。

打内战是不应该的,其责任国民党蒋介石要负,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也不能完全蒋介石负责,只要能和平,宁愿少吃一碗饭。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西北野战军,杨成武将军在晋察冀也发现不少从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还保留了大量的劣迹:

一两个人就找一个向导,甚至把自己的背包叫老乡背上,或私自动员大车,并有打骂群众、抓车抓夫恶劣现象。

那么,解放军是怎么样把这些恶习累累的国民党兵油子转变为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的呢?

主要有三条:

1、诉苦

2、官兵一致

3、土改

诉苦大会

关于解放军如何用“诉苦大会”转化国民党战俘的,我之前说过多次,这里就不细说了,简单介绍一下。

一个比较典型的诉苦会通常是这样的:将解放军老战士、土改后加入的新战士、解放战士编为“三合一”班,一个新人来到连队后,连里首先组织“诉苦会”,老战士上去诉说自己受地主压迫的经历,这些叙述很容易引发新战士的共鸣,这样,凝聚力就在诉苦中增强了。

解放军开展的“诉苦大会”效果很好,甚至曾出现过一些极端案例,比如“一个战士对旧社会不满而诉苦,他气愤填胸感动得气死了,气死复活,现成傻子”。

2、是官兵一致,这个官兵一致可不仅仅是说军官与士兵待遇相同,而是真正在军队内开展军内民主,每次战斗结束后,政委都会组织士兵对军官的指挥、对党员是否起到带头作用进行民主点评。

不少国民党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参加过这种民主点评会后,都表示,这种民主的氛围,是国民党军里见不到的。

国民党怕民主,兵见了官,一不对头,就是棒子,提意见、评干部那是做梦! 这回评干部、评党员是我生平以来第一次见过……我初来时,认为共产党员是监督我们的,现在明白了共产党和国民党完全不一样。

3、就是土改,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国民军还是解放军,绝大多数战士都出自贫下中农,其中以贫农居多;所以他们非常渴望分配到属于自己的土地。

其实就算是“诉苦大会”与“官兵一致”搞得再好,没有土改,前面两条只是镜花水月,因为不土改,士兵就会觉得“为穷人做主,穷人的军队”都是骗人的。

而只有经过土改,战士们才会真正相信解放军是代表穷人的军队,是为穷人做主的军队。

目前能够看到的志愿军的家书,里面都提到了“分田”,这说明“诉苦、官兵一致和土改”是一套组合拳,缺一不可。

比如一个名叫叶生明的志愿军战士,在他的入团志愿书中这样回忆自己的心路:“在国民党中时,说解放军要杀人,心里有些怕,但是一解放过来,吃又吃得好,天天吃火腿,同志对我很好,又发衣服,发两双鞋,比老同(志)还多些,我就感觉优待俘虏就是不错……在进军西南中,听指导员上课讲,我们是穷人的队伍,我自想,我家是穷人,以后要分地,我们就是革的地主老财的命,对革命道理我懂得了一些。”

参加了上甘岭战役的战士宁体元回忆道:“解放过来了,因为我家里很穷,经过诉苦运动,诉苦运动我就决心跟共产党干革命,干到底。能分田,给我家里能分田能分地,我就这样干,从战士干到文化干事,指导员、教导员,组织上很信任我,我也很信任组织。”

甚至美军获得的志愿军二十六、二十七军等部队档案文件、士兵家信和日记,“几乎都在讲共产党如何照顾穷人,鼓励儿子、丈夫或兄弟为国立功。”

邱少云烈士雕像

“诉苦、官兵一致和土改”是一套组合拳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国民党解放战士在经过了这么一个转变过程后,为他们走上战场打下了一个比较牢固的思想基础。从后来的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朝鲜战争最艰苦的一段时间里,部队虽也有逃亡或临阵脱逃者,但一般仅为部队总人数的百分之一。”

综上所述,抗美援朝时期涌现的邱少云、黄继光这些烈士,本质上不过是解放战争时期曹福海、于德水、王福民、王克勤这些“国民党解放战士”烈士的延续。

之所以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解放军与志愿军能源源不断的产生传奇英雄,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战士们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高度认同,并把这种认同转化为战场上的舍生忘死,这也是当时99%志愿军战士的普遍思想状态,即使不是邱少云、黄继光烈士,也会有其他志愿军战士在战场上完成后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英勇行为的。

这也是蒋介石与国民党军怎么学,也不可能学会的练兵秘诀。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志愿军五大烈士之一,与邱少云、黄继光齐名,却鲜为人知
在烈火中永生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
志愿军及解放军烈士存根一册
抗美援朝五大烈士英雄,邱少云排第三,但第二位名气最大
邱少云牺牲后评功艰难曲折,彭老总亲自批示:一等功远远不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