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海平博士分享融合那些事儿

第一块是融合前准备工作记录的合理时间。

第二块是学业推进和能力干预之间的时间管理。

第三块融合教育中干预框架的建立。

第四块如何处理入学后复杂多样的问题行为。

主要针对我们进入学龄期或者即将进入学龄期的家庭,按照时间顺序从入学前到融合过程中会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注意的地方。王老师通过这段时间进行梳理,那么今天晚上就这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和介绍。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一、王老师开场白


1、掩盖事实,只会负向循环,正面引导孩子,否则问题积累会毁了孩子。

2.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学会的也是打,以后所有问题用打来解决。这个好可怕,自己有时候生气也会拍他几下出气,以后真的要注意)

我想了想asd儿童的融合,我会想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当中又有着难上加难的问题。也许很多时候,有些家长在没有进入学校融合的时候还没有这样清晰的感受。

但是在看了那么多的家庭那么多的人的经历和过程之后我的这种感受会更加的清晰,这些困难往往是从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的时候就真正开始了,当然我们针对的是融合,这样的主题,那进入到普小的时候会加剧,进入到初中的时候,这些问题会得到升华,注意这个升华是带引号的。

所以我在全国各地都有着很多很多的跟进个案。这些个案少则半年,多则几年甚至更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清晰地看到了刚才我说的就是面对融合困难,很多人往往盯住的是进入小学以后,但事实上。融合的困难,其实从幼儿园之前就开始了,而且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他是不断的在升级的,那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难度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到了初中阶段的时候难度就变成了一个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变得非常难,是不是说初中的环境太差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是从一开始的时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累加上去的。

这里面呢,就会有两个负向循环在里面。一个是掩盖事实。那说掩盖事实也好说,有的时候有些家长有一点自欺欺人也好,那这是第一个互相循环,这个互相循环会导致非常恶劣和非常不好的后果。

那可能大家在各个群当中。都会认识很多的家长认识很多的人,然后大家在认识之后就会发现,不幸的家庭简直太多太多了。但是事实上在我日常的这样子的咨询指导和干预中,我会了解到,事实上进入我们这些群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学习的家长,只是这个谱系群体当中的一小部分。

还有着很多很多的孩子,没有走出来,没有去医院没有去机构做干预,家长只是不断的在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着去应对孩子或者是说他们自己不断的去调节自己,然后去适应孩子。这样子的家庭,其实大有人在,而且非常非常的多。

所以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类恶性循环啊,那也就是说,这些孩子从一开始的时候家长没有带孩子去诊断,然后去接受干预并不是说这些孩子的问题不明显,而是说家长他的内心当中也意识到了孩子的一些特殊性,但是他不能够走出自己去面对这个事实,去带着孩子去干预。所以他们就这样拖着拽着把孩子往上带,但是越往后带的时候越发现困难特别特别的大。于是带到实在带不动的时候,问题已经爆发的比较严重的时候他们这个时候再来选择求助。

她在这种情况下呢,接受求助。往往就非常非常的迟了。

比如说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是在前一段时间。我见过的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那这个孩子当时是十一岁一个男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五年级。但是他出现的情况,是在学校里面打老师。然后呢,拒绝写作业,或者是当家长让她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老是让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有一个大的情绪爆发。她情绪爆发之后的表现就是摔东西砸东西和打人。所以家长并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孩子。让他来求助的时候,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很明显明确的就判断告诉他这个孩子是一个。阿斯伯格,这样的一个孩子,那这个孩子其实。当我说出来这个孩子可能从小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每一个阶段他发生过哪些问题,哪些表现的时候家长当时很震惊,他们告诉我这个孩子在每一个阶段的确出现了您说过的这些问题。但是家长在小的时候没有对这个孩子进行。即使有效的干预啊,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所以这个孩子走到了今天的时候。但我跟着个孩子互动的时候,这个孩子。很快就表现了出他现在的这些特质他的眼睛发直。然后当他看到我的时候,他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用手做了一个骂人的,这样的一个手势。然后紧接着当妈妈跟他说了一句话,他不太爱听的时候,他马上就急了,急了以后就拿手狠狠的抽在了他妈妈的脸上。然后当时他妈妈的嘴角就有点流血,然后紧接着她用脚去踹他的妈妈。在紧接着他就把一个垃圾桶扔。如果想我的头往我这边扔来,所以就爆发了,比较大的这种攻击性行为。这个孩子。根据我的判断这个孩子他现在的情况,其实应该已经是一个精神分裂症,这样的一个情况了。然后除此之外呢,她也有着就是。他的情绪问题,还有她现在的这些情况。是很难借助我们日常用的这些方法去得到干预的。所以当时我马上就给他进行了转诊把它转到了安定医院。

