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在生活中引导 “社会性能力”(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

17:00 或 21:00

在社交问题上,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

- 有社交欲望,也喜欢和别人一起玩,但是社交技巧是弱的,只想玩他感兴趣的游戏,或者是说他想说的话题。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比较固执,想要让别人照他的方式去玩,而且比较怕输,只要一说话他就会有情绪,比较自我,不怎么会和同学沟通。


- 没什么太大的情绪或行为问题,也不会干扰别人,同学也不会讨厌他,但只要一起玩的时候他就不会理人,不会和别人互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不关注,经常自己一个人玩。


在自闭症的专业领域里,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社会性”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且宣导谱系孩子的干预方向和 目标要以 “生活的功能性,以及融入社会的社会性” 为主。但即使在了解了重要性之后,也大多无从下手



本篇文章,我们就为大家分享 
如何更实际的将社会性能力目标应用到生活中来,帮助孩子融入社会
1
不同阶段需具备的“社会性能力”

“社会性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那么,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青少年这个阶段,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社会性能力呢?以下列几项比较重要的社交能力给各位家长参考:




 举例说明:两个孩子在沙滩玩耍 

年龄:幼儿园阶段

A:我们一起去玩沙子好吗?

B:好(邀约)

- 开始玩的过程中,他们会互相注意对方怎么玩(对人关注)
A:看!我盖了个城堡(分享展示、拉别人的注意力、假想)
B:我也要盖一个比你更大的城堡(参照、模仿、回应同伴的讯息)
你的铲子借我可以吗?我要挖多一点的土来盖(提要求)
A:可是我也要用啊!(面有难色,表达感受)

B:那我们轮流好吗?一下子就还给你了(征询对方同意、沟通、问题解决)

A:好吧!(等待、轮流)
B:我的城堡有烟窗,你的没有(假想、变化)
A:我不喜欢有烟窗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B:那我们喜欢的不一样(你我不同、人我想法喜好的差异)
A:那我再来盖一个大炮我是战士你是坏蛋,我现在要来炸你了(假想+角色扮演)
B:我会飞,你打不到我的,哈哈!你输了(竞争意识)

当两个小朋友在互动的时候我们大人看起来是很简单的游戏,但其中其实体现了很多很多孩子的能力,他们需要具备这些基础能力才能跟玩伴真正的 “玩起来”。这些能力目标很重要,是我们家长需要重视起来的。
了解了不同阶段所应具备的社会性能力之后,我们来看一下社会性能力怎样在生活中去介入引导(以幼儿园阶段到小学两个阶段为主)

2
“社会性能力”怎样在生活中引导

增加孩子对人的关注


1、多使用非语言沟通 

首先我们要先让孩子学会关注人,对人感兴趣,这是一切社会性能力的基础。孩子因为对人的关注太少,所以他们从别人身上学的就很有限,因为看人是一种习惯,不看人也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是平时可以养成的,你提供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你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他沟通,都会影响他沟通动机和眼神的关注。

怎么做?我们会建议家长平时多用非语言和孩子沟通,减少语言的使用,少用语言去下指令、提问题,尽量用非语言取代你的指令,让孩子学会看我们观察我们,从看你的表情中让他可以读懂你的感受,用手势跟孩子沟通,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孩子来学会解读你的意图,不是只有耳朵听你说话,然后眼睛都不看你,比如说孩子要去吃饭、洗澡、刷牙、穿鞋子、收拾玩具,你可以用你的手势跟你的表情来跟孩子沟通。

家长需要有一点的耐心了,用一些时间去等待孩子。因为现在家长都比较忙,孩子动作又慢,家长就会常常频频的下指令去催促孩子,你会发现,为什么语言用得越多,孩子的反应反而越慢了。
语言大部分是需要孩子用看的,平时多跟他练习,让他慢慢看,看到变成习惯我们就会发现以后孩子他慢慢会用他的眼睛来接收传递讯息了。
2、多和孩子玩“以人为主”的游戏
玩一些“以人为主”的游戏,例如:挠痒痒、蚂蚁爬、蚂蚁上树、在他手臂上爬、躲猫猫、枕头仗、拿枕头跟他打仗,拉大锯、扯大锯或者是炒萝卜,打萝卜、炒萝卜、切切炒萝卜,捏捏...... 这些游戏相对是没有'沉迷物'在里面的,我们尽量不要让孩子将注意力沉迷于某一物品中。活动的选择也很关键,如果他的玩具比你更有趣,那他就不会想要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引导分享,共同关注


普通孩子会用展示和分享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并产生连接,例如:一岁多还不太会说话的孩子就会把手上的东西展示给别人看,然后看看别人的反应,有没有在注意他手上的东西,这就是一个共同关注的能力,这是社会性里面关键的能力。从分享当中,他可以了解别人跟我的想法上的差异或喜好上的差异,这个就是“你我不同”的概念,他可以知道别人跟自己有不同的观点。

怎么做?谱系孩子主动分享的能力都是比较偏弱的,一般家长平时也很少跟孩子分享,大部分在互动的时候都是提要求、下指令居多。所以作为家长平时你要提醒自己,大量跟孩子示范分享,这个会有助于帮助孩子发展他的分享意识。

培养假象能力


假想能力也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能力指标,尤其在学龄前阶段。

怎么做?假想能力可以用孩子喜欢的或者是他现在的认知,还有生活经验当作题材,把这些他已经知道的假装成游戏一起玩。我们最常看到的就是“过家家”,例如小女孩喜欢拿一些类似的东西做饭,模仿妈妈的样子;小男孩喜欢玩积木、车子,把积木搭得高高的想象成大楼,长长的就想象成为是铁轨;帮车子洗车假想成帮车子洗澡;有家长带孩子一起洗袜子,假装袜子是小鱼在水里面游泳。

