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误解的中国历史[被误解的中国历史]
写史书的人,不可能一字一句都说实话,写小说的人更是如此,撰写传记的史官们永远是当时的统治者的工具。
中国史学自《春秋》和《史记》确立以来,后人纷纷效仿,形成了撰述历史的悠久传统。然而,历史大多是由改朝换代的胜利者组织编写的,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尤其是突出自己的文治武功,不免要对被推翻的王朝曲笔删改,以致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纷纭繁乱的历史,这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疑案和迷思,使后人看到的历史必然充满了与史实不符的偏见和悖谬。史书的编撰亦由此而不再纯粹,丧失了应有的史学精神;史学家们也仿佛多了一个身份,蜕变成了统治者撰写历史的工具,致使一些史书典籍文过饰非、是非颠倒,甚至一些反映历史真相的史料被冷藏、被阉割、被歪曲。如此一来,人们对历史的误读在所难免,传统的历史意识不再健全。
时下,在那些戏说历史的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完全不顾史实、胡编乱造的现象,它们崇尚「快乐原则」和「消费原则」,迎合大众文化的审美趣味,满足娱乐化、消遣化需要,以娱乐性、时尚性、消费性、世俗性扭曲了历史内容和思想深度,使得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出现了偏离真正历史轨迹的现象,进而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反动、崇高与卑下、英雄与败类、勇士与懦夫出现了大逆转和大颠倒,造成了历史文本与史实的易位和倒错,使得人们误读历史进而误解历史。明明是谬论流传、贻误后人,却往往被当作权威与经典。这种误读的后果,不仅使历史失去了本来面目,而且也使后人对历史的思维产生了偏差。
尽管历史已成为了过去,历史的细节还需我们去研究、去借鉴,我们对历史的评价可以各抒己见,但历史的真相不容歪曲。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读历史时,必须通过深刻透彻地解析那些记录历史的文献来纠正被某些人所误写和误读的历史。我们编撰本书,目的正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尊重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那些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涂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
想要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究竟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究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灭商用了“低贱”手段,纣王真实死因并非自焚,真相颠覆了历史
民间传奇演义虽非真实历史,但却是历史知识普及与传播的庞大基石
为什么古代的史书多有虚构甚至不实的记载存在?
关公读的是《春秋》还是《左传》?
王鸣盛
【太平天国01】: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南京,尊重史实以避免误解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