这个例子呢就是发生之后,我那天其实心情确实是蛮受这件事情影响的。因为这是一个他在一天的时间内可以看十几本非常厚的书,而且这些内容记得很清楚,而且他对于军事历史题材的这些东西,学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非常快的一个孩子。但是,也就是说他有些倾向于学者症候群,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却从小的时候,由于家长的逃避,家长他不能够去面对这个事实,而让这个孩子耽误了。走到今天,他已经十一岁了,他在这些年当中他积攒下来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点一点地在他的生活当中累积。有原发性的问题,比如说这个孩子的社交问题,他的思维偏差问题。还有这个孩子他自己有着比较严重的构音障碍,所以他不和别人交流。然后呢,他还由于他的思维偏差,还有他的这种控制力的不足多动的这些问题,导致了很多次生性问题。所以积累到今天环境和家庭还有他之间不断的在进行,这种负向的互相循环的互动。对于今天的时候这个孩子,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了。我们只能把他选择介入到专门的这样子的这种精神问题的医院去,应对他现在爆发出来的这种躁狂状态,这种精神分裂的这种状态。

所以我想说,很多时候这些问题不是今天出现的,是一步一步累积起来的。越往后面累积这些问题越大,所以才会出现我刚才说的,对于融合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到高到初中甚至到高中大学,如果每一个阶段我们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和应对,甚至像这样的家长干脆就选择掩耳盗铃或者是逃避,那么到最后孩子的情况。我们真的很难去应对很难去面对,特别是当家里管不住孩子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他的时候,还是用这种打骂的方式,那就会让这个问题更加的加剧,这个孩子就是一个长期家长不会管他的时候用打的方式对应应对的一个孩子。所以这个孩子等他表现出这种难以控制的很亢奋的状态,还有这种很躁狂的状态的时候,他也会用打去传递出去。

那我们再来说第二个负向循环,第二个负向循环是什么呢?是到了什么样的阶段就应该努力去应对什么阶段的事儿,这也是我想说的,为什么从幼儿园到初中到小学到初中融合的难度越来越大,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是这样的。就是因为有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家长到了这个阶段,然后我去应对这个阶段的事儿,我到了下一个阶段,再去应对下一个阶段的事情。这种情况可能对于我们常规的想法来说是对的,就是往往我们在和人聊天儿的时候,特别是和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聊天的时候他们会告诉我们说。我们应该是到了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的事儿,这是一个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对于融合来说是不恰当的。对于融合来说我特别希望大家记住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第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未雨绸缪。提到未雨绸缪,就会引出,今天我要说的第一个话题。

 

二、王老师第一个话题


第一个话题是融合前的准备到底什么时间的介入是一个合理的或者是一个正确的时间。


但是常生活中呢,有很多找我咨询和指导的家长。联系我的时候,他会说王老师。明年孩子上小学,我们打算明年的时候要一定要找您,拜托您一定要抽时间去见见我们那这是一种说法,还有的时候家长会说王老师孩子明年入学了,我很想找您帮助看一看指导指导,但是在临近的时候呢,他又会跟我说,王老师,我想了想,还是明年再找您,因为还有这么长的时间,我想抓时间把孩子的能力,赶紧练一练。然后现在呢觉得还不是找您最恰当的时候。所以当听到这些家长这样说的时候,如果我的时间方便的时候我会劝她们早点儿来,如果我那个时候的时间不方便特别紧张呢我的心里会真的难过一下。因为临近入学去做入学的指导和干预,那对于这一个孩子和一个家庭来说,我想告诉你一定是被动了,晚了。虽然。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或者从严谨的角度来说,我不应该用这样。绝对化的方式去评价这个问题。但是。看过了那么多的。是家庭和孩子之后我想告诉你。如果你到临近入学在做干预做入学的干预,或者是说进入学校以后,再做这种学校适应的干预,失败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而且是一个非常高比例的,这样的一个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有风险的事情,这样的一个拖延会让你的孩子在入学后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喘不过气来,让你的家庭喘不过起来,甚至到后面累计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后不是喘不过气的问题是你根本没有办法翻身的问题了。


三、提前干预

 

在这里我特别想让大家记住今天的第二组关键词,也就是提前干预啊,也就是提前干预。那。有人会问了说那我们要做提前干预的话应该提前到多久呢,这个提现的干预应该怎么去做呢。

