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下阅读和写作中的分化与重组

当下阅读和写作中的分化与重组


日期:2010-07-01 作者:雷达 来源:文汇报
                     

    ■雷达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的写作像我们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纷繁复杂、困难重重而又机遇四现。网络、影视等新型媒体的革命性普及,像魔术一般改变了一切。同样,书写的“爆炸”、更新的频繁,以及与世界同步的信息化,使得阅读过程也变得快捷、复杂,分化化,直至难以辨析。倘若要分析当下文学的阅读和写作状态,必须要研究这种复杂的写作和阅读中的分化现象。
    
专业读者、大众读者和网络读者彼此隔膜
    
    我曾指出过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分化问题,各类阅读群体现在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各自并存,于是出现了专业读者、大众读者和网络读者之间的隔膜-------主要是专业读者与后二者之间的隔膜。这种情况已有好几年了,近年来尤盛。网络文学,青春文学,类型化文学,吸引了大量青年读者;类型化创作不但在网上也在图书市场上相当强势,比如悬疑,推理,玄幻,盗墓,穿越,新史话等等,皆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在跟踪和消费;而“青春写作”的发行量,更是不可思议。据说,郭敬明的《小时代2.0》号称“限量发行”,七天内120万册一扫而光。据深圳书城介绍,他们进的七万册在三天内即销空。有趣的是,关于这部书本身却几乎无人提及,目前尚无认真研读和评说,看来“粉丝”们主要是出于对心中偶像的明星式的崇拜,而不是冲着对这部作品的喜爱而来。也许,这就是网络时代和消费时代特有的粉丝化情景吧。当然其中也有好作品。但我认为,总体上看,这种现象在科技手段上是进步了,在媒体传输甚至文明程度上是提高了,但是在文化精神和文学深度上并没有什么进步,甚至被消解了。主要的问题是,快感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心灵阅读,消费性、游戏性的阅读取代了审美阅读,而且所占份额过大。于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更趋边缘化了。对传统文学来说,怎样增强自身魅力,扩大对当今青年读者的吸引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今天是一个泛文化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
    
    这一切并不奇怪,仅就阅读的流行倾向而言,今天是一个泛文化的时代,而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1980年代才是文学的时代。今天,从学理的层面看,文学与文化的关系较前显得更为密切。此前的文学和文化虽有关联,但从本质上看,文学便是文学,文化便是文化,它们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新世纪文学表现出来的多元化,和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多重影响有关,这使得新世纪文学的文化因素愈来愈多,出现了一些作家向学者化转变的迹象,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同时登场,前者拥有的读者量往往并不比后者差多少。但这只是一方面的情形。从市场消费的层面看,现在最受欢迎的是泛文化类的书籍,一般必须具备大众文化的趣味和品质。现在大众读者最感兴趣的,是时政权谋、理财股票、实用技术、养生美容、励志处世,宗教俗说,国学鸡汤,名人传记,奇闻异事,新历史叙述等等,像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造出的。对于文学来说,题材集中在官场、职场、情场、青春、校园、谍战、性爱、惊险、动物等类上了。网络读者的阅读兴趣与纯文学的距离拉得更大了。
    
文学已经由以作家为主转向了以读者为主,由以社会意义为主转向了以市场信息和有无娱乐化卖点为主
    
    市场运作带来的最大后果是直接摇撼了传统文学的独尊地位。文学已经由以作家为主转向了以读者为主,由以社会意义为主转向了以市场信息和有无娱乐化卖点为主。在传统文学里,文学期刊基本相当于整个文坛。一个作者能否跃上文坛,得到公认,在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并在选刊上得以转载--能获奖就更好,几乎成为华山一条路。但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一些作者可以绕开刊物,经出版运作直接出书。过去是,不在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有影响的作品,积聚相当的知名度,是很难出书的,故有“一本书主义”;现在,有人已出版了好多部长篇小说,却还很难在优秀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一部中篇或短篇小说。现在出版行业基本市场化了,印数和码洋是最要紧的,民间出版经纪人介入出版行业,更强化了市场运作与媒体炒作的力度。曾几何时,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变成了书市上的宠儿,像80后作家,自由撰稿人,非职业作家,大都是通过图书出版施展其才华的,现已形成了以长篇小说和大众读物为主体的出版市场。这从一些刊物办长篇选刊、增刊,效益总是可观可以看得出来。
    
