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身教育的国际展望

终身教育的国际展望


日期:2011-04-08 作者:朱敏 来源:文汇报
                     

    ■朱敏
    
    20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概念一经推出,便立刻成为重大的国际教育事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际范围内,它的发展、变化动向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终身教育的基本内涵再认
    
    终身教育首先是教育的事项,它倡导和鼓励人们接受伴随生命长度和跨越人生宽度的一体化教育,努力构建人人可学、能学、乐学的现代教育体系则是其最根本目的。
    
    20世纪70年代,终身教育基本上是基础教育的“补偿”,为早期失去入学机会的成人提供继续学习的权利保障。经合组织倡导的“回归教育”是当时的基本策略之一。80年代,终身教育在企业培训中赢得发展机遇,有力推动了发达国家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例如对于企业职工培训经费的规定就是一项明显成就。90年代以来,构建前后衔接、横向贯通的“立交桥式”现代教育体系,成为国际终身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致性追求,尽管其实现途径千姿百态,但追求教育发展终身性、整体性的基本目标则一以贯之。
    
    其次,终身教育不仅是有关教育的事项,它还关乎社会公平、利益分配、社会转型、生命健康等更具深远意义的发展主题。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等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促成了人们对于终身教育的不断思考和价值期待。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达喀尔行动框架》指出,要实施整合性的教育性别平等策略……教育内容、过程和背景必须和性别歧视脱钩,鼓励和支持平等与尊重;实施教育项目和行动以抗击艾滋病同样是一项紧急事件。2003年的报告《开发宝藏:愿景与策略2002-2007》又指出,有必要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基础上,增加教育的第五个支柱——“学会改变”,以促进个人、组织与社会顺应与引导变迁的能力。经合组织的年度系列报告《教育政策分析》也多次表明,必须从终身教育角度看待学习机会和社会公平问题,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走向知识社会和保证社会公平利益分配的关键策略。德国政府2010年最新《发展报告》更是警示,社会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终身教育面临重大挑战。
    
二、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博弈
    
    终身教育作用的日益凸显及其价值内涵的丰富深化,使得推进终身教育实践成为一个价值判断和取舍的过程,各种利益博弈由此而生。
    
    个人发展VS经济发展——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人的潜能发展和人格完善。但是目前的终身教育发展有过于重视狭隘的经济利益取向。新加坡从一开始就将终身教育视为经济发展和提高就业能力的驱动器;英国一直试图通过实施高技能策略来改善本国经济的低迷状况,前首相布莱尔就曾明确表示“教育是最好的经济政策,未来存在于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中”。这正如英国学者菲尔德所指出的那样,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政策已经演变成权宜性策略,这些策略几乎都集中在提高劳动力技能与灵活性方面,深陷单一的人力资源开发误区,而且职业主义定义本身又显然太过狭隘。
    
    知识、能力VS情感、社会性——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需要学习的不仅是知识、技能、理性,同样也不可缺乏情感、意志、态度与精神的养成,并拥有广泛社会交往。然而,由于知识经济和全球竞争压力,众多国家在各种终身教育中,更多关注的依然是书本知识、工作技能、劳动技术的传授,内涵丰富的人力资本概念被简化与误解了,社会资本和道德资本更是没有被合理纳入其中。或许,各国都应该仔细斟酌、认真体悟挪威政府《能力改革》报告中的那段言说: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除了学习知识以外,还要考虑情感、价值、思维和社会性等。
    
    普通教育VS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其实并不冲突。然而,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系更为密切,其成果体现又更为迅捷、直接、明显,所以,它在各国的终身教育发展中备受青睐。例如,在美国、德国等,终身教育基本上成了继续职业教育的代名词,与工作有关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广受推崇。与之相反,学校基础教育没有纳入终身教育视野,成人普通教育的发展令人担忧,社区教育活动尽管丰富多样,但其发展内涵与质量仍然存在极大提升空间。在这方面,有必要重温终身教育之父保罗·郎格朗的有益提示:“展望日益增加的劳动流动性,从发展能力的意义上讲,教育变得越普通化,它的实际效果也就越大。”
    
    部分性Vs全民性——终身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然而实际情况却意外表明,原有社会优势群体在终身教育的发展中获得了更多继续教育机会,而那些最缺乏、最需要教育的群体却被排斥在终身教育之外,由此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公。对此,应在帮助弱势群体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丹麦政府2000年颁布的《成人教育与继续培训改革法》规定,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为教育水平低下的人群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英国政府2001年发布的《为了生活的技能——提高成人识字与计算技能的全国策略》,也是专门针对社会处境不利的成人群体所特别制定的政策。瑞典政府2000年的《成人教育未来议案》规定,在2002-2005年间,政府预算拨款1200万元瑞典克朗用于残障人士的教学材料开发。
    
三、终身教育的实践举措创新
    
    进入新世纪,一些国家和地区为有力推进终身教育实践,正在采取众多有力创新举措。尤其令人瞩目的是:
    
    承认先前学习经验——北欧各国通过工作实践经验、以往学习成果的认定方法,加强了对学习者在正规教育以外的学习成果的认证。澳大利亚正在积极完善先前学习经验的认定制度,将以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共同纳入相关资格认定范围,目前其高等教育入学学生中,有4%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机会。
    
    贯通国家资格框架——2003年,经合组织的一项研究表明,国家资格证书体系在推进终身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建立相互沟通和衔接的国家资格认定框架,已经成为推进终身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英国,新建的资格和课程开始统一管理国家职业资格、普通国家职业资格、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之间的连通、认同和转换。在澳大利亚,允许在学校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高等教育资格证书三者之间,同一部门可以认定不同资格,同一资格也可在不同部门加以认定。
    
    纳入私营部门的力量——终身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鼓励私营部门介入,是目前终身教育国际发展的基本趋势。例如,加拿大阿尔伯特省的教师职业培训项目,其项目设计和培训经费都纳入了加拿大第二大电信公司的力量,并通过多边洽谈方式,协调各方意见,使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在瑞典,30%成人教育课程由私人机构提供。另外,员工个人的学习账户也得到了雇主大力支持,在高级职业教育系统中,已形成学校、企业和协会之间的合作办学方式。在芬兰,企业承担员工培训近50%的经费。
    
    寻求跨地区的合作——终身教育的跨地区合作,可被看做是教育促进社会融合,谋求全球化背景下各维度身分统一认同的基本策略。在欧盟,推进各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政策及其项目是其实现欧洲全方位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盟近五六年来在拓展服务贸易合作范围的基础上,也正在深入探讨工程、医疗、财会等从业人员继续专业教育的相互认可方式,以应对东亚各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的共同挑战。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挑战与机遇并存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丹麦终身学习的发展与实践
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回顾与前瞻
【连载】《学习的浪潮》:21世纪TVET计划(38)
凡亿教育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电子工程师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