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圣达 || 孟莱王建都清莱的历史功绩和兰那(八百媳妇)的历史发展

摘要:1261年,孟莱王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建立都城,标志着这个名叫“兰那”的泰人国家的迅速崛起。自孟莱王建都清莱起,兰那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孟莱王统治时期,奠定了这个国家数百年发展的地域和文化基础,使得兰那成为泰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时间持续最长的王国。对于兰那的历史发展而言,孟莱王无疑是一个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中国史籍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兰那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孟莱王;都城;清莱;清迈;兰那;历史发展


1261年,泰国历史上著名的孟莱王在泰国北部的清莱建城。孟莱(又译芒莱)王建城清莱,标志着以清莱为首都(其后35年即1296年又建清迈城,以清迈为首都)的这个在中国史籍上被称为“八百媳妇”、“八百大甸”或“八百”、在泰文史籍上被称为兰那的国家,此后迅速崛起,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兴盛时期。正是孟莱王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八百媳妇”或“兰那”这个国家以后数百年发展的疆域和文化基础,使它成为泰国古代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国。如果从孟莱王1261年建都清莱算起,到1775年并入暹罗(今泰国),历时500多年。其间兰那在14~17世纪名义上为中国元、明封建王朝的“宣慰使司”(土司),1556~1764年沦陷于缅甸的东吁王朝,但实际上还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存在,其王室、藩属、主体族群和文化、宗教等方面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八百媳妇”或兰那在泰国历史及其同周边关系上具有重要地位,而孟莱王(1259~1317年在位)则是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



一、八百媳妇的兴起和清莱的历史地位

兰那或八百媳妇何时建国,史学家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一般认为,孟莱王统一附近泰族部落,在1261年建清莱城,或者说建都清莱城,可以认为是兰那建国的年代。兰那的建国,与早于它在1160年在景洪(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首府)立国的勐泐也有密切的关系。他们是近邻,当时属于同一个民族,而且有亲戚关系,结成了“曼比勐农”(兄弟之邦)的密切关系。按照中国学者陈序经的看法,勐泐即西双版纳最早的王,可能是“大理国(中国宋代云南的地方王国)统治下的一个泰族首领”。“召片领”则是后来的称号。1237年,勐泐第三世召片领(君王)陶陇建仔,将公主娘钪锴嫁给兰那前身清盛恩央首领。英国著名的东南亚史学家霍尔在他的《东南亚史》中称这一事件为:“湄公河上游的景洪和清盛的泰族头人结成了婚姻联盟”。两年后即1239年娘钪锴生太子孟莱,因此孟莱是车里(勐泐)王的外孙。孟莱1259年继位后,统一各个部落, 1261年在清莱建立兰那国。美国学者瓦亚德综合泰文史料,在他的《泰国简史》中对这一过程有详尽的论述。[1](P33~35)中国学者陈序经则根据泰文史料和中国西双版纳傣文《泐史》的记载,对此作了清楚明晰的论述。[2](P46~49)

尽管1296年孟莱迁都到清迈、“八百媳妇”或兰那王国的首都1296后主要在清迈,但是清迈的历史并没有清莱那么久长。清迈是在孟莱王打败了女王国之后才建立的国都。清莱的重要地位,不只因为其出现的历史较清迈早,而且可以说奠定了八百媳妇国发展的基础。因为八百在建都清莱之后的三十多年间,孟莱王以清莱为基础不仅不断拓展政治疆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创制了兰那泰文,制定了《兰那法典》,确立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地位,从而奠定了兰那宗教、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也奠定并发展了同邻近的勐泐(西双版纳)及中国封建王朝关系的基础。在公元1296年孟莱王迁都清迈后,清莱仍由其子浑乞滥镇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孟莱王于公元1317年逝世,“在他作为国王的60年里,孟莱王已从村社联合体聚集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强有力的王国,并且主导了大陆东南亚高地的中心地带”。[1](P36)他逝世后,其子浑乞滥继位(公元1317~1327年在位)。浑乞滥主张与元朝修好,派其子昭三听访问中国。中国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缅甸东吁王朝崛起后,向周边地区扩张,八百媳妇为缅所占领,其首领刀氏 “避于昌盛”。清莱以北的“昌盛”即“清盛”的音译,看来至少是“八百媳妇”(兰纳)的一部分以清盛为中心,仍保持其独立。按中国学者谢远章的看法,清或景可能是中国的“城”字的对音。迈的意义是新,清迈可以意译为新城。莱的意义是田或稻田,清莱可以译为田城或稻田之城。清迈城的建筑尚存,在建造形式上与中国的城一样,无疑受了中国的影响。在清莱,已没有像清迈那样完整的城墙,可能是因为当时所用的是泥土,而不是砖,更容易毁坏。