    新型传媒和传统出版方式共同构成了人们谈论较多的三足鼎立格局。这种格局表面丰繁而内质贫乏。我常常在想,由各地作协和大的出版团体主办的各种纯文学期刊其实对整体的审美水平至关重要。先锋文学的某些弱点常常为人所诟病,而我却为现在见不到先锋的踪影感到遗憾。但是要看到,好的文学期刊所发表的中短篇作品,往往融注着最新的艺术信息,代表了最新的审美追求,其市场化因素,或者说媚俗的因素相对比较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刊物的订数基本稳定住了,想变也难,有一定的保障,对作者而言,就好像前面有一道防波堤,不必直接与市场赤裸裸地面对面地博弈。所以,一些作家曾向我表示,他给刊物写作,与给市场写书时心态不同,他不必过多地考虑“卖点”,相对可以专注于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这心态可能是真实的。这一点会不会给我们带来某种重要的启发?
    
一个民族的文学必须有它的审美高度和精神高度
    
    在我看来,不管大众文化阅读如何汪洋大海,一个民族的文学必须有它的审美高度和精神高度,哪怕它体现在很少量的作品中。在通常所说的纯文学领域,如何大力创新以适应媒体化时代的读者,以其原创性,深刻性,切中当代社会的精神,直指人心,征服人心,就变得非常紧要。目前传统文学中数量与质量不平衡的矛盾仍非常突出。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去年登记注册的长篇小说的出版总量是3000部(不包括网络长篇),这让人难以置信,不幸却是事实。可是,真正能够进入读者阅读生活的,成为话题的作品又有多少?所以,文学界需要维护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作品,需要大力扶植和引导具有鲜明深厚的正面精神价值的作品。这样才能在热闹的图书市场中,树起精神的标高和塔尖,否则会被一些表面的繁嚣所遮蔽。
    
    新的文学环境和传播机制使得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队伍的构成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体看来,新世纪的作家构成主要有四部分,他们是:传统型作家;网络作家;80后、90后青春作家;自由撰稿人式的草根作家或非职业作家。虽然文学环境产生了极大变化,但传统意义上的几代作家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阵地,他们无论从创作到出版发表,都沿着传统文学的路子前行并有所开拓。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评出去年“当代长篇小说奖”,评出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莫言的《蛙》、阿来的《格萨尔王》、苏童的《河岸》、张翎的《金山》共五部。应该说,大体上公正。这些实力派作家已经够努力,各有各的审美亮点,但是,倘若以发行量和在读者中的覆盖面而言,那又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几叶扁舟。
    
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创作大平台
    
    据资料显示,网络写作的受众人群超过了5000万,作者达到了10万人。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潮。不论你认可与否,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的一个创作大平台,除了上述专业作家之外,还有大量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借助网络平台,或建立自己的写作基地、文学网站,或参与一些门户网站的征文竞赛,成为知名写手,造成一定影响后,转而出书,由网上走到网下,成为流行文学和时尚写作的新秀。网络作家在新世纪以来显得异常活跃,从世纪之交的涂鸦、沙子到后来的痞子蔡、李寻欢、安妮宝贝、慕容雪村、竹影青瞳、宁财神等,再到近两年走红的血红、随波逐流、天蝎龙少、唐家三少、辰东、我吃西红柿等,均以网络为阵地拥有自己的读者群。比如,我吃西红柿的作品《星辰变》在起点网站排名前列,并被改编成网络游戏,甚至要被拍成电影。近几年,每到年底就有人对这些网络作家的收入进行排名,大家似乎并不关注这些网络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学成就,而是更关注他们的钱袋子。
    
