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务员刷微信,想看什么料
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上班的地铁上,下班的公交车上,午休的茶水间里,晚饭的桌子前—如今,忙碌的现代人挤出来的时间,几乎都被微信所占据。 

  公务员也不例外。微信相关现象甚至还进入了多地公务员招录试题。 “微信时代”,公务员们忙着刷屏,究竟想看什么料? 

  最近,由《解放日报》推出的、主要面向公务员群体的微信公众账号“伴公汀”开展了首次线下活动,多名“粉丝”现场交流刷微信心得。此外,记者也采访了多名公务员。微信上,哪些话题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哪些内容会让他们分享到朋友圈?听听公务员们怎么说— 

  不要鸿篇巨制 只要“干货”集纳 

  微信“粉丝”:王女士(32岁,区级机关主任科员) 

  记:平时看微信,你最想看到的是哪些信息? 

  王:肯定还是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这是公务员和我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关心的信息。比如,我从事的行业跟市政配套相关,每次市里出台相关政策都很想第一时间清楚地掌握,这直接指导我的工作。但是我们了解信息的途径还是相对较少。 

  记:其实这些信息在报纸上、网上都能找到,为何还希望在微信上看到? 

  王:现在报纸推崇深度阅读,刊登的文章不少都很长,有时间静心阅读当然有收获。但对我们来说,最好是有精炼的解释性文字,能够帮助我们做些条分缕析的分析解读。而且一个行业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不同政策,有人能帮助做些整合,对我们来说很实用。比如,整治“四风”,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系列政策,基层工作人员不一定能全部掌握,网上去搜又怕信息不够权威,但在微信公众账号“伴公汀”里,我不仅找到了信息集纳,还看到了系列案例,接下来怎么开展工作就很清楚了。 

  记者采访多名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提到希望能通过微信这一平台获得与工作相关的最新法规、政策信息以及相关的解释分析。特别是人事变动这一在其他受众中相对“冷门”的信息,颇受公务员群体的欢迎。 

  一些公务员坦言,目前正是信息爆炸时代,迫切需要有人帮他们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公务员罗先生告诉记者:“微信公众号的一大好处是可以交流互动,我可以选择那些跟我相关的公众号,希望通过他们的选择推送带给我真正需要的信息。 ” 

  不少公务员也提到,微信文章短小精炼,利用上下班路途或午休时间“比较读得进去”。 

  不要“一门”观点 

  渴望“对话”平台 

  微信“粉丝”:赵先生(37岁,区级机关副处级干部) 

  记:现在不少微信公众账号喜欢分享一些针对社会问题的观点,你喜欢看吗? 

  赵:相比观点,我更喜欢看我所不知道的事实。其实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观点能否得到支持,其实跟自己所处的位置、个人经验偏好等都有关系。尤其是针对一些社会问题,人人都有发言权,很难说谁的观点比谁更高明。我看到一些观点,就算自己特别赞同,我也会提醒自己要更加理性、全面地看待这一问题,因为这个观点也许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此,微信文章最好能提供全面的事实,这样更有利于大家判断。 

  记:如果针对同一个问题集合各方观点,你会觉得有价值吗? 

  赵:也许这是比单一呈现一方观点好一些的方式,但我更希望微信公众号真的具有“公众”功能,通过各方意见、特别是各方当事人意见的交锋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我们工作中碰到的很多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比如“黑车”治理,涉及非常多的部门:非法营运是交通部门管的,“黑车”违法盗抢、乱停车则是公安部门管的……到底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不同的单位又有不同的说法,就算同一个单位的不同业务部门,有时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微信公众号能通过互动汇集这些观点,甚至形成线下“圆桌论坛”,这就比单纯地分享一个观点更有意思。 

  非法营运、群租房、轨道交通上乞讨……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正是困扰政府部门的治理难题,也是不少政府工作人员希望寻求解决的问题。但是,不少公务员坦言,各部门之间、特别是不同部门的基层公务员之间,能够“对话”的机会其实并不是很多。而面对微信公众账号中传播的这些文章,他们往往有最真切的话想要说。有公务员提出:“微信公众号能吸引一类人群,既降低了发表观点的门槛,又提高了这些观点的能见度,应该发挥好这种互动、聚合的作用。 ” 

  不要“心灵鸡汤” 

  期待更接“地气” 

  微信“粉丝”:杨女士(36岁,街道干部) 

  记:有人说朋友圈分为几类人,晒孩子的,卖东西的,还有就是晒“心灵鸡汤”的。你爱看什么,反感什么? 

