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性才是天生的艺术家!

女性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作品

“她是只飞翔的小鸟,在夜里抓住光芒。地狱就是天堂。那么疲倦的女人,展开她永不折断的翅膀,自由飞翔。”电影《弗里达》的开场白,引出了一个墨西哥传奇女画家的绚烂人生,也可以让我们一瞥诸多女性作为艺术家的精彩。


1971年,美国《艺术新闻》第一期刊登了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这成为女性艺术研究的一个关键事件,也是女性主义首次在艺术史领域发起对男权的挑战。

西方历史上的第一位天才女画家阿特米西亚·简提列斯基出生在16世纪,这是她20岁所绘《圣经》题材《尤滴割下霍洛费讷的头》。她创造了艳丽的“阿特米西亚金黄色”,艺术风格影响了17世纪法国的巴洛克绘画。


实际上,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已经有女性艺术家了。不过,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16世纪,受益于人文思想的传播,更多女性接受了教育后,她们才真正得以在艺术上成就一番事业。

女权主义运动经典海报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她们仍然显得很沉默。尽管在学院和画展中,女性艺术家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从影响力和数量上来看,她们依然远远无法与男性艺术家相提并论。然而,到了20世纪,女性艺术家不仅在数量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她们也在颠覆、破坏社会安排给女性的陈旧角色。

女性艺术大师杰出代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女性态度”为特色的个人经历,让艺术家们的创作主题和视角焕然一新。在这些著名的女艺术家中,有名噪一时的草间弥生、乔治娅·欧姬芙、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小野洋子等。

2016年透纳奖得主海伦·马腾与她的作品


近年来,逐渐风靡世界的女性艺术家和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她们在找回自我立场,同时也代表世界女性对权益发出呼声。她们的作品或极端、或色情、或幻想,她们以感性的表达直接冲击大众感官。即使是小情感的抒发,也常常引发观者极大的共鸣。


最酷的口号


1945年,芭芭拉·克鲁格(Barbara Kruger)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1966年就读于帕森斯设计学院。在这个学院里,她幸运地遇到了在此任教的摄影家黛安·阿勃斯,并受到她很大的影响。毕业后,她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埋头阅读、观看电影、暂停艺术创作,重新思考自己与艺术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梳理,芭芭拉的艺术有了惊人的呈现。

芭芭拉·克鲁格为1989年美国妇女在华盛顿举行维权示威活动设计的招贴画“你的身体就是战场”。她揭示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身体一直作为男性的战利品和财产存在,这句话后来被广为传播,成了女性主义最著名的口号之一。


芭芭拉·克鲁格将文字与图像相结合,选用红色、白色、黑色等反差很大的色彩,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并且她还开创了一个将语言纳入作品的先例,成为80年代美国后现代艺术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艺术“景点”,巧妙地借用了广告招贴的形式,通过将观点鲜明的文字与简洁有力的图像组合,试图激活观众的思维,以此动摇男性本位的主流文化的权威基础。文字与图像的美妙合奏,使芭芭拉·克鲁格的作品具备了一种迥异于他人作品的巨大魅力。

Supreme的logo设计就取自芭芭拉·克鲁格的作品原型,这种丰富又自由的文化让Supreme从一开始就不像是其他仅仅做衣服出身的品牌,而是充满了街头艺术的底蕴。

巴巴拉·克鲁格仿效平常的广告语言与方式,将这些口号式的语言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 广告、宣传和传教士的祈祷作用犹如磁铁一般,总能抓住了大众所关心问题的要害,将他们吸引住使其不愿离开。

在大选时期,芭芭拉·克鲁格发表在《纽约客》杂志封面上的作品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她的态度。


自从她第一幅标语式的招贴画引发不同的反响后,她的作品就一直以大众和政治为主题。


芭芭拉·克鲁格对字母进行扩大和夸张的处理后,它们会变得具有图案的特征。“我买故我在”、“你的凝视打在我的脸上”、“你的身体就是战场”、“我的脸是你的财富”、“金钱可以替你买来爱情”。这些醒目的句式,直刺观众的视域与大脑皮层。


通过这种形式把处在西方男性中心社会中的女性处境、反抗心态与批判态度、资本主义金钱拜物的本质等,以极其精辟、有力的形式提炼了出来,犀利地讽刺了这种社会状况与制度。 

芭芭拉·克鲁格《金钱可以替你买来爱情》

《I shop therefore I am》(我买故我在),这幅作品中的文字:“I shop therefore I am”是对哲学家笛卡尔:“I think therefore I am(我思故我在)”的颠覆。


