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回忆:延安窑洞住上了北京娃

高大的剑杆杨树,整齐、端直耸立在宽阔的柏油路旁。一行行茁壮,枝繁叶茂。沿着林荫遮蔽的这条平坦大道,就来到了山川秀美的枣园村。

阳春季节,从农田基建工地收工回来,我接到公社的招工通知,被录取到西安铁路局宝鸡电力机段。一九七五年五月十日,在延安第一招待所洋溢着一篇欢歌笑语。被招收的男女青年愉快地和亲友们话别。队上给我送行的七八个知青亲切嘱咐,留恋不舍。何竹梅同学兴奋地说:”你到了铁路上,可不要辜负贫下中农的希望,要好好干呀!”“这下你可成工人阶级的一员了”富润平同学笑嘻嘻的说道。依然像大姐的白志兰握着我的手微笑的说道:”到了那里,你要照顾好自己了”。席政同学则严肃地拿出签着全体枣园知青的红旗,大声念着:“赤心热血为革命,不忘己是延安人。”然后赠给我。爸爸妈妈站在一旁也不时嘱咐我”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经常给家里写信“,然而,我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心里觉得一阵难过,只是默默无声的点着头。

大家真挚热情的挥手向我告别后,北京知青王海鹰同学开着北京市支援知青小组唯一的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拉着知青小组的同学远去了。送我的父母亲也乘最后一班车回去了。

漫漫痴情悠,苍苍别路隐。陡然,我感到寂寞,仿佛失去所熟悉的一切。我站在路边,久久地凝视着正前方胸围高大的宝塔山,不禁感慨万分,思绪如潮......,我这是多情?还是留恋?这难眠的离别之夜呀!

”前进“型的火车头,汽笛长鸣。田野里麦苗葱葱,油菜花黄,分外妖娆。列车奔驰在陇海铁路上,宝鸡在美丽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南边是巍峨的秦岭山脉,北边是辽阔的关中平原,渭水宛如一条玉带蜿蜒流过河道。公路、铁道大桥横跨于渭河南北之间。宝成、宝天两条铁路线,从宝鸡车站分别伸向远处的深山峻岭。这里是工业、交通的重要城市,是陕西农业的主要产粮、棉、油的地方,也是我将生活工作的地方。

七月除,我分配到工厂当车工,新的生活从此开始。第一次站在车床前,为电力机车按照计算图纸旋制配件,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项既严肃由认真的工作,我是一名真正的工人呀!

当然,新的环境并没有使我忘记过去的生活。我依然怀念故乡。每当夜阑人静,在河边散步,不禁追思家乡的亲人,熟悉的朋友, 火热的插队生活。延安枣园的山山水水,不是呈现在我的眼前......。

一九七三年三月,我和同学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评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到延安市枣园大队插队落户。那天爸爸一边帮我打捆行李,一边告诫我:“下乡后,要多多向农民学习,他们是你最好的老师。”我很高兴地表示愿意去那里。迎着初升的太阳,背着行李走向集合地点。来到学校,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真热闹!市委领导和老师们,把一朵朵大红花戴在每个下乡青年的胸前,并赠送纪念品。告别家长、老师、城市,十几辆披红挂绿的汽车,满载兴高采烈的男女青年,奔向市郊的枣园公社、万花山公社、桥儿沟公社、河庄坪公社。

我和其他同学来到具有光荣历史的枣园。“信天游歌声入云,喜盈盈的乡亲脑畔站”,大队支书代表全体社员热烈欢迎我们,几个社员帮忙我们拿行李,带我们住进一排干干净净的石窑洞,并安排好知青的灶房所用的灶具。来队上的这几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支书领着我们参观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窑洞,还有小礼堂、作战室、讲话台、幸福渠、二连山。讲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延园的革命实践活动,讲了枣园大队的村史,领我们到前川后沟观看队里的生产田地。每个人都分到劳动的工具。我们开始和社员一起早出工,晚收工,同甘共苦,辛勤劳动,逐渐的熟悉队里的社员群众,也爱上枣园的一山一水。