  杨:爱看的说不上来,但我最反感的是“心灵鸡汤”。我的工作中能接触到很多正能量和负能量的故事,跟这些真实的故事一比,微信上传的“心灵鸡汤”虚无缥缈,特别矫情。我的工作中能看到那些真实的感动和真实的痛苦,相比之下我更希望看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用时髦的话就是要接“地气”。 

  记:为什么你特别强调微信上的故事要接“地气”? 

  杨:因为跟报纸、电视这些“高大上”的媒体相比,微信其实是一个很平民化的沟通交流工具,我最早用微信其实是为了省电话费。而平民化的工具更需要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白描也好,吐槽也罢,要更食 “人间烟火”。“心灵鸡汤”那样的文章,读着像隔了一层雾,不真实。对于我们这些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来说,很难被打动—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在“微信时代”尤为重要。 

  记:有些人分享“心灵鸡汤”,你更愿意分享怎样的文章? 

  杨:前一阵我看到一些针对公务员的微信账号发表了一些基层公务员吐苦水的文章,真的跟我的情况很像,我立即就分享到了朋友圈,也是希望朋友们看看我真实的生存状态,不然聚一起他们就说:“还是你有福气”、“你们待遇好”。 

  记者采访中,不少人都提到接“地气”这个词。一位公务员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微信引发了公务员收入高低之争,有人评论说公务员 “矫情”、“得了便宜卖乖”等。 “与其四处留言辩解说我的生活真的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好,不如分享一些跟我差不多的故事让他们看看。 ”这位公务员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伴公汀”关于“法官为何出走”和“年轻干部下基层”的文章:“写文章的人肯定 "有内线",反映了我们的生活。 ” 

  不要“路边社”消息 

  信源最好“顶天立地” 

  微信“粉丝”:姚先生(38岁,市级机关工作人员) 

  记:前两天微信里说“街边假军人兜售的望远镜会跳出一根刺弄瞎人眼睛”,你相信吗? 

  姚:家里人还问我真假呢,这是“老掉牙”的谣言。我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辟谣文章,并特别注明了文章的权威出处。 

  记:为什么分享文章这么谨慎? 

  姚:因为公务员身份啊,朋友圈里有老同学、有师长,觉得我是“政府的”,说了什么总归是真的。所以不管是实用信息还是重要新闻,我都得看出处。 

  记:你挑选微信公众号的标准是什么? 

  姚:政府部门的微信号是一类,但我个人更青睐一些“顶天立地”的公众号,比如一些权威媒体做的公众号,信源渠道比较权威,又跟社会结合得比较紧。而且很多微信号的针对性比综合性媒体更强,有些就是针对公务员的,信息有效性很强。 

  “半官方半民间”是不少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国企员工选择微信公众号的标准。一名公务员坦言,平时工作中阅读文件较多,已经了解了基础信息,但对于那些文件中没有明确的信息,希望能借助这些微信推出的文章搞清楚:“有时我对文件中的一些提法有疑问,还会询问那些比较权威的微信号。 ” 

  还有些基层公务员则表示,高品质的微信公众账号背后往往有一支“靠谱”的团队,提供的很多政务信息恰恰是自己平时工作中有接触但未完全了解到的,能起到拾遗补缺的效果:“既不是那种没来源的离谱瞎猜,又确实是我工作中所不了解的,这样的微信公众号我很喜欢。 ” 

  扫二维码加“伴公汀”微信 

  “伴公汀”是一个时政记者部落。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官员、基层公务员和专家朋友。从时事政情、政策发布,到公务员关心的话题和爱好,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伴公汀专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你两招:如何做微信O2O营销 一招毙命
半年涨粉80万,多条视频播放破亿,这个90后怎么做视频号?
农场庄园运营管理36计 | 之5:“休闲农庄”如何用微信进行服务
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微博微信差异
从未写过10w+广告文案策划,我很失败吗?
现在还值得做新媒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