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如何学习

我们如何学习

(2007-11-03 11:48:43)

(在开始说我想说的之前,需要先定义如下的一些简称,以保持明了性:

  1. Listening=L~
  2. Experiencing (passive experiencing & active experiencing)=E~(PE & AE)
  3. Reading=R~
  4. Discussing (inter-enlightenment)=D~
  5. Meditating (self-enlightenment)=M~               )

 

关于人是怎样学习的,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主动地且有效率地从外在世界中将精神同化入自己的身体。在解决了穿衣吃饭问题之后,也许精神吃喝就是头等大事。可是很多人(也许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不在此列)都太专注于吃饭穿衣,完全没有考虑过后者。。。没有Concern的Love,是被动的,因此也是贫穷的;没有先一步知道如何去学习,Study也是被动,严防死守或死记硬背,最终也许能挣扎落入“中产”,但离精神富有者,永远是质的差别。。。人,是如何学习的?

********************************************

L~是可以想到的最初级的学习形式——他说,某某说,然后你说,我也“说”。第一个说的人和最后一个说的人是不是一个版本?有多少利益相关人夹在中间?语言的转换和心情的转换会给故事增加多少主观成分?多少人对自己所说的负责?多少人只是信口开河?嘴巴可以不开启,眼睛可以闭上,呼吸可以摒住,声音的信号要进入耳朵,我们没有选择,这是否也是我们觉得这个世界之所以噪音深重的原因?我们必须面对的噪音,即使在噪音中有真理的宣讲,也很少有人能听懂了。L~一些讲座和演说,也许不在我所说的L~的范围之列,我更愿意把它们归入D~,之后再说。

L~,无法带给你除了扭曲干扰后的“真理”之外的其他什么东西。口口相传无法成谱的曲艺终于还是要失传,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

E~的等级并不高,这可能大大违反了我所在国家的党派的章程,“一切的事情都必须亲历亲为,以获得验证”的说法其实并不需要宣讲,也在为所有人所用(除了那些仅愿意用L~来“学习”的“道听途说者”,它们属于更低的级别)。孩子在来到人世的时候就开始E~,也即学习。如何应对昼夜光线的变换,如何获得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水,我们被随机地投放在这个世界里,然后PE~就开始了。与其说,我们是在学习,不如说,是学习在我们的身上行使它自己。

然而确实有很多的人在利用E~体会这个世界,发现未知的东西。我,来到一个新的国家,从体会它的天气,道路,人情,事故开始;认识一个新的朋友,让他陪你去爬山,去看海,去面对危机和幸福的时刻。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似乎没有什么比E~更重要的,但是“学习”本身,并非仅仅体会就足够,原因在于我们的局限性。皮肤是界限,人的内部和外部相比差异巨大。我可以体会的,是“我的周围”很小的范围内的变化引起“我的内部”的更小范围内的变化,我于是说,我了解了这个世界,未免狂妄了。我了解的,是我的世界,与世界真正的样子无关。所以,当人们以为,通过E~就可以获得真理,傲慢与偏见就产生了。无论一个人的E~是active or passive,你的体验的全部无法涵盖整个世界;即使,AE~的意愿非常剧烈,以至于可以鼓舞一个人走上“探索”的道路,将温饱和安全置之度外,感觉器官的有限和时间空间对人的制约却会让他明白,一个人无法完成整个科学的进步(即使是一个细小的科学分支的进步),因此有了科学家,以他们的全部生命和他们的继承者的生命为代价,抗击自然规则的局限。牛顿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半也是出于这样的敬畏,没有人可以用有限的生命和精力体会(E~)无限的宇宙和永恒的规则。

E~仅仅能排在倒数第二,因为它包涵了很多被动或者不自觉的行为,而即使人们能在其中演化出自觉性,却依然被永生的宇宙鄙视为一个尘埃般无足轻重的“自觉者”。我不是说,我们要放弃E~和L~,而是说,人类的学习,要建立在这两种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崛起于更高的形式,从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

R~的数量和质量,如果在学者和非学者之间做一个T—test,几乎是一定可以拒绝原假设,从而接受显著性差异的。

进化论式的解释:这是一群以学习为职业的人,高效率地学习成为筛选他们的条件,于是会使用此法的群体得以“生存”下来,并非他们选择了R~,而是R~选择了他们。

经济学的解释:R~是一种奢侈品,只有拥有大量时间并可以从中得到正的产出的人才能长久地重复这一活动。R~的成本随R~的数量上升不断上升,R~的收益随R~的数量的上升而不断下降(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多必厌之,信我。只是可能对于学很多非学术界人士,这个下降从第一本书开始直线坠落到0,呵呵),而均衡将落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的地方,再多读一点就要呕吐,少一点又觉得想的慌。。。