事实上提前多久取决于孩子现有的能力,对于普小普幼能适应和生活下去所需要的几个关键能力之间的对接水平。我再说一遍,提前多久做入学的干预提前多久再做。融合入学的干预取决于这个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与他说要进入的普通小学或者是普通幼儿园。他能在那样的环境中适应和生活下去,是需要几项基本能力的。那他现有的能力和那几项基本能力之间的对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这个孩子你要给他进行。入学前干预的时间的长短。

当然这里还没有涉及到这个家庭的弹性系统如何,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刚才说的取决于这两者之间对接水平的高低,是默认这个家庭的弹性水平和这个家庭的环境。达到相对合格的状态,如果这个家庭还有着互动系统有问题和弹性很差,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那么这种对接之后的水平所带来的这种时间的长度,还要进一步延长。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四、知已知彼、有的放矢

 

那在这里我就希望大家记住今天的第三组关键词就是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比指的是普通小学需要的几项基本能力,包括。理解力注意力控制力社交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啊,和自理能力。那几是自己的孩子在这些能力中的现有水平。要找到两者之间的距离建立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摸索,取确定干预框架。或者说个别化教育计划,然后你去开展干预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

如果孩子。对于普通幼儿园或普通小学所需要的这些能力来说,你的孩子。某一项或某几项的能力比较低,那你要准备的时间就要长一些。如果能力高,你要准备的时间就短一些。如果孩子不具备这些能力。那就不要选择去融合,不要让孩子大人去受那个罪。

事实上,我几乎没有见过一个孤独症谱系的孩子。在入学前能够直接具备这些能力的。直接对接水平,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存在着比较大的不足的,所以所以我才会把融合的准备工作的时间介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来说。

因为在这里面看到太多太多的教训,就是太多太多的家庭都等到了最后才去开始做融合的这种。干预的介入或者说孩子入学以后才去做这样子的,这种干预那真的是晚了。

 

五、教育中干预框架的建立

 

那现在呢,我要来跳一下,我想呢,先来说我们。就是这个讲座框架当中的第三个话题,第三个话题是如何教育中干预框架的建立。那这个框架呢,是流动的,他不是他不是一种固化的东西。它会随着孩子入学前准备能力为主的干预框架向后去推移。逐渐的过渡到能力与学业的并行,甚至到后面就是学业为主,这样的一个变化。

也就是说从入学之前开始针对融合做准备的时候。我们是用的是能力大于学业,这样的干预思路。然后随着推移慢慢的会发展成能力与学业并行。到后面是学业大于能力,当然了,这里面还取决于在这个推动的过程当中你是不是每一个阶段都跟上了,没有掉队,如果说在某一个阶段,你掉队了,那可能你就要停下来或翻回头去,继续把这个阶段的事情,努力的完成好,然后你再按照这个思路往前去推。

这这个思路呢,他是一个辩证推进的,这样的一个思路,他不是固化的。所以在孩子进入这个融合阶段之后,你要了解到你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一个能力特点,然后结合这些能力特点,你在这个。刚才我说的这几种模式之间按照这个思路往上去推。如果说某一个阶段,你调对了,你没有跟上。然后你就盲目地去抓学业,那很有可能你后面会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一个问题,要让你退回来,或者是让你不知所措,或者是抓狂。

对于能力和学业之间匹配的这条线,我们说清楚了。但是这条线他并不是推进融合所有的线。推进融合的,第一条线是刚才说能力和学业之间的这种辩证迂回的关系的调节。那第二条线是什么,第二条线是社交。大家一定要注意社交社交还是社交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往往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家庭非常非常的重视学业。然后呢,他会忽视掉能力,甚至他会忽视掉社交。当这种情况存在的时候,或者这种情况持续存在的时候,你到后面一定会栽一个很大的跟头,因为你缺了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

 

这里面呢,我特别想让大家记住今天的第四组关键词也就是动态推进此消彼长。

 

六、学业推进与能力干预之间的时间管理

 

到这里就要引出,我们今天的第三个话题,第三个话题是学业推进与能力干预之间的时间管理。

现实生活中呢,我看到了有太多太多的家长。过于重视学业而忽视孩子的能力和心理上的需求与安全感。

这些家长死拉活拽的也要把孩子摁在那里学习啊,要把孩子恩在那里学习。于是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了这种对峙冲突,两败俱伤,甚至全面爆发。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每次看到的时候真的心里确实是特别特别的伤心。

每次看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在想。你可知道孩子每天在特别特别不舒服的,这种感官刺激下。面对他人的那种异样的眼神。甚至是有的时候有一些欺负和取笑,然后。孩子非常非常的努力,但是他没有办法招架。

