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学过程设计】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2012-04-16 09:44何适[博客]7437 字, 阅读 137, 评论 0
【课题】      必修模块Ⅱ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标要求及分析】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标准”没有要求学生背记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模式的意义。而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判断主要是通过地理数据和统计图(表)的形式来呈现给学生。其含义具体如下:
①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标准”的前提;
②学生需要学会将不同的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的过程中,才可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其实质是注重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③学生要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获得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时空分布的认识,形成有用的分析方法和能力。并通过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对我国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标准”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础,本节学习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的知识,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很好把握和理解人口迁移、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相关知识,也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人口学在社会学、地理学中的意义。另外,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的核心内容。人口问题的产生和人口数量变动有密切关系。
本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及地区差异,二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地区分布,三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增长的阶段及成因和出现的问题。
学情分析: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尽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学过,学生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总数过多,但高中地理的学习是要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性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因而,对于学生而言,要真正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地区分布,尤其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设置好台阶,特别是有关人口统计图表的阅读教师一定要作必要的补充和讲解。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从学习方法看,学生已具备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经验。本节课尽可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以提供材料,设置疑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建构新知,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出生率,了解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人口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指图说出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确定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特征;
(3)运用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特征,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同地区资料的分析,思考人口增长模式的基本特点
(2)借助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的人口发展资料、案例,让学生能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借助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辨析。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本节知识多是通过对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判读得出。我认为统计图(表)的地理解读能力培养要引起老师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地理学习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用大量的图表资料,采用设问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转变原因及地区分布,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在教学中对学生看图、读图、提取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课标要求,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的重点应通过地理数据和统计图(表)的分析形式来突破重难点。所以,本节教学设计应该体现两个核心内容:核心知识与核心能力。因而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沿着明暗两条线索来进行:一条是讲人口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条是则是进行图像的地理解读训练。具体做法是:把教学内容梳理成逻辑情境,把逻辑情境转换为问题情境,以图表信息和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注意图图联系,帮助学生从学科角度找到知识间内在关系,对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作用
引入新课
为什么俄罗斯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荒唐法案?
而在中国城乡,到处张贴着“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的标语。中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学生答:
……
因为各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不一样,俄罗斯当前面临人口负增长,而中国面临人口快速增长的问题。
通过教师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引领下文。
知识补充
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金字塔图。
教师讲解
进入新课
活动一:
世界人口增长
人口发展模式图
问题:
图中曲线以及曲线之间的差值反应了人口变化的哪些信息?
图中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中人口增长模式是怎样转变的?为什么回去这样的转变?
不同增长阶段的人口金字塔图
问题:
比较图中金字塔图的差异,并总结其各自的特征?
参照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图,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人口金字塔图和人口增长模式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
“高高低”增长模式在世界人口增长折线图中如何体现?
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两图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仔细看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显性信息,包括: 图名(主要内容)、时间信息(时间点、时间段)、人口绝对数量信息、折线倾斜状态信息,及有关对应信息。
图中隐性信息的读取和分析,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来进行提取。
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组织、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讨论和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承转
在活动一中,我们是从总人口看世界人口增长,下面我们从出生率和死亡率看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
活动二: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看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1.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总人口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困难的地方给予及时的引导,对回答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
承转
人口增长的每一个阶段对应一种人口增长模式。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和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
学生自主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地区分布
小组合作讨论
1.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不同。结合人口增长阶段图和课本图1-1-4,图1-1-5,图1-1-6及相关内容回答:
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那几类?每一类分别开始于什么时期?各有什么特点?并进行列表比较
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
目前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模式
极高
极高
极低
个别国家的原始人群
高低高模式
很高
下降
较高
大部分家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过渡模式
下降
降低
下降
部分发展中国家
三低模式
发达国家
2.阅读课本P8图1-1-8 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图,讨论当今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总结归纳: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明显处于不同的阶段。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自主学习,填表。
该坐标图,学生没有看到过,学生读图困难,所以安排学生合作讨论和共同阅读
教师巡视,检查。针对学生填表中反映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总结,让学生改正错误
组织读图,分析讨论,启发诱导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引导,最后根据学生的会回答情况给予恰当的总结。
案例研究
芬兰人口变动过程
说出芬兰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模式和特点
中国人口变动图资料
说出中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模式和特点
(注意时间)结合当时历史、政治背景,简要分析其社会原因
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和特点简要分析中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仔细看图:
学生自己看图、分析、回答。
看图和阅读资料:
学生阅读完图文之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发言交流。
本环节要特别注意:
读懂图是关键。
课堂小结
世界人口变动呈现持续增长和阶段转折的特点,主要是人口出生率、死亡及自然增长率变化的结果,根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差异,人口增长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由其社会生产力决定。
学生聆听、思考并认同。
对本节知识整体梳理和概括,给学生整体上的认识和价值的提升。
课堂探究
结合人口金字塔图分析:
1.“高低高模式”和“三低模式”各有哪些有利和不利之处?
2.中国人口增长现状的问题有哪些?未来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高低高模式”的有利之处是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不利之处是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给经济、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资源、环境等带来问题,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同时也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三低模式”有利之处是人口数量少社会发展的人口负担不重;不利之处是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福利开支增加、青壮年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2.  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人口质量下降,现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严格控制生育的情况下,人口素质高的城市生育率下降,人口素质低的农村超生,从长期来看可能损害中国的人口素质;二是把人口政策主要归结为控制人口数量,没有把教育列入人口政策。流动人口和剩余劳力问题,这也是中国新的人口问题。城市和农村同时劳力过剩,这是我国人口问题面临的第二个双重挑战。
在今后几十年,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贫困人口脱贫困难、艾滋病及其它传染性疾病滋长蔓延等五大难点将相互叠加。同时还要面对四大压力,即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的压力、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的压力、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的压力、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压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统筹解决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学生参阅《案例研究》,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回答
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
课堂阅读探索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问题:不同国家向“三低模式”转变的途径有哪些(即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有何不同)?
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出生率的下降是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生育意愿的下降,导致出生率的降低,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意愿的改变,另一方面与政府鼓励节育的措施有关。
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出生率居高不下。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和采取强制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降低人口的出生率,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学生阅读,讨论,总结。
教师把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资料课前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理解我国人口政策。
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内容可知,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差异,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途径也不同,当前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
课堂练习
课后探究
查找资料,分析海南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形成原因以及当前面临的人口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2精讲-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逻辑联系
高一地理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
【每日一练】0204 必修2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及转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