同时,她还将语言和意义经过一种空间的方式让大众感知。她将那些覆盖了文字的墙面称为“思维的漫步空间”。

芭芭拉认为,宣传招贴也好,商业海报也好,矗立在公共场所时就产生了一种强迫性,使我们无法躲避。


在她的装置展中,她用黑白的词语和句子填满了装置空间的整面墙、地板以及天花板,这为观众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其中的文字是对金钱以及权力的评述,例如地板上的文字是:“金钱就像屎一样……” 


90年代以后,深入地思考取代了具体行动,巴巴拉·克鲁格开始专心于对大众宣传历史和一些策略的研究。她的作品日益多媒体化,文字与声音相结合,图片与录像投影相统一是她新的创作风格 。

芭芭拉·克鲁格于2004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Twelve》,用12幕视频图像和文字记录再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揭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


芭芭拉·克鲁格成功地打破了艺术与设计的界限,此种红、白、黑三色组成的文字、图像艺术加上经典斜体字的运用,成为大家心中典型的芭芭拉·克鲁格式艺术,也使其作品更有效地得到了广泛传播 。


而无论这些图像涉及的是社会、政治还是性别领域的意义,芭芭拉最终指向的始终是急剧变化的时代洪流中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我们到底是什么、我们想变成什么、我们变成了什么。” 


从始至终,芭芭拉都坚持以“替换”的方式进行创作:“从观念上来讲,我的作品现在是,而且将来也仍然是关于图像与词语之间关系的作品。不管它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它们所要强调的问题永远是:权力、金钱、性、生命以及死亡。” 


记录死亡


1940年,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生于纽约,她早年在费城的泰勒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美术,1961年获得艺术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纽约曼哈顿的视觉艺术学院教授雕塑,1993年因癌症病逝于纽约。

艺术家汉娜·威尔克(Hannah Wilke)


汉娜·威尔克早年最有名气的作品是1974-1982年创作的《求救,满是伤痕的物体系列》。展览过程中,她先向观众分发口香糖,请他们咀嚼,再要回残渣捏成一个个微型的女性生殖器形状的雕塑,粘在自己的脸上和身体上,摆出种种女性经典姿势,由雇来的专业摄影师拍摄下来。画面上,她的身体密布斑点,像是长满水疱或其他皮肤病。这件作品旨在批判男性总是色眼眯眯地看待女性身体,对女性造成伤害。


汉娜·威尔克曾经为饱受癌症折磨并于1982年去世的母亲,拍摄了几百张照片做纪念。当她发现自己也患有淋巴癌时,决定将这具躯体的垂死过程彻底变成艺术作品,呼应了美国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的那句:死是一门艺术,我要使之分外精彩。


年过半百、不断发胖的她此时不复当年美貌,而残酷的化疗和服药,更使她逐渐脱光了头发。她让这具衰败的身体全裸出境,展现了癌细胞每日吞噬她生命的过程。作品还包括由脱落的头发、血迹斑斑的纱布和盛放药物的容器构成的装置、抽象水彩自画像,以及她从不曾停止创作的女性生殖器官雕塑。


汉娜·威尔克的作品既难以归类定型,也难以通俗和市场化。在美国,主流的艺术机构向来羞于展示汉娜的作品,她的作品却在巴黎和北欧地区大放异彩。


1993年,53岁的汉娜·威尔克去世了。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些照片是:头发日渐稀疏,凄凉而无助,然而她眼睛明亮,目光严肃又炽烈。我们知道,这具孤独的肉体内部正在崩溃,不可救药地走向死亡,但她仍然表现出一种尊严。


女性主义者批评说,男人总是以色情的态度观看女性的身体,但这样一具被疾病折磨的身体,不会让人产生欲望。它仅仅呈现生命的残酷真相,让我们感同身受。


感知迷幻


1962年,皮皮洛蒂·瑞斯特(原名Elisabeth Charlotte Rist)出生于瑞士莱茵河地区。她目前生活在美国的洛杉矶,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活跃的艺术家。皮皮洛蒂与瑞典女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童话故事系列“长袜子皮皮”的主人公颇为相似,自幼被人昵称为皮皮洛蒂,名如其人。带着对周围世界的奇思妙想,她的作品中永远充满着无限童趣。

