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除“制度休眠”现象(1)

消除“制度休眠”现象

2016-01-18 09:23 来源:学习时报  我有话说
2016-01-18 09:23:26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云南省楚雄州委党校副校长 李志昌

  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执行制度,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制度的基本作用是规范、约束、激励人的社会行为,这种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切实执行制度。制度再好,不认真切实执行,对人们的行为不产生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在制度建设中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现象,就是对制定制度这个环节是重视的,但是制度制定出来之后,发了文件、开了动员会,过后就不认真执行实施,使得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切实执行,一些制度成为“写在文件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东西,没有体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中没有产生实际效果。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造成问题积压、后果严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为了解决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不少制度,而另一方面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根本原因就是“重制定、轻执行”,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但不切实执行。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制度制定出来后,问题不会自然解决,关键是要切实执行制度。“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是相互联系的,但不是一回事。在制度建设中,制定制度是基础,执行制度是关键。人们常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再多、再好,不严格执行,不会有什么效果。“有制度不执行”这种现象也可以叫做“制度休眠”。不断制定制度,又不认真严格执行制度,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决不了,只会导致问题积压、后果严重。

  严重削弱人们的制度意识。培养制度意识,首先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更要在执行制度、遵循制度的实践中来培养,养成自觉的制度行为模式。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的制度意识来源于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来自于严格执行制度,使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制定了制度,但不严格执行,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不纠正,这种现象经常化、普遍化,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就会在人们的心目中动摇甚至丧失,严重削弱人们的制度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制度规定变成了纸老虎、稻草人,原因就是不严格执行制度、不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一些制度、纪律出台的时候,人们在认识上是重视的、心理上是尊重的,也是愿意遵守的,但过一段时间,看到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违反制度的行为没有严肃查处,就不把制度当回事了,不尊重制度的心理就会产生,不遵守制度的行为就会增多,制度就成了纸老虎、稻草人。

  浪费大量社会资源。有人说“制定制度大张旗鼓,执行制度偃旗息鼓,白费功夫,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种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调查研究、征求意见、设计论证等等,需要投入大量社会资源,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制定了制度不执行,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这些资源就白白浪费了。

[责任编辑:李贝]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3 style="color: rgb(0, 0, 0);">消除“制度悖谬”</h3>
人类的性行为有哪些特征
人类性行为的特征
莫让制度“空、虚、疲、软”
【管理视界】教你如何设计制度
人为何要编鬼来吓自己?心理学解析六大鬼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