是产生的后果就是这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对的这些东西到家里面本来是他要。去休息和调整的时候。但是家庭当中没有给到他这种休息和调整,所以这个孩子每天都是在这种极度的紧张当中生活的。

他好不容易回到家,好不容易回到他相对来说觉得有点安全和安逸的港湾的时候,这个事。他可以回来舔食伤口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却。有着新一轮的这样的更强的这种攻击这种攻击就是。在那里不断的让他学学学学写写。那有的时候小朋友们,特别是谱系的孩子。由于他身体肌肉张力的问题,还有她感觉统合的问题等等。还有他的小肌肉力量不足,所以他写在写字的时候他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或者是他有着一些其他的困难,那这个时候家长。只是想通过把她按在那儿学习的方式去改善到他的这些困难其实是不现实的。

有时候我就常常在想。每一个进入融合的孤独症谱系的孩子,他们都像一个斗士。他们真的比我们有的时候比我们大人或者是我们自己更为坚强。因为如果换位想一下,如果把我们放在他的角色中,我们每天去面临他的那些事情。我们能做的比他好吗。

有时候有人会说那。老师,你这样说你是不是想让我们放弃孩子的学业。其实当然不是的,我是想让你们去针对。刚才我说的真对学校的那些要求和能力再做评估之后,结合孩子我们说的第二个。话题哈,就是那个建立的框架在学业能力和社交之间有所侧重,有所分配的。来推荐孩子的干预这样去分配时间。

这样做我们才能让孩子达到他的能力和学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以致后面让他的能力为他的学业铺路才能让他的学业往上走。

在这里我给大家举第二个例子哈。今天我举的例子不会太多。因为如果距离太多的话会占用更多分享的时间,本来我们分享的时间就不是很长,所以呢,我会。把今天的思路更多的建立在给大家一些思路和框架上。让大家以后呢,少走弯路。

对的第二个例子呢,是一个六年级的一个小孩儿。这个小孩儿呢,她第一次找我的时候应该是在一年前。然后当时爸爸妈妈提供给我的那些资料当中呢,就是提到了这个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弱,说话也特别晚,到了好几年级以后,这时候才会说句子。各方面的能力是均衡落后,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再见这个孩子的事之前我对这个孩子的。当然了,就是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常常会发现就是家长眼中的孩子和我看到的孩子往往是不一致的。我能够在甚至全家人给这个孩子负面的评价之后,我能发现孩子身上很多的这种优势。

他这个孩子也是一样,当我看到这个孩子并给他测评之后,我发现这个孩子其实他的有一些基础还是不错的,于是呢,我们就重新给这个孩子建立了干预框架。妈妈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他也还是很她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妈妈。所以他坚持的这些对框架的这些推进啊,坚持这些推荐。所以一年下来呢,这个孩子,他各方面滴进步都非常非常的大。特别是他的学业。他的学业水平在之前是不敢想象他有今天的成绩的。另外就是他的语言,它对人的关注他跟其他小朋友的互动。这些方面滴发展都非常非常的好。

所以现在我们真的可以很骄傲的说,这个孩子他是一个合格的小学生,他不是混的状态了,最让我开心的是这个孩子,他的。他在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当中,让我看到的一个词是自信。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七、如何处理入学后复杂多变的行为问题

 

第四个话题是如何处理入学后复杂多样的,这样的问题行为。这个估计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了。

那在这里面呢,家长最头疼的问题肯定是这样,因为。大家如果能够做到我前面所说的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的调节。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前面滴几个问题,那可能孩子后面滴这些复杂多样的问题行为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削弱和环节。那剩下的那些问题相对来说就会容易很多。

但是在这里面我特别想给大家普及一个理念就是。有人会问我说我这样努力去做了对孩子的干预会成功吗。

所以当大家这样去问我的时候,然后就会说,当我这样努力去做的时候我就真的会成功吗,那我想问家长的事,到底什么是成功。我记得有一位家长他在找我的找我咨询的时候哈,她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但我通过给他的咨询然后帮助他建立了针对孩子的这个干预框架之后。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给孩子进行摸底评估给他建立干预框架。他的孩子呢,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孤独症,然后。当咨询结束的时候,他就问我他说王老师,我的孩子下周能好吗。那我就认真的看了看他,我说你的孩子下周不能好。然后他又问我。这个时候我有一点点不开心了,说实话,然后她就问我说那如果按照您的这个思路干预去干预。那过俩三个月我的孩子能好吗。然后我又告诉他,我说过两三个月你那孩子也不能好。于是他就看起来有点不开心,然后后来他就走了,还有这样的一个例子呢,就是。有一个家长他也是他问我他说哈,他说王老师按照您的这种咨询和指导我的孩子确实进步特别的大。然后现在她基本上能够融入他现在的这个环境了,还有一点点很小的问题。