艺术家皮皮洛蒂·瑞斯特


皮皮洛蒂·瑞斯特曾就读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后来到巴塞尔设计学院学习影像艺术,还在读书的时候,就喜欢上用8英寸胶片来制作影像作品。她对那些传统艺术并不感兴,从小就开始看电视的经历给她带来了最初的艺术启蒙。她说:“我是一个典型的电视小孩。我知道那种不能分清现实经历和电视经历的感觉。”在影像产品盛行的年代,她这种应运而生的表达方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更接近现代人的感受层面。

皮皮洛蒂·瑞斯特《Open My Glade》,视频装置 ,2000年  


皮皮洛蒂·瑞斯特的作品常常集影像、音乐、行为、装置于一体。在她的作品中,女性主人公、裸体和音乐是最常出现的元素,其作品自信、无所顾忌、色彩斑斓,并且充满了超越经验与感官的体验。


1988-1994年,皮皮洛蒂加入了乐队表演小组“未来的女王”。同音乐家的交往与其作品中具有丰富的音乐元素密不可分,这样的经历也使她对年轻人群的情感和诉求有了深入的了解。

层层叠叠的彩色内裤悬挂在一个环形框架上,在遮光处理后的画廊空间中被照得通体透亮 。皮皮洛蒂创作的这件作品看似幽默,却鼓励观众思考有关性别、性和身体等严肃问题。 

皮皮洛蒂花了近5年时间,创作了她的首部剧情电影《Pepperminta》。影片中充满了她的无政府主义想象,期望通过大家喜爱的颜色和色调去观察这个世界,无畏生活。故事讲述主人公Pepperminta如何按照祖母告诉她的方式,不带恐惧地生活。


皮皮洛蒂的作品曾两次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被展出,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马德里的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后,她的作品也被MoMA、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世界重要艺术机构收藏。

电影《Pepperminta》海报皮皮洛蒂1997年创作的一个慢动作影像作品 《Ever is Over All》中,她手里拿着一个热带花卉形状的铁锤沿着城市街道行走,不断地砸碎停在路边的汽车玻璃。但警察看她的时候,只是微笑着与她擦身而去。从她的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皮皮洛蒂的作品在体现女性的敏感和偏执的同时,尖锐并富有挑战性。 


皮皮洛蒂说:“通过情绪和感官刺激所传递的信息会改变人们的偏见和原有的行为方式,它的力量将远远超过无数的图书和文章。


在某种程度上,她做到了这一点。她的作品确实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了比文字表达更强烈的力量。


从她经常对鲜花的引用,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无处不在的女性意味、担忧和无辜的感伤。


艺术就是艺术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的著作《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伟大的头脑都是雌雄同体的。那些真正称得上杰出、优秀、能堪称经典的作品,其内在必须是具有超越性别而达至某种人类普遍经验品质的。”

喻红素描作品《大卫》


正如当初还在上大一的喻红,素描习作《大卫》就被选为全国高校美术教材的封面,且被公认是“中央美院史上最好的大卫像”,至今无人超越;也正如,在由男性主导的汽车设计行业,能够做到福特汽车公司前瞻设计团队首席设计师的刘家宝(Chelsia Lau)。

刘家宝(左)与喻红(右)


一位是被陈丹青誉为当代女性艺术家榜单上绕不开的“英雌”,一位是喜欢设计粗犷彪悍SUV的中国香港汽车设计师榜样。两位当代杰出女性均与艺术结缘并获得了很高的成就,令人欣喜。

喻红《游园惊梦》,布面丙烯,510×910cm,2015年


福特汽车设计草稿


女性加入艺术创作以来,为大众提供了一双眼睛,人们可以借此看到她们的特质,而非性别。女性艺术可以向如何超越自己发问,而非被局限在传统的女人角色中。 对于女性来说,性别只是起点,优秀的女性创作者从来不会被性别所限制。



在此,我们很荣幸地宣布:《时尚芭莎》艺术部联合福特汽车特邀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喻红与顶级汽车设计师刘家宝,倾情出演的微电影《她的答案》将于3月8日(明日)在线首发。艺术与汽车、艺术家与设计师,她们之间将擦出怎样精彩的火花?而她们在艺术之旅上满载硕果后,对人生的领悟和答案又是什么?一切将于明日揭晓,请大家拭目以待!

点击观看微电影预告片





[编辑、文/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的标语风靡全球,是Supreme商标的灵感来源!
以当代的名义搞艺术,是对艺术没落的掩饰丨芭芭拉·克鲁格
设计 | 从装置到舞台:克鲁格的文字艺术
谈 论 现 在 的 艺 术
【芭莎艺术】10位艺术大师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做这些!
国外艺术家 | 芭芭拉·克鲁格 Barbara Kruger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