    在网络写作中,有一个现象格外值得关注和研究,这就是博客的写作。新世纪之初,木子美将她的性爱随笔以博客的形式发表在博客中国网站上,一夜之间点击量过了10万,网站几近瘫痪。在那时,10万点击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木子美现象使博客写作突然间兴盛起来,天涯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纷纷开设博客频道,尤其是新浪网以其央视一般的影响力和推出名人博客的策划效应使博客在2005年底和2006年前后,以排山倒海的声势影响着网络写作。我记得,余华、池莉、徐坤等是最早探入网络博客写作的传统作家,但很快就被明星或更多大众消费化写作淹没了。这似乎是一次非正式的检阅。那时很多传统型的作家都开了博客,结果访问量与其想象的读者量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一些作家在被网络嘲弄之后宣传关闭博客。而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等则一直坚持写作。在评论家里面,谢有顺、解宝璋的博客的访问量也很高。就连我这个以前很少上网的人也被忽悠着开了博客,且常常写了博客而不去投稿。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后来我发现,抱着我这种写作心态的人比比皆是。为什么?因为博客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即时互动性。你刚刚发了博客文章,过一会儿就立即有读者评论,赞扬也罢,批评也罢,嘲讽也罢,你的文章有了新闻般的时效性。你发现你的文章落到了实处。在这种及时评论中,你会重新思考你的观点和表述方式,你甚至可能会推翻原有的某些观点。这种互动的方式也常常激发人的灵感,另一篇文章的初稿便在碰撞中应运而生。过去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久久没有人提及,在网络面前,报纸和杂志反而变成了一种虚拟的存在。现在,中国的博客人数据说已过亿,其中一人开数个博客都是常有的事。许多写作新秀视博客为命根子,他们在博客上不断更新文章,纸媒编辑常常直接阅读博客来选稿。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通过博客炒作自己。韩白之争、赵丽华事件、裸诵事件、文学是否活着之争,都曾轰动一时。现在,博客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媒体”,网络或传统媒体都在博客上寻找新闻点。博客的兴盛大大改变了写作与阅读的关系。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写作者,而所有写作的人也同时变成了读者。写作再也不是过去少数人专有的权利,而成为多数人书写自我、展示自我甚至自我拯救的一种生活方式。当然,阅读也就变得更为复杂。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种泛化的写作会将文学引向何处。但是,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的是,文学的写作和阅读正在被网络悄悄地改变着,而真正严肃的经得起考验且能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学也将有望在这样一种汪洋大海上诞生。
    
80后、90后作家日益成为新世纪作者的重要构成部分
    
    80后、90后作家日益成为新世纪作者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世纪十年的中国文学中,表现青春、成长主题的,大多出自非常年轻的作家之手。在市场化日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之下,80后作家一出现,其写作理念和对象都迥异于前代作家,并以惊人的市场业绩和全新的文学特征改变了传统文坛的状况。一般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愿再承担传统作家的文化责任,不愿担负文学以往的启蒙重任,他们更关注的是人的现实的体验和即时性的消费。由于他们大都有着在城市出身和生活的背景,在中国,他们是与都市同时“长大”的一代。我一直在想,传统文坛为什么久久不肯承认80后、90后作家所创作的文学属于正统文学的一部分,始终将其与大众阅读和消费文学联系在一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似乎是,80后、90后的旗帜性人物韩寒、郭敬明始终像明星一样活动着,他们在文本创新和写作的深度方面还始终没有一个让大家公认的代表性文本出现。虽然韩寒在一些社会事件与文化批评中保持了传统文人与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智慧和才气,但韩寒毕竟还没有拿出令读者和批评者们信服的严肃文学作品来。打个比方,这有点像当年张恨水一手写大家爱读的言情小说,一手写仗义执言,批评时弊的时评,于是,文坛在看重张恨水的同时,还是将其小说纳入到流行小说的行列。应看到,80后、90后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与市场紧密相连,不愿意有半点儿脱节。张爱玲那句“成名要趁早”的话已经成为时下众多年轻写作者的座右铭。当80后还在张扬自己的青春时,90后已迫不及待地登场了。这就使得他们的文学始终与消费共谋。在与市场的共谋中,文学不免失去探索人性、批判社会、追问存在的独立品格和精神。
    