那他就问我他说王老师,那这样下去的话过几个月我的孩子能正常吗,注意他说的是正常,然后呢,我说不能。后来他问我说那如果一年呢,我的孩子能正常吗,我也说不能。

但是我告诉他可能有极少部分孩子会脱帽啊,这个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里面滴我就特别想让大家记住今天的第四组关键词就是脱帽,不等于正常。

 

什么是脱帽脱帽,而是说我们有一部分能力非常好的一些孤独症谱系的孩子,他经过这种强化和干预,然后慢慢的让他形成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说。他能够知道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然后。其他的普通的人常规的思维方式和做这件事情的做法是什么。然后他会在这两者之间去进行一些调节。然后努力的去控制自己,按照大家的思路去做去想。

他具备这样子的能力。他外显出来的就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结果,可能会和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是一样的,但是事实上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有了这样的一个调控过程。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认为这个干预是成功的这个孩子是脱帽的。

那就被这样能力的孩子,是有可能实现的。至少在我现在。所见过的指导过的或咨询过的孩子当中,甚至系统指导过的孩子当中。有那么几个孩子,他是现在。开始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是他能够去调控自己的做法了,能够调控自己的思维,然后去按照。大多数人的这种思维和方式去处理问题,所以他外显出来的,就没有太多问题了。但是事实孩子自己是有一个干预和调节过程的。他自己心里当我再跟他沟通的时候,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明白他自己做了这样的干预和调节。

他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这个案这个干预是成功的这个孩子,他是。脱毛的啊,他后面他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后他以一种相对来说比较普通的方式。去和周围的人相处去生活,但是我们并不能说这个孩子说他好了,他正常了,我们不能用这种方式去评价。

我们回归到这个环节的主题哈,就是入学后孩子的行为问题总是会林林总总,千奇百怪,无所不尽其极啊,总是会是这样的一种状态,然后把家长搞得焦头烂额。

自从上回概念说这些行为问题。往往其实就是两大类

一类是神经系统的问题

还有一类是环境导致的问题就是这里。

那神经系统的问题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一些区域的病变导致的一些行为问题。比如说他的神经中枢的控制力不足,比如说他的主管语言的这个脑区域,他的部落卡区的问题或者是说她其他的一些比如说大脑白质大脑皮层的这些问题,导致的这个孩子出现的,比如说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抽动症学习障碍,社交不足癫痫,然后等等着他的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孩子的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固有的孩子内在的一些问题。

然后另外的一个层面的问题就是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导致的这些这样子的行为问题,这些问题能使外在赋予孩子的。

那这两类问题呢,他往往会。比如说第二类问题哈就是学校家庭和环境导致的问题,比如说。会由于家庭之间的这种观念不一致。然后过分溺爱,还有的时候是老师,由于不理解孩子的这些特点。然后对孩子用那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去管理。或者是认为那种惩罚或者大声的吼叫能改变孩子,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导致的问题。就当这两类问题进行。最近交错出现。相互影响,并逐渐形成了那种恶性循环的时候,就会使问题不断的扩大和升级。

然后当这两类问题纠缠到一起,不断扩大升级之后又会往往产生另一个问题。那这个问题往往又会形成更深更远的更大的影响就是次生性问题,这些次生性问题,包括自信心、安全感、不恰当的吸引别人关注的方式、退缩、自我边缘化和自暴自弃等等的这些问题。

这些是针对孩子的,针对家长的次生性问题可能会产生的是抑郁焦虑啊,家庭的这种冲突等等,甚至是有更大的这种升级,比如说有一些家庭离异等等。

而且也会接踵而至,所以我们想一想。当孩子的这些问题行为有一部分是由于孩子内在导致的。他的神经系统他的脑区的这种病变哈,甚至他的感官异常。这些内在的东西导致的问题。出现了之后。然后。环境和他之间在互动中又会产生问题。当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很及时的这种应对的时候。产生的次生性问题的强度和频次。又会随着刚才前两个问题没有很好的应对而使之升级,使之扩大。使之不断的缠绕缠结。

于是就会形成这种原发性问题和次生性问题,彼此之间的纠错彼此之间的缠结。然后这个问题的根就会越缠越深越缠越紧。然后把这一家人把这个孩子甚至以这一家人和孩子为核心的这个环境会给他们牢牢的这种顾着的那里。