前些日子看Roy的博客,说中国年均年阅读数3本。真正以阅读为事业的人越来越少,而即使把阅读当作一种休闲的人也越来越少。人们愁眉不展地对着那些CPA,GRE的参考书谋杀自己对知识的最后一点兴趣,而那个一边阅读一边微笑的下午,变的越来越不可以想象。

R~之美,在于成书的文字之于“胡言乱语”来的诚恳精确,深思熟虑;R~之美,在于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都可以尽兴地做自己的那一方;R~之美,在于当人们意识到知识的无穷和时间的有限,也随即意识到,在那些凝炼而妙趣横生的语言中,我们如何地穿过了历史,越过了河山,直达那些伟大灵魂的最深处,而没有了“阅读”,此刻的我们,此刻的人类,都将多么贫乏。

***********************************************

D~,在这里也许又要让人觉得一反常规。对话天天都在进行,人们在对话中争执,欺骗相伤并不少见了,为什么,我甚至把它放在比R~更高的位置上,作为学习的高级阶段?也许,静静地回忆一下,你会找到记忆中为数不多却闪闪发光的那一些对话,对话的双方必须平等而无偏见,对话的气氛必须和谐而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压制另一方,对话的内容可能从一个很小的思维亮点开始,然后丝丝缕缕绵延到很远的地方,但是那条线却从未打断,对话的结果更加让人觉得有趣,因为我们都没有说服对方,而我们却似乎拥有了对方的全部思想,好像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的交换,结果却是两个苹果两个香蕉!人生的话题总是无法穷尽,而我也不愿在此多此一举地例证了,我只是很清楚,那些让人产生灵感的对话是我在经历了足够了L~E~R~之后,蓦然间发现自己可以开口说话,可以表达内心时的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我是那么惊喜也那么谦卑,以至于我有足够的勇气面对这一场精神与精神的交流,却绝不敢妄言是非对错。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要与这个世界隔离的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时刻才会再次觉得与身体之外的世界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人类的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一场奇迹么?

D~,让我们更明确了为何我们要探索终生--这是孤独的个体之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原因:因为我们都是那么渴望找到零落行走于人间的那另一个“精神之源”。我要继续我的探索,我的学习,我要向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他”表达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得到那个“他”的回音,我就是幸福的。

在普通意义上的很多学习,虽然看起来是孤独的,但其实却应当归入D~的行列:聆听智者尊者的演讲,观看惟妙惟肖的演出,听众和观众的感情随着那个讲台上的人的言语,表情和动作高低起伏,时而体会到拳拳之爱,时而又恨得切切。虽然他们不能和台上的人一起抒发和表达,但那一刻,他们的心是同呼吸的,就好像很多真正美好的对话时刻一样,对话双方的内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

然而,除却了互相抒发的畅快淋漓,当我们结束欢宴,打扫战场之后,我们将仍然是那孤独的一个--命中注定我们无法永恒地相连。如果在这个时候,我就要停止我的学习,仿佛丢失了人生一切的意义,那么,我就不能算是了解了学习的真义,我失落的,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冥想M~。

从别人的嘴巴里,从每天的生活中,从卷秩浩繁的阅读中,作为一个个体,吸取知识的方法似乎已经穷尽了,但是作为人类这个群体,没有人可以从旧中衍生出新,也没有人可以从无中衍生出有,除非,它把这些“原料”放到一个神奇的加工厂里--人类的大脑。

我们只是“想”,就会获得满足,我们只是在思想中,就可以获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真切的自由。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属于,然而,就靠我们自己,一切似乎就可以支持,虽然不能说是满足,却足够支持我们从饥饿走向满足,从分离走向Union,从无知走向有知。而没有了M~,没有了独行的可能,我们将无法活过今天,也就无法见到明天的同伴了。我不知道,这个不断运动变化的我的精神,也是出于自然的选择么?那些有美丽精神的群体为什么可以胜过其他一直繁衍到了今天呢?世界将人类当作一个巧合,而这个巧合,真是太让人讶异了。。。

没有了精神自语,我们会在哪里?

没有了我们,精神自语又在哪里?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的精神已经出发
静坐,与你的心灵进行对话
音乐中沉睡
与张中晓对话---北风行读《无梦楼随笔》
精神的沉沦与诗意地栖居_海德格尔思与诗对话的真理之路解读
对话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