在知青大院里,一排排整齐干净的石窑洞,就是我们的宿舍和灶房。旁边是队里的粮仓、幼儿园、公社的小学、对面是队里的磨房,机修组,文化室是大队开会娱乐的地方,小礼堂是延安军分区和队里一起共建的。村前有石碾、石磨,常常有群众套着毛驴碾米磨面。礼堂墙外是团支部的黑板墙报。延园的外墙一条青石铺的小路,旁边是当年为解决农民浇水种地的幸福渠,渠旁水草绿茵,柳树成行,潺潺渠水通过小桥,穿过一片枣树林,流向郁郁葱葱的田地里。旁晚收工回来的路上,可看到二连山上松树挺拔,一条条山路,一排排窑洞,一盏盏灯火,冉冉炊烟;鸡叫狗咬,牛羊欢跳,赶马车的吆喝声,拖拉机的轰鸣声,娃娃们的嬉闹声,交织成乡村的热闹情景;延园梨树开花的郁香,窑洞里飘来的饭香,庄稼地里吹来麦苗的气息,浓厚的粪土味道,这就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景象。社员们回家的路上,手提饭罐,有的从地里捎回一背干柴,有的从自留地里带回一筐蔬菜,有的把磨房磨好的面扛回家里,更增添乡村的繁忙情景。

清晨,前峁上传来阵阵宏亮的钟声,天还没大亮,社员们就陆续从家里出早工了。整个山庄迎来了劳动生活的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前山后沟几个送饭的小伙子不时的吆喝起来“噢....要饭了”,到了谁家,婆姨们或娃娃们就把不同的饭菜罐递给送饭的人。因为送饭的小伙子早早来取饭罐,就是为了远在山里劳动的人们,能够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呀!歇响时队长的一声吆喝,大家放下手里的劳动的工具,用羊肚子毛巾擦擦脸和手,休息喝水,开始吃饭了。小伙子们和老汉们有时坐到树影低下,美滋滋的拿起旱烟锅抽起烟来,有说有笑,说着队里或家里的新鲜事。社员们长年经受风吹日晒,黑黑透红的脸庞,强壮的身体,体现出陕北人民独特的精神面貌。

一九七三年六月九日,敬爱的周总理陪同越南国家领导人回到延安。消息传开,延安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无不高兴,奔走相告。枣园民兵连也全副武装奉命到机场参加迎接贵宾的活动。当周总理的飞机缓缓落地后,机场顿时锣鼓齐鸣,欢迎总理的口号一声高过一声。敬爱的周总理,神采奕奕,非常精神,他穿着短袖白衬衣,和蔼可亲,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这是多么难忘的时刻呀!总理来到枣园,非常关心枣园群众的生活,还看望当年的枣园的老同志,并向公社和大队书记提出三五年改变老区落后面貌的要求,粮食要翻一番,等改变好老区的面貌,他还要辉延安的。在机场欢送总理的人群,情绪激昂,满怀着泪水,高喊着“总理,总理”!当总理登上飞机后,他又再一次返回到机舱门口,深情的再一次挥手向延安人民告别,沸腾人群的激情在一次高涨起来,依依不舍得目送总理的飞机腾空而起......

我们知青的也都有自己干活的地方,有的到小学当教师,有的到林业组,有的到蔬菜组,有的到科研组,有的参加枣园公社西河改道整修工程建设。西河改到工程是枣园公社规模较大的工程上千名劳动力集中在几个工程区安营扎寨。几个生产队的社员变成一个连队,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彼此熟悉了。我们队的高延安同学,个子虽然不高,每天的拉的土方均超额完成,受到指挥部的表彰。这个工地红旗飘飘,醒目的标语远近都是,工地上的高音喇叭不断播送各连队为完成任务的进度和好人好事。采用水拉土的作业方式,开山放炮,把邓家沟村的半个山劈开了。我们队参加工程的几个同学,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强的体力劳动,真的有些吃不消呀!半个月的磨练也就逐渐习惯了。什么样的活都能干,拉土】打石头、打炮眼、提泥包、背石头。为了使护河堤在汛期提前完工,我们常常搞夜战,工地上灯火通明,人们干劲冲天。清河底的活是很累的,有时候遇到石头根本就挖不动,在水里有时就感到天亮。终于在年底工程竣工,在庆功大会上,表彰一大批先进人物和集体,大家看到未来枣园山川一定会更加美丽,再累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现在再回到村里,看到西河改道工程地方,已修建起座座高楼大厦,真是今夕菲比呀!)