那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往往采用的方式是他会用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也就是他往往会抓着其中的一两个问题或一两个现象不断地解决不断的问,都是用这种方式去处理。

当然我们说的确因为家长的力量不够了,然后他们。没有办法去推翻这样的几座大山,没有办法去应对这样的盘根错节,他们只能去。来了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问题,甚至来了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在疲于去应对新的问题,就像灭火队员一样。他能够把这个临时的火灭掉已经不错啦,甚至有的时候这个火没灭掉新的火又出现了,然后这些活就串联起来,就把整个山都点上了就是这样的一种。

所以在这里面我就想给出大家今天的第五组关键词。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这第五组关键词就是处理孩子问题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行为放在一个系统中去处理。而不能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这是第五个关键词。

 

可能有人会说老师,那我们把孩子的问题行为放在一个系统中去处理。这个好难呀,我没有办法去区分清楚。哪些是孩子的神经系统导致的问题,哪些是环境导致的哪些是次生性问题。我没有办法去这样的分析。

我即便能分析出来,我又不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所以,所以索性这么多问题都出现的时候,那我就只能来一个打一个,我就只能这样去做了。

那我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说来一个打一个,也是可以的,那可以处理的,能处理一点儿是一点儿。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这些问题很好地去处理掉的话,应该是能够把这些层分清楚。分清只楚之后哪层的问题,用哪层的方法去处理。然后这样综合起来看它的效果是最好的。

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来说这个问题吧,这个小例子是这样的。就是有一个小孩儿这个小孩儿呢,她上二年级是一个很聪明很漂亮的一个阿斯伯格的一个小男孩儿。然后他每天。上课的时候。他都要说,老师,我想去小便,我想去上厕所,然后老师就说那你去吧,于是他就产生坏笑,那坏坏的笑。然后坏笑的同时呢,它就会把裤子脱掉一直拖到后脚跟儿。在教室里面把裤子脱到后脚跟儿露着小屁股,然后去厕所。

那其他同学看到他看到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哈哈大笑,然后老师马上批评他。批评他以后他就快速的跑出教室,然后其实。然后去厕所,其实它到厕所之后可能也没有去上厕所,只是到那儿玩儿一玩儿水,然后就回来了。

但妈妈为了这件事情觉得非常非常的头疼,打也没用,骂也没用,陪读也没用,后来当妈妈提到这个问题问我的时候,我只是告诉她一个方法,我说。那这个问题的解决,其实不是改孩子,而是改环境。我说您可以跟老师私下里沟通一下,让老师哪天不当这个孩子的面儿。然后私下里去叮嘱全班同学告诉他们,当这个孩子再脱了裤子在教室当中往出跑的时候。大家谁都不许笑,大家配合一下,鼓励一下小朋友。后来就用这个方法,那这个小孩儿脱了两次裤子。其他小朋友,没有人看他也没有人笑我,后来这个行为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只是一个特别特别小的例子哈,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处理这些问题行为一定要放在他应有的系统中去处理,比如说他就是神经系统导致的。那他可能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那他可能就是他的,多动啊,他坐不住。这些原发性问题,比如说他可能就是有构音障碍,比如说他可能呃,就是有一些。听知觉的敏感啊,这些原发型问题。

那这些原发型问题,在他的系统中,我们就要用它的系统的方法去处理,比如说他是注意力问题,那他是单纯的个体注意力问题我们就要使用个体注意力的训练方法。他是共同关注力的问题,我们就要用共同关注力的方法去应对。所以这些东西都是第一个系统的问题。

我:

那如果他是环境的问题,比如说。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有一个孩子,然后他的。各种抗拒,本来孩子的能力还是可以的,他是一个高功能的孩子,但是他各种抗拒。甚至连数数都不能数已经到了那种程度。所以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对于这样一个能力基础很好的孩子,连数数都做不到的时候。那我们这时候。看到他的家庭和环境系统的问题比较大,父母对孩子的这种指责啊,对孩子的这种。大声吼叫,然后还有就是这种不恰当的关注跟孩子之间的缠结。

这些问题非常非常的多。所以当处理那个案例的时候我优先并没有去对孩子做任何的工作,我只是去处理了,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然后处理了,妈妈跟孩子之间互动的方式方法。

