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学柱:读书之美//王荣军:读书的“八个妙用”
书是人类无声的朋友。在夜深人静时,在身处他乡时,在孤独寂寞时,品一杯香茗,捧一卷好书,伴着书中散发的淡淡墨香和清清的绿茶香,在灯下细细的读。读到共鸣处,点头赞许;读到精彩处,拍案叫绝;读到感人处,热泪清洒;读到绝妙处,浮想联翩。无闹事之喧器,有书中之繁华。徜徉书中,放松自己,暂时忘却时世的烦恼,与书交流,与书为友。书是我们最博学、最无私、最雅致、最宽容的挚友。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有一句名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这是一代宗师苦读诗书至登峰造极时的感悟,让天下读书人感慨良多。宋朝大学问家朱熹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他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十分精通,开“程朱理学”之先河。其专心、专一和熟读精思,让后人备受启迪和教益。巴金的“回忆式”读书法、老舍的“三结合”式读书法、鲁迅的“随便翻翻”读书法等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不知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同情也思正追寻。”唐宋诗人王贞白当年在千年古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苦读时留下的读书诗,充溢着诗人的灵性与悟性,千百年来,净化着亿万凡夫俗子的心灵。
读书之美,美在积累。南宋诗陆游深明“读书与积累”关系的真理,他在《冬夜读书示事津》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积累,才有一部部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书籍诞生;只有积累,才有书的传咏和文脉的兴旺,才有思想的升华。只有积累,才能以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只有积累,才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厚积薄发,超越自我。
读书之美,美在量变促质变。至今,人们仍铭记着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推动普通教育、培养优秀人才,建设强盛国家”的远大理想。由量变到质变,关键是读书者在人生进程中始终有紧迫感、责任感、负重感和自豪感。日积月累,“博学之、明辨之、慎思之”,终成硕果,才能最终实现量变到质变惊险的一跳。
读书之美,美在温故知新。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可以在书中领略自然美、人文美、哲理美和创新美。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读书之美,美在延伸阅读,美在人类文明史进程中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读书之美,美在超越的精神境界。冲破狭隘经验之篱笆,让心灵拥有广阔的大地是一种衡量生活是否高标超拔的重要尺度。而读书正是一扇开向自由天空的窗户。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会思考的芦苇。是的,人正以他在精神上的高蹈远举给自身的存在定位。读书作为一种精神游历实堪寻梦入醉的情致韵味。一册入手,咫尺之内便可视通万里行心笃八极思接千载悄焉动容,几千年文化成果如清凉甘露滋润心田。如梦如醉的形容实在是不过分。   ?读书之美,美在开阔视野。相对于生活中的边际,读书给我们不着边际的可能,给了我们“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交相参证融会贯通的大美。在不着边际中灵魂反而有了一快栖息之地,找到了一种与人生之短促微妙的抗衡的至大至刚的力量。读书,如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是翘望的姿势,是对遥远目标的迫切。读书之美的核心内涵也许就在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执著中获得延续。(李学柱  湖北)
读书、买书、收藏书是我的一个喜好。随着时间的延伸,逐步体会到,读书至少有“八个妙用”:
一是益智。开卷必有益。一本书,犹如一位诲而不倦的老师在默默而毫无保留地传授着知识、讲解着道理、表述着思想,只要 打开它读上几遍,会感觉像一股甘泉沁人心脾,能冲走一些愚昧、带来一些清澈,能从中找到解开某一问题的钥匙,能从中感悟一点人生哲理,能延长一些知识“短 板”。读书,消费的是时间,收获的是智慧。正因为读书能让人长知识、增学问,所以,爱读书的人眉头总是舒展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是明鉴。书是万花筒,能看到世事变迁、人事更替、冰雪雨露、花开花落。书是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奕奕神采因而自信,更 能照出自己的愚钝愚昧因而谦虚勤奋不敢懈怠。书是静水,能折射思想的平稳、起伏,更能缓冲、调和出健康、平静的心态。书是裁判和教练,能对照、检点自己以 往的工作得失,校正今后的船行航线。书是先哲前贤,能训诫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的宽广胸怀。
三是休闲。繁忙之余,找一本感兴趣的书,一头扎进字里行间,在书中世界漫游,恰似闲庭信步。尤其那墨香和着温馨、清新,扑面而来,让我们物我两忘、超凡脱俗、入静入定、如醉如痴,进入“?闲吟闲咏,闲谈闲唱,闲斟闲酌,人间诸多忙客,唯我独闲”的另一番人生胜境。可以说,读书不受时空限制,是一种低成本、高品位的休闲,是忘掉苦和累、卸下负重感的便捷有效手段。
四是修饰。书中知识如水如肥,只要肯开启这扇营养的大门,心灵之花就会被养育的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心灵美能够带来形象美、增添自然美。“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读书是一种不化装的打扮,是气质上的修饰,是人生品位的提升。
五是排解。书中的知识交织互动、书中的思想冲撞激荡、书中的人物搏弈撕杀,形成一种“气场”,既能启迪益智,又能化煞 排解。因此,忧愁烦恼、心神烦乱时,读读书,转移一下注意力,能够换一种心境;寂寞、孤独或百无聊赖时,读读书,和书中的人、事、理为伴,能增添几分热闹 的情趣;有了苦闷、困惑,读读书,即便牵强附会、望文生义地找答案、找启示、“对号入座”,自己的心情也能够豁然开朗一些。
六是激励。书是他人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常读书,就好比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的远、视野宽,进而激励人志存高远、奋发进取。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一定空闲的,这一空闲的最佳填充剂首推读书。这种形式的填充,能使人精神充盈而不空虚,保持健康向上的人生格调而不意志消沉。
七是养性。我体会,要想好好读书,一要坐得住,不能坐卧不安;二要静心神,不能心浮气躁;三要钻进去,使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思想产生互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上述三条缺一不可。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收敛心神、修身养性的过程,与书画练气、内功练气有异曲同工之妙。
八是净化。总体上讲,书是一种健康的精神食粮。我们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更注重精神消费。掩卷沉思,被书中知识启迪、熏陶、感染、教化的过程,往往就是思想净化、感情升华的过程……
唐代哲学家韩愈有一幅治学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宋代皇帝赵恒也曾诗言: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多挤一些时间,多看几本书,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一定能体会出读书的更多妙用。我愿意与大家就此进一步探讨交流。(王荣军 石家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之美
4条忠告
量变质变
量变到质变
阅读,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每日一练,有没有可能量变引起质变,继续临帖《董美人墓志》0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