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瞭望智库:涵养中国制造文明

  面对多种矛盾并存、多重形态交织的现状,“中国制造”依然在全球格局中占据主动位置——这是研究员日前在沪、浙、闽等制造业大省采访了百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之路会是一片坦途。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当前中国产品廉价低质形象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现象仍然存在。

  在受访人士看来,这些问题戳中了“中国制造”的痛点——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许多困扰,都与工业精神和制造文明的缺失相关。

  采访中,管理学者汪中求直言,“在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中,中国人走得过于匆忙,对工业化中至关重要的工业精神没能足够重视。”IFC国际金融投资主管谭祖愈也认为,西方工业社会的重要推动力是它的工业文明,而中国目前还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工业文明。

  “从'将就'到'讲究',这是中国企业打造百年老店必须要迈的一道坎。”不少受访人士呼吁,伴随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加快转变,提炼中国制造的文化精髓,涵养中国特色的制造文明,成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国迈向强国的当务之急。

  制造业呼唤价值与精神重塑

  “中国制造”与世界先进水平究竟差在哪?在企业界看来,除了技术、质量、品牌等有形因素,一些无形的压力更让他们深受困扰。

  首先,“流动”的工匠无法支撑“铁打”的企业。“春节前,一些农民工要求提早回家乡,导致一批鞋延期交货,损失9万元。春节后,月工资从去年2400元提高到2600元,200多工人也只回来1/3,其他都得重新招聘。”在福建晋江市采访时,盈广公司总经理张雪松一个劲地诉苦:“有一句俗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对企业而言,出现这种现象可是个大麻烦。”

  对此,福建凤竹纺织公司董事长陈澄清深有感触,“晋江外来务工人员有100多万,很多农民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连稳定的生产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不同以前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八级工、九级工很受社会崇拜。如今,一线技工地位早已难比当年。”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宇提醒到,如何培养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愿意投身制造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各界加倍重视。

  其次,“赚快钱”的理念无法打造百年老店。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公司开创氮化镓应用新局面,引领我国半导体工业迈向第三代,但公司董事长张乃千却并不“开心”。

  “我回国创业八年,亲戚朋友经常问我挣了多少钱了。在他们看来,只有钱挣得多才算是成功。”张乃千认为,打造百年老店需要专注和深耕,但很多企业认为赚钱最重要,房地产热、互联网热、股市热让大量资金“脱实向虚”,不利于制造业健康发展。

  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总经理王琦也认为:“许多企业总是想做大,而不是做精做专,把‘转行’当‘转型’,这种思维怎能做强制造业?”

  再者,“廉价低质”形象期待得到根本改变。采访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中国制造创造了“物美价廉”的传奇,但粗暴山寨、抄袭模仿使中国产品背上了“廉价低质”的名声,既影响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定位和看法,也使国内消费者对本土品牌信心不足。今年初中国消费者赴日抢购马桶盖一事,正戳中了中国制造的痛点。

  西电集团党委书记陈元魁、西安三花良治电器公司总经理马悦等人认为,从高铁、电气设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到华为、中兴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再到格力、海尔为代表的家电品牌,中国制造正从“代工+低价”的模式向"核心技术、人性设计、品牌打造"的模式切换。在这一过程中,重塑中国制造的价值和精神显得尤为紧迫。

[责任编辑: 廖国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中国山寨看德国制造—做百年老店
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已开始编制
2023-9月丨先进制造业热榜发布,精华速览!
附下载链接!《灯塔工厂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布
董景辰:论中国智能制造的三个基本范式
中国制造如何在“工业4.0”时代不掉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