80后、90后在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经典阅读缺失
    
    与80后、90后甚至新世纪出生的小读者相对应的阅读,也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改变。最近几年,媒体或一些大学研究者发布过一些调查和研究结果,认为现在的80后、90后在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经典阅读缺失现象,但是,必须看到,他们没有看过《堂·吉诃德》,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知道堂·吉诃德。他们阅读的大多不是原典,而是被改编过的动画片或绘画本。因为“看”正在取代“读”,这种现象在这代人身上更为明显。动画片制作队伍的剧增和电视、网络特有的功效,使一切都变成快餐了。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等都成了可以坐下来看或听的快餐,不再是过去坐下来慢慢品味的美餐。也许没有一个90后完整地阅读过《西游记》,但是他们对《西游记》却了如指掌,还有成年人根本不懂的游戏。一些文化公司将一些大家熟悉的、情节吸引人的文学作品纷纷做成游戏,青少年在游戏中不但熟悉了作品的全部内容,而且在虚拟场景中体验了一把。这种体验是传统的中老年读者所永远不会有的感受。
    
文学已经成为所有受过教育且能操持文字的人的一种权利
    
    当然,无论是自发地毫无功利地写博客也罢,还是带着功利性的文学创作也罢,都在说明一点:文学活着,而且活得更有生机,更深入人心,更大众化了,它成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需求。它不再是过去少数知识分子心系天下,为圣人立言的崇高行为,也不再是少数文人抒发个人情志以至排遣牢骚的一种艺术行为,它已经成为所有受过教育且能操持文字的人的一种权利。这样一种分化使得文学写作似乎变成了日常行为,使严肃文学的辨析成为一件更加艰难的事。在那些业余的大众写作中,并不全是流行型写作;而那些专业的写作者,也可能恰恰从事着流行性的写作。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文学便有了非凡的意义,我们也大可不必再为文学是否活着担心。
    
    事实上,在最初的写作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情感或爱好的需要,其写作是非职业化的,创作时也没有多少面向市场的打算,只是写出他们刻骨铭心的生活和情感。这恰恰是一种严肃的创作。最近,六六的《蜗居》,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周述恒的《中国式民工》,以及纪实文学《蚁族》等的出现,被认为是“对苍白,沉闷文坛的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它们都有从内部而非从外部,从切肤之痛而非无病呻吟,从自身或从身边写起的特点,它们是有灵魂的痛感的。许多出版人并不隐讳地表示,“他们现在把文学的希望寄托在文学的圈外”。于是,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写作中产生了重要的作品或具有开创性的文本。之后,成功者们便会走上专业创作的道路,但同时也走上了功利性的创作道路。事情往往如此。
    
    我所强调的功利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学带来的利益的功利性,一个是在纯文学探索方面的功利性。我们更应该支持和强调后者。过去,虽然潜在的文学创作者比比皆是,就像20世纪80年代那样有一阵子人人都在写诗一样,但是真正浮出水面的作者是很少的,于是,很多潜在的写作者在被杂志或出版社拒之门外后就基本上心灰意冷了,而现在,所有潜水的作者都有可能浮出水面,且有不少已经在上浮,因为现在这些潜水者们拥有了过去同行们不可能有的网络。通过网络,他们可以制造新闻事件,可以邀请知名作家、批评家或编辑来欣赏他的写作,很多写作者包括一些专业的写作者,如诗人、学者,他们在拥有了网络、博客后,慢慢拥有了固定的读者群,而他自己也是这个群体固定的读者。他们深知自己的诗歌、学术随笔等不会拥有太多的读者,所以他们自给自足,以此为乐。这样一种写作在今天的诗人群、学者群和大学的文学社以及民间文学社群中随处可见。
    
    以上就是我对当下中国作家的主要构成情况的一种观察。问题在于,这几个部分的人,究竟是各自互不相涉地呈自在状态,还是互动互渗,形成为一个共同的现时代文学的多层次的作家整体?这里有没有审美的主导性力量,足以影响整个文坛的审美趋势和思想艺术走向?这里,并无要求各类作家,在思想、审美上统一化的意思,而是谁来引领和体现我们时代的文学最前卫的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呢?也就是说,谁来做塔尖——任何民族都是以相对纯粹的艺术精品作为时代的文学的标尺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作练习课丨为好读者提供一个好故事
【文化视点】魏锋纪实文学写作的个性特征
写作笔记:人云亦云及其他
如何才能写的一手好文章?
[随笔]消耗(外二篇)
文学概论复习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