当把这些东西改善了以后。这个孩子很快的就发展了,他能够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然后做的过程当中。做的非常非常的好。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那种哭闹啊验血呀,什么都不想做呀。然后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然后这时候家长就抓狂了,抓狂,以后会继续对孩子进行更严厉的,这样的这种管教。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有的时候孩子的问题行为是由于不恰当的环境导致的。这些环境给了孩子。这种不是很合适的这种关注啊,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一些依赖。还有的时候就是家长跟孩子之间沟通的时候给他孩子太多的这种负面的东西,比如说这些负面滴东西可能包括的是打骂。然后,第二个是这种指责质疑。然后第三个是大喊大叫,那这些行为当不断的交织的时候,孩子就会形成比较强的这种自卑和抗拒。当他自卑和抗拒之后他就会产生退缩。然后它会抗拒家长布置给他的任务,哪怕这个任务是特别特别简单的。

所以时间长了以后这个孩子后面就没有办法学习了,那这些问题是什么导致的是第二个系统导致的,也就是说是环境和互通导致的。这时候我们要调节环境和互动的方式,这个孩子很快就可以往上走。

那有的时候还有一些是由于次声性问题就是这些孩子已经在刚才前两者。他的神经系统的原发性问题,还有环境互动的问题的情况下没有得到很好的应对。他已经产生了深深的这种次生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那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把原发性的和环境的这些固有的那两类问题的处理的同时。然后去处理孩子他的。此生幸得这些心理层面滴问题。

就是要把这两层同时去处理了,这个时候孩子发展的才会更快。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王老师答疑部分

 

那下面呢,我们的时间就是进行答疑的时间了,答疑的时间我留了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那大家现在呢,因为我们的主播群是三群。所以向群的家长可以在这里面。把你关心的话题,能够拿出来,但是再拿出来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把背景介绍的清楚一点。这样子呢,你的这个问题可能解答起来针对性才会更强,所以现在呢,我的发言结束,欢迎大家呢,现在可以拿出问题来我们来答疑。

 

一、孩子8岁,普小一年级,家长陪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孩子基本不管,包括纪律。

1、经历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普校陪读,深切感受到融合之路的不易,虽然选择了普校,但经常会在遇到困难时对上普校产生怀疑,静语者的窦校就说过很多大龄孩子的情绪问题就是在普小里积累的,我想问在没有特教支持的情况下,孩子什么程度适合上普校,是利大于弊的,有没有一个大约的标准;

2、孩子上学初期状态不错,守规矩能听讲,随着课业难度及量的加大上课不如之前,还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我想问怎样提高孩子的听讲兴趣、延长孩子上课的注意力;

3、孩子实在听不懂无聊时就会制造麻烦,请问在课堂上开小课可不可取

 

王老师解答

家长提的这个问题还是蛮有普遍性的哈普遍意义的就是其实。很多家庭都经历过这样的这种纠结和选择。其实我在刚才我分享的那个话题里面。很大程度上其实已经把他的这个问题,回答给他了,也就是说。首先就是。我提到我说这个孩子他的能力框架就是他的干预框架建立的时候,那我们要考虑就说这个孩子首先。他是不是和走融合这条路。。如果他适合的情况下,那他现在现有的这些。能力基础,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他现有的这些能力基础对接,我们说在普小需要是有需要那几项基本能力,理解力注意力控制力啊,社交利还有这个自理力。那这几天能力这个孩子现有的水平是什么,如果这几条水平当中某一项。跟这个普小的基本需求之间有一个特别大的断层特别大差异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孩子进入就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说这个孩子。他最核心的能力啊,也就是第一个他的理解力俗称其实也就是他的智力水平。这个其实是衡量一个孩子他是不是能够。进入普小兵并在普小生存和适合生存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家长问到说。那孩子是不是和上普校。优先应该看的是孩子的智力水平。有些家庭还是我经历过的哈,我见过的。就是孩子的智力水平最低的,一个是三十一分,这样的一个水平韦氏儿童智力测试,家长应要孩子在普校上学孩子也在小学上六年,后来又上了初中。俺都是有人陪伴,然后在里面念书的事,让这个孩子真的什么都学不会。这个环境不适合他那这种孩子这个情况的孩子最好去特殊教育学校。

但如果这个孩子他的最核心的这项指标。他基本具备的话,比如说他可以达到四十几分啊,我认为是比较低的一个标准是卡在四十几分。或者是更高,他的能力是可以的,那这个时候那我们从大选择大方向上说这个孩子适合上普校。是不上不下,以后你就要去看。他现有的刚才说那几项能力水平和普小之间的这个区别它的这种断层他的最近发展区在哪儿。

那我想。如果说他的断层,不是不是那么大的话。那他进去之后。他,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具备了上铺下的能力,但是即便他具备这个能力。他的这些基础和学校要求的基础之间的还是有差异的。