一九七四年五月,一批来自愿来延安的北京知青分别到枣园大队、杨家岭大队。我们队的八个北京知青都是冲破重重阻力,放弃舒适的生活大城市生活,义无返顾的来到延安插队落户。我们的知青小组人员又壮大了,大队在教育小组专门召开欢迎新同学知青座谈会,窑洞里充满欢歌笑语。北京同学的到来,给小组带来新的活跃气氛。队里指定老大哥朱京华同学为知青组长,伍志毅同学为副组长,这样我们的小组成为一个新的集体,无论在那个生产小组劳动个个都是好样的。记得那年春耕生产大忙季节,队里的羊群产下三十几只小羊羔,队长让我去喂养这些小羊羔,看着洁白可爱,活奔乱跳的羊羔羔,我打心眼里就喜欢这个喂养任务,决心当好这个“小羊官”。有一天我发现几只小羊羔躺在地上不冻也不吃不喝,仔细看它们鼻子赌赛,嘴上长了许多疙瘩,紧接着好多只小羊开始发病了,还病死两只。这可把我急坏了,连忙请驻队的中国农科院的王老师来看怎么回事?在王老师的指导下,给这些小羊羔都大力几天针,做了米茶灌了几次,及时掏通羊鼻子,经过几天的喂养,这些小羊羔有活奔乱跳起来了,一颗紧张的心终于落地了。我每天去割一大捆嫩青草和能吃的树叶,细心喂养,看着这群羊羔一天长大。任务完成后,队里又安排我去放几头老牛和牛犊的任务去了。

知青小组的集体生活除了大家分别在各生产组劳动,每个学习日是大家最愉快的时光。我们在宿舍学习,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谈自己的劳动体会,有时也和驻延园的部队官兵比赛篮球,或在知青自己的自留地种菜,施肥,翻整土地。知青小组的集体生活最主要的还是轮流做饭,拉水、烧火、磨面,养鸡喂猪,都是每个同学必须学会的工作。最开心的就是明天如果是学习日,当天晚上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就包饺子。北京同学最喜欢来包饺子,星期六的晚上,大家围在厨房的大面案板周围,有说有笑的谈论自己遇到的新鲜事,几十个同学难得能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开心呀!我们这个知青小组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不管谁有病,或者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照顾,去帮助。那年,延安知青席政同学胃病疼痛,几天不能下地邓延玲同学就忙着给他做容易消化的饭菜,延安的同学还在家里带来水果,细心照顾。北京知青张莉同学病了,姚大妈和其他女同学常去照料,使张莉同学很感动,很快恢复健康。我们这个知青小组的同学多才多艺,朱京华同学会拉手风琴,符其英同学不仅会拉小提琴,并教会史尔刚同学拉小提琴,张莉同学拉二胡,伍志毅同学吹笛子,王海鹰同学会说快板。因此,小组组成小乐队,过年组织大家自编自演节目给乡亲们演出,受到队上的社员赞扬!

小组的其他同学也有自己的任务。席政同学和何竹梅同学搞起科学试验田,高玉东同学研究沼气的开发技术, 蔡玲、史尔刚、李玺玲给补文化课,冀云翔、李宜琴、高秀平、刘宏雄、陈伟晋主动一起办黑板报。王海鹰、曹建明、富润平、芦宝延、高延安参加大队夜间巡逻员。张秀芳是村幼儿园的优秀园长。刘国荣、高富莲、李宜琴都是队里的铁姑娘,刘国荣同学还被选去到大寨参观学习。白芝兰同学在学校当老师,她是个热情、直爽、活泼的同学,她像个大姐姐,很关心我们大家。我们见面总爱开玩笑,有空时大家一起聊天,一起学习。又是吃饭时,我们几个同学总爱端着碗到她的办公室,总要说笑热闹一会,才各自离去。有一次,我放牛回来,摘了一包绿杏子,几个女同学抢着吃,白芝兰也喜欢吃,我就说:”山上的杏树多着呐,一棵比一棵好吃。”她就问道:“那你出去怎么拦牛的?”我告诉她:把牛往沟里一打,就比较自由了,愿意干啥就干啥,只要牛不吃地里的庄稼,不往远处跑,我就不用东奔西跑。这些牛都很听话。有两头小牛犊一进山沟里,就活奔乱跳,十分可爱。我在山里吃点干粮,喝点军用水壶的水,就找块平整的草地,躺在那里,仰望蓝天、白云、青山,耳听山泉的流水声,四周静悄悄的,美美的睡一觉,再去看牛群怎么样了。她听的津津有味说:“真有意思呀!。”尽想有空一块去山里看看。她哪知道这一天爬山涉水有多辛苦呀!

