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谢昱航:土地财政的车咋就刹不住

作者:谢昱航

2009年,上海市获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675.7亿元,是年初预算数的1.72倍;2010年,上海“土地财政”预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达到9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经济周刊》3月2日)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上海市经济工作会议上,该市领导曾对财政收入增长较多地依赖于房地产业表示担忧,表示要以规划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房价过快上涨。但是,上海新的土地出让金预算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在房价一片涨声中,靠卖地挣钱,的确是一条捷径,来钱快而省事。但这种挣钱方式的危害显而易见。靠土地出让来大把大把地挣钱,一靠高地价,二靠大批量批发土地。无论哪种方式,都充满了隐忧。

土地是有限的,财政收入越依赖土地,土地的消耗量越大,土地财政可支撑的时间也就越短。而且因为这种依赖,其他收入途径可能会被忽视,得不到拓展和升级,甚至会遭到挤压和削弱,所以土地财政的疯狂也是在变相地自我封闭,这同样在缩短自己的生命周期。一旦财政失去支柱,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答案不言而喻。

而靠高地价则影响更是深广。支撑高地价的高房价,时下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怨,同样的职业,别的国家3~4年可买一套房子,在我们这里要20年。房价严重影响民生的同时,也在失去民心。高房价不但让民生不堪重负,也让企业不堪重负。据媒体报道,上海浦东就上演过企业集体搬迁,搬迁原因则是地价房价飙升至企业成本超过承受力。同样的事情也在深圳发生过,一些企业的搬迁,曾让该市副市长表示可惜。企业待不住,员工更是待不住,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企业不想在高地价的城市扎根,企业员工不愿在一个单位长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人才人事制度都受此影响,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和庸俗化,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这样下去的结果,最终影响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所以,上海市委书记也不得不承认,过高的房价地价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也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既然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在政策上转向呢?

时下很多人都在预测2010年房地产走向,各种各样的调控政策出台,让人感到房地产的热劲似乎已过。然而,“土地财政”政策的亮相,肯定会让人做出另一种判断。卖地高预算的实现,必然要有高地价高房价的支撑,百姓企盼的房价转向当然无望。要知道,房价地价高企的根本原因,还是土地财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政府卖地收入用途要经得起检验
从4.5亿飙到3万亿——全国卖地收入21年涨6732倍
【泽平宏观】房地产盛宴的受益者:房价构成分析 ——房地产周期研究之十四
解析|香港土地管理制度的特点,有何启示?
高房价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观点|改变房地产“经济重臣”地位,需挖掘经济多元增长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