所以为什么我在第一个话题要强调给大家就是你们一定要把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往前移,千万不要临近再做干预。或者我先进去之后再说。那个真的就会被动了,这就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关键词,大家还记得吗,叫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如果是说你未雨绸缪的情况下,她依然还是会有一点点差异的。但是如果这时候差异不大,你就可以选择把孩子放进去,然后没有陪读去生活。但是如果你未雨绸缪了,还是有一点点区别,还是有一些区别,那你把孩子送进去的时候最开始最好选择有陪读。有人扶孩子一把。

我想刚才这个案例当中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那个孩子他刚进去的时候状态还不错,后面随着学业难度越来越大,当然这是家长的描述啊,这个孩子的适应困难就会越来越大,我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智商是不错的是一个挺聪明的小孩儿。他在刚进去的时候他也很想努力的表现,让自己适应这个环境。但是他的社交的方式。有问题,但是孩子的注意力有问题,但是。孩子老师对孩子理解上有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这座桥没有出现,没有及时的去辅助他那儿。孩子和环境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然后到后面孩子就产生了我刚才说的次生性问题,他自我边缘化了。他开始退缩,逃避了,他开始不自信了,他开始觉得我怎么样努力也是无助无望的。于是这个孩子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所以这时候就不好弄了。

那这个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在你没有对他前妻做一个很好的评估。你没有找到孩子的起点和这个环境需要的两者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去给孩子建立干预框架。孩子进去之后你也没有对他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问题就不断的。晕染,不断的扩大,扩大,到最后的时候,孩子就自暴自弃了,就自我边缘化了。

 

但是我想告诉这个家长的是这个孩子现在的情况是可就的他还是可以挽救的,所以你要。努力的去。能够。给大孩子在环境中得到一些支撑。那得到一些支撑这个职称包括可以去跟老师沟通,借助环境。或者是说自己进去去陪一下还有呢,与此同时了解孩子的能力短板针对他的这个能力短板进行马上和及时的干预。把这块儿往上补,然后往上补的同时调节环境。这个时候孩子后面还是可以挽救回来的。

 

王海平博士广州融合讲座


微课后与王老师的沟通

 

1、我儿子跟这个个案有点相似,想问下找王老师帮孩子评估和建立干预框架?

 

王老师:

谢谢您的总结,感动孩子的能力一定是不错的!要努力在1环境2孩子能力短板3孩子个体能力、学校环境、家庭匹配之间做出协调,进步会很快!

 

2、刚进小学,由于常规和认知挺好,没有陪读,但由于社交是短板,加上普校老师的短板,最近发现常规退化、情绪不稳定,这两周进去陪读了,但感觉自己不够专业,需耍王老师专业的指导

 

王老师:

明白!年会有一个分享的爸爸和你们相似,他是我的指导家庭,陪了两个月每周两日已经撤除,确实需要系统指导!

你们评估的人多集体过来对各个家庭干扰太大了!如果人多还是我过去合适!但最好能组织一个培训,然后做评估匹配,更有利于大家的理解和推进!


家长的微课笔记

一.掩盖事实

1、只会负向循环,这也是我今天想提问的,没想到一开始就有了答案。正面引导孩子,否则问题积累会毁了孩子。

2、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否则孩子学会的也是打,以后所有问题用打来解决。这个好可怕,自己有时候生气也会拍他几下出气,以后真的要注意。

二,提前干预

提前多久取决孩子的能力和所要进入的小学的基本能力是否能应对。

三。知己知彼

彼指的是:理解力,注意力,控制力,社交能力,自理自立的能力。能力大于学业慢慢会变能力与学业并行到后面会学业大于能力。

四、动态推进,此消彼长

能力和学业的变奏迂回的调解

千万不要过于重视学业忽视能力和社交,否则以后会大栽跟头。

脱帽不等于正常,能够调控自己的思维叫脱帽。

五、如何处理复杂的问题行为

神经系统导致的行为问题,注意力缺损,多动等。

环境导致的问题,惩罚、指责等负面影响导致的问题。

刺生问题,前两者结合产生的问题。

解决行为问题,必须分析清楚孩子的行为到底是神经系统导致的还是环境造成的,还是前两者刺生的。

王老师的课太专业,要好好消化一下。但让我意识到问题积累的严重危害,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为正面去引导。


王海平博士在广州融合讲座与ABC爸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动≠多动!警惕儿童多动症发育异常信号
一定警惕!两岁孩子啥都懂就是不说话
孩子学业压力大,家长为孩子选择辅导班有学问,家长注意这些方面
社交故事不只是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孩子偏科学习吃力?3招培养“理系脑”,养出学业全面发展的娃
1、什么是健康的自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