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我见
2015-03-14 09:59 来源:重庆日报  我有话说
2015-03-14 09:59:30来源:重庆日报作者:责任编辑:王锦宝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易宪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也是近年来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该战略如何实施,如何落实,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相关阐述。任何创新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动力或引擎,如蒸汽机、电灯、飞机、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每一次产品的创新都会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革命,也都会引发整个社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所在。

  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意概念,也不仅是一个新仪器的发明或一个新市场的开发,而是所有这些事物以一种整合方式共同行为的过程。创新既包括重大理论上的突破,也包括由技术革命的出现,及由此引发的经济上、社会上、人的观念意识中、行为方式上的重大革命。比如说,为了全面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把自主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提高劳动力素质、人才培养、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有跨越式发展,这样才可能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中国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位置,这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有关。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这多是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取得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得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增长转变,就得由能源资源消耗型经济向创新知识经济转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并非是一个战略规划、一项政策、一个指导意见,或某些资源的大量投入就能一蹴而就的。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经验可以看到,国家对自然科学投入较大,国外的科学与技术引进不少,对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也功不可没,但这些成就多是以引入、模仿与介绍为主,而原创性的成果较少。国人创新能力差,其原因或许并不在于资质、投入等方面,而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及自主创新的机制不足。

  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下,以分数高低为标准,严重抑制了孩子创新能力的发挥。中国科研机构运行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因此,增强国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从国内科研体制改革入手,就得从国内教育制度重大改革入手,没有科研与教育制度改革,要全面增强国人自主创新能力就会很难。

  我们应该更注重的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与技术,这些科学技术是模仿还是创新,哪一种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如果中国的劳动密集优势不改变,如果中国的经济在短期内不能够与发达国家齐驾并驱,如果中国的制度安排没有个人自主创新的条件与土壤,那么要达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当前中国要现实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战略,就得从基础性环节入手,就得从基础教育、科研体制重大改革、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入手,为中国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与环境。这样才能形成创新的条件、环境及制度,让每一个人的创新火花爆发出来,并由此引发出中国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新等创新大潮。

[责任编辑:王锦宝]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对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解
时评:创新还是发展的“火车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