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络流行语成时尚:社会方言记录时代深层心态
王开县是山东枣庄一所中学的语文老师。现在他批改学生作文,除了修改错别字之外,还多了一项任务——把“赞”、 “囧”、“雷人”等词语像挑刺一样挑出来。“谁用这些写作文,我就不会给他打高分!”这位从教十多年的老师说。
不过,王老师能用分数管住的只是班上五六十名学生。如今,如果你还不认识 “囧”、“槑”、“烎”,你还不会说“杯具”、“酱紫”、“7456”,你还不知道“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那你就彻底“OUT”了!
网络流行语,一种日渐弥漫的话语时尚。曾经,“词语帮我们记住时代”,今天,网络流行语能担当起记录时代的重任吗?如果能,它又将给我们记录下什么样的时代呢?
全民创造,全民传播
毫无疑问,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新兴的语言现象。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流行语已经蔚为大观,自成体系。语言学家们就将这些“网语”做了分类,包括符号语(如"O,代表一只可爱的小猪),谐音语(如885,帮帮我;酱紫,这样子),字母语(如BT ,变态;PFPF,佩服佩服),旧词新义(如恐龙,指长相很丑的女性;天才,天生蠢才)……
“现在,如果你出差一个礼拜回来,网上就有很多你不懂的生词啦。”接力出版社副总编辑黄集伟对记者说。黄集伟的另一个头衔是“词语收藏家”。从1999年到现在,他已经出版了7本《词语笔记》,记录每年新出现的词语。
在黄集伟看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民语文、全民创造、全民写作的时代。“网络交流的及时性,以及分享的便利性,使新创造出来的词语得到快速传播。”黄集伟说,“而在以前,个人创造的词语只能与少数人分享。一些新词,往往在现代汉语词典被更新后才广为知晓。”
“词汇一直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子,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必然会有新的词汇来代表它。不同的是,如今这些新词因网络传播得更快,更广。”南京大学文学院陈光老师说,“鲁迅先生创造 ‘阿Q’,我们是通过读小说来了解它。而今天的‘范跑跑’,由网民集体来创造,是在快速传播中被创造。”
确实,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更加全民化。不管是政府高官,还是一介布衣;不管是学术权威,还是莘莘学子;不管是富贾巨商,还是草根贫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话语创造的主体,哪怕是一次“顶帖”,也推动了创造的进程。
另外,网络交流具有隐匿性,网络由此成为一个自由、放松、想象的空间,网络流行语也就有了更加幽默、简捷、夸张的特点。同时,由于通过键盘与屏幕进行的网络交流与面对面交流相比,表情、情绪、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场”的。于是,一些表情与符号自然就成了替代品,从而成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而一些“错别字”之所以能成为流行语,也正是网络“打字交流”的特性造成。网民们为了寻求速度,在打字中忙中出错, “无心插柳”产生了很多另人捧腹的词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络流行语,或许正在为你我这些草根赢得话语权
低俗用语,且慢包容
2012网络流行语大盘点
永远的神、绝绝子,网络会大浪淘沙吗?
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新词语、网络用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