假想能力是天马行空的,只要是有趣的,你都可以跟孩子一起假想。假想能力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有发展出假想能力,他跟别的小朋友玩在一起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不懂别人在玩些什么。所以家长平时要多加强孩子的认知,认知也不是单单是在桌面上用卡片教他,你要多跟他分享,多介绍,提供他更多的生活体验,将才能够扩展它的认知。



以合作的模式与孩子互动


合作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我们的孩子通常不善于与别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孩子可以学会很多能力,家务跟游戏都可以培养合作的能力。

1、在家务中合作

晾衣服、叠衣服、叠被子、扫地、擦桌子、收拾餐桌、洗碗等等,只要是孩子能力能够达到的你都可以跟他一起练习。这个练习的目标不是单单只是学会做家务,家务只是媒介,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培养的是孩子的“社会性能力”。你可以加入目标,包含社会参照、跟随模仿、轮流等待、问题解决、修补、互动、中断等等这些。

2、在游戏中合作

我们从小就要灌输给孩子“合作”的意识,在游戏中的合作可以让孩子练习邀约,加入、同伴、加入变化等。我们的孩子因为主动性比较弱,所以社交技巧不足,但他不是不会加入,就是加入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在游戏当中,我们的孩子也偏向固定的玩法,不太喜欢变化,在这一点上普通孩子刚好相反,他们不喜欢重复玩一样的游戏,特别喜欢变化,因为变化会让游戏变得更有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孩子“变化”的能力,让他学会变化,喜欢变化。变化可以让孩子更有弹性,弱化他的固执性,所以在游戏当中加入不同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怎么做?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就不喜欢人家改变他的玩法,甚至会拒绝让家长加入,这多半是因为家长加入的时候会干扰孩子的玩法,因为家长有时候加入就会要求孩子 你要这样玩、那样子玩,孩子就觉得很不舒服,你一进来就破坏我的习惯性的玩法,他当然你会不愿意让你加入,我们不能太快去改变孩子的固定的玩法,你只能先自己做一些变化让孩子看,至少让孩子看到了还可以有不一样的玩法,他如果觉得有趣,就会自然的去模仿你。我们先做到的是让孩子先接纳我们,加入之后我们再一点一点的加入变化。



以双向沟通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在人际交往中双向沟通是重要的能力,即便有语言的孩子,我们仍然会觉得双向沟通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

双向沟通能够帮助孩子发展出动态思维,引导孩子学会经验,分享他的感受。透过双向沟通,让孩子明白他自己跟别人有不一样的观点跟看法,从双向沟通当中去进入别人的想法,了解别人的感受,有双向沟通的能力,才能够在动态多变的社会里面生存。

怎么做?人都是可以从经验中学习的,你要修正你跟孩子的相处模式,不要只有用很单向的方式跟孩子沟通。比如说你对他下指令要他做事,或者是一直对他提问,让他很被动,一问一答,你不问他他就不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主动性,也变得不爱观察和思考,很依赖成人的提示。所以在互动中家长要提供大量的这种沟通跟思考的经验来促进他们的神经发展。

我们要引导孩子有沟通的动机和欲望,而不是只有单单学会说话。一个会说话的孩子要是没有沟通的动机和欲望,他就很难学会沟通的技巧。平时要利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活动借机会去和他对话,在跟孩子对话的时候要慢下来,不要急着要求孩子作出反应,有些家长个性是比较急的,他总希望孩子能够反应快一点,实际上不是孩子来配合我们的速度,是我们要去配合孩子的速度,给孩子时间思考,让他理解我们的沟通讯息跟感受,给他更多的机会去作出反应,这样子才能够达到双向沟通的作用。




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引导孩子的,我们把“生活事件'当做是引导孩子的契机,不一定要桌面教学或者是在教室里才能干预,干预是可以很自然很生活化的。你要能够做到随时随地随机都能够干预,这样才能够达到生活化干预的力量。

过度训练孩子会消弱他的主动性,你可以看看你的孩子有没有主动参与跟学习的动机,减少强化物的使用,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在孩子还没有跟你建立很好的互动关系之前,你要以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去介入,这样他才会比较有动机参与。

在活动当中你也要多提供孩子机会,让孩子思考,思考有助于孩子发展主动性,同时你也要强化孩子的社会性,让他喜欢跟人互动,还有完成挑战的那种自我成就感的满足,这些都是强化,不是只有给他额外的食物或者是玩具要他配合,这样他没有办法把心思放在活动上,或者是有跟人互动的过程那种愉悦的感受,他只会等待活动完成之后的奖励,这样是很快速得在消弱孩子的主动性。

以上这些都是家长平时在引导孩子需要特别留意的。沟通是需要亲子能力的,在亲子能力上才能够建立社交技巧。下次分享,我会跟各位家长分享怎么去在生活当中引导孩子的心智能力,包含观点、取替、换位思考,还有高阶的社交技巧,怎么在生活当中引导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年前,他就是一匹“小野马”……| 幼儿园融合纪实
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3-6岁儿童智能发展的这几个特点,掌握了你才能更懂孩子
【专业理论】浅谈幼儿交往能力的做法
两岁半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去上幼儿园,还要看这几方面
孩子在幼儿园干了啥?学些什么?家长可以这样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