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护“隐名合伙”实为枉法
46岁的张继峰是陕西省神木县法院监察室副主任。2005年初他入股神木县孙家岔镇宋家沟煤矿180万元,在连续两年未得到红利后,将煤矿方告上法庭,要求煤矿方给付其1100万元的红利。横山县法院一审判令张法官胜诉。(《华商报》5月23日)
官商不分乃廉政之大敌!官商分家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共识,是社会底线。横山县法院一审认为张继峰夫妇“仍然是宋家沟煤矿的隐名合伙人”,是对社会廉政底线的严重挑衅,开创了用法律手段对处在职业禁止状态下的公职人员的参股经营行为保驾护航的恶劣先例。
按照横山县法院判词,《法官法》《公务员法》并不调整民事活动,张继峰没有违反《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故张继峰民事合同主体成立,合同效力有效。上述逻辑的荒唐性在于,假设此怪论成立,那就意味着不管法官张继峰冒着多大的政策风险搞经营活动,完全可以依自己公民张继峰的身份轻而易举地化解收益的合法性问题,进而使《法官法》《公务员法》诸法中规定的禁止性条款成为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倘若如此,围绕廉政而来的制度性建设岂不真成了绣花枕头?
需要指出的是,本案所涉的陕西横山县和神木县都为煤矿大县,官员参股煤矿在当地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也成了当地廉政建设的重灾区。我们可以设想,一旦公职人员的此等“合法收益”得到法律的尊重和维护,必然带来恶劣的示范效应,结果必然是“错继续犯,钱继续赚”,对法律严肃性、公权公信力构成严重挑战。
本案中,张法官已获得的660万元红利,加上一审而来的1100万元红利,短短5年非法获利将达1760万元。纵然失去公职身份又能伤及张法官几根汗毛?最让人泄气的结局正是:法律的惩罚力度小于违法操作而来的收益,此即所谓违法成本低啊!
如此违法,如此判案,如此获益,岂能服众!岂能避免再有后来人!(高永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隐名股东法律问题
神木法官讨分红案终审败诉 已到手660万红利
陕西神木法官状告煤矿索千万分红胜诉后被免职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大数据报告
于莹 | 民法基本原则与商法漏洞填补
于莹:民法基本原则与商法漏洞填补 | 好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