盛夏季节,山上川地金黄色的麦子成熟了。社员们投入紧张的“三夏”大忙中,烈日当头,尤其在川地收麦子,天气闷热,不一会就汗流如注,麦芒扎在身上好难受。夏天收麦是龙口夺食,大家有的割麦,有的捆绑割倒的麦子。干这活,不但要镰刀锋利,而且还要会使用好镰刀,才能割的又快又好。连续几天的奋战,我们脸晒黑了,皮肤脱了一层皮,真难受!在山上割麦子,更不好收割,麦子长得矮小也不整齐,产量也不如川地的高。天不亮就要上山,早饭和午饭都在山里吃。中午太阳晒得喘不过气,戴着草帽你光着膀子,虽然热的受不了,但也不能停下来,更要命的是送来的水喝完了,真的快冒火了。但我们知青都不甘落后,每天除了中午休息,一直要割到夕阳落山,才能收工。有时看到割倒的麦子,心想这不是每年农民们都要千辛万苦的这样干吗?从山上往山下背麦子,更是不容易,绳子勒在身体的肩膀上,勒出一道道血印。往山下走时,更要小心,沉重的麦子背在背上,在山坡上往下走,重心掌握不了,很容易人和麦子一起滚到沟里去,非常危险呀。在打麦场上,更是紧张的战斗,运来的麦捆要跺成大围垛,麦穗全部朝里垛,顶上形成伞状型,这个活不是谁都能干了的,如不会垛好,下雨时,雨水会全部漏在麦垛里,就会损失不收麦子呀!我们几个和社员在场上的脱粒机旁,轮流上工作台,把麦子塞到脱粒机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尘土飞扬,浑身上下站满了泥土和麦草。为了及时把麦子收回来,有时就白天拼命干,黑晚上的搞夜战......

无论夏收还是秋收,我们这些个知青的衣服都磨得破破烂烂的,跟队里的社员一个样。特别是秋收的季节,鸡刚叫头遍,我和席政同学穿上烂棉衣,拿好背绳,迎面出来的冷风,让人直发抖。西下的月亮照在山梁上,照着去往收割秋庄稼的小路,四处静悄悄,高一脚低一脚的往前走着,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圪梁上的糜子地里,拢着一捆捆割倒的糜子。我们各自走到届满白霜的糜子堆前,顾不得冷风冻手,整理好能背动的糜子捆,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川的堆放糜子的场地。每天早工的任务是上山背两趟糜子或其他秋庄稼。所以两趟回来,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把山野照的亮堂堂。冬天出工,去山里背没有收回来的庄稼,更是难受,去时寒风嗖嗖,背回来汗水湿透棉衣,再去背时,衣服都开始结冰了。现在想起那时的情形,感慨万分呀!

我住的是社员家的土窑洞,队里的广播室就在这里,大队让我负责管理。所以这里又是宿舍又是播音室。为了让家家户户听到电台声音,我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栽杆架线,还负责维修社员家的小喇叭。那时正是掀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公社刘书记住在队里,特别要求我每天按时五点开始播音,并且请知青小组的蔡玲、何竹梅,闫莉同学轮流在广播室播音宣传有关文件和队里的通知。

这一年春节到了,大队团支部和知青小组联合组织文艺宣传队,所有的节目都是我们自己编写排练,北京几个知青同学在符其英同学的指导下,学会了自己演奏的乐器。符其英同学多才多艺,弹拉吹唱真是一把好手呀!我们自己的小乐队在春节还代表公社去到各生产大队慰问演出。地区文化馆的同志亲临现场指导,大合唱、表演唱、舞蹈、快板书。诗歌朗诵等等,真是丰富多彩。我们自己的小乐队在春节期间,代表公社党委去到附近的部队慰问演出,到公社的各大生产队演出,受到整个公社领导和枣园川人们的赞扬!

我们在枣园大队的知青,不仅是文艺宣传队,也是在生产队的突击队。在冬季农田基本建设工地上,需要大量炸药,队上要我承担造炸药的任务。于是我和其他几个同学用硝酸铵、化肥、锯末、柴油,经过压、筛、炒、拌料加工,按比例配方,成功的解决了工地的爆破问题。无论在队里的淤泥修坝,稻田平整,西河摊农田基建会战,全组同学和队里的社员奋战在一起,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就一个心愿,为建设好枣园村这个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在全组知青的共同努力,枣园知青小组分别被当时的枣园公社、延安市、延安地区、陕西省评委先进知青小组。这先进的光荣称号是我们终生难忘的!

201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的纪念年,我回想起在枣园插队的日日夜夜,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光,一个响亮的名字“知识青年”,永久的留在自己的脑海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徐永群】陕北知青岁月——窑洞的故事
陕北知青岁月:恋爱||徐永群
知青往事:不做上门女婿做干儿子,他知恩图报的方式令人感动
我们的医疗队(之五)(之六)
会宁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知青】给社员献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