二、孟莱王的历史功绩

孟莱王的历史功绩,可以归结为不仅创立了泰北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泰人建立的八百媳妇国或兰那国,而且创制了兰那文字、法典,引进和发展了南传佛教,从而在制度上和文化宗教上为兰那国此后数百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创制兰那泰文

中文史籍中关于“八百媳妇”的记述最早出现于元代。此后,元、明、清三代中都有一些记述,但记述也不多,大多涉及八百媳妇国与中国的关系,直接反映八百媳妇(兰那)经济、文化的内容很少。尽管如此,把有关记述串连起来解读,再参考缅甸、泰国的有关记述,还是可以反映出“八百媳妇”(兰那)尤其是它与中国关系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从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述看,14世纪初兰那文已经产生。成书于元代的中国史籍《招捕总录》记载,延祐元年(1314年)可能是孟莱之子的浑乞滥派四名官员为使者,持浑乞滥手书“白夷文奏章”及两头大象访问元朝。这个1314年的“白夷文奏章”,可能就是兰那文。中国学者谢远章认为,当时素可泰泰文尚未传入兰那。他指出,兰那各种史书都说,兰甘亨创立的素可泰泰文,是1369年才由善意长老(须摩那长老)从素可泰带到兰那的。如果确是如此,那么兰那在1369年之前不可能使用素可泰的泰文,它所使用的这种“白夷文”只可能是兰那文了。

这一史实说明,在孟莱王在位时,兰那已创造了自已的文字——兰那文。由于兰那与勐泐的密切关系,随着南传佛教向勐泐传播,这种兰那文传到勐泐(西双版纳),又被称为泐文或傣泐文。

(二)奠定兰那甚至泰—傣民族的古代法典基础

古代泰人何时有本民族和本国的法典,现在还有待深入研究。但从现在一些学者的论著看,1292年孟莱王主持制定了著名的《孟莱法典》,这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看法。《孟莱法典》是兰那甚至在泰傣民族中都是一部奠基性的法典,它是傣(泰)语族泰、傣、掸、老诸民族当中最早的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对兰那古代国家的制度及巩固和发展,显然具有奠定法制基础的作用。它传到勐泐即西双版纳后,长期具有法律效力,对西双版纳的法律和制度影响也很大。[5](P46)它还被人们当作傣族古文献看待。[6](P206~207)

(三)奠定泰北广大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础

南传上座部佛教何时传入泰北,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个人赞同谢远章先生及一些学者的看法,认为以清莱—清迈为中心的泰北地区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在13世纪以后,而且认为孟莱王在其中起了重大的、可以说是奠基的作用。据哈里奔猜纪年记载,罗斛国孟族公主占玛黛维曾北上南奔建立哈里奔猜国。哈里奔猜在清莱—清迈以南地区,中国唐代学者的《蛮书》及《元史》中称之为“女王国”。传说占玛黛维带有500名佛教僧侣随行,他们在哈里奔猜建立佛寺传教。中国学者谢远章认为,当时的哈里奔猜是独立国家,不属于在其北部兰那王国的前身庸那迦,没有发现可以说明哈里奔猜佛教传入庸那迦的记载或历史文物。一直到1292年,兰那国孟莱王征服哈里奔猜,那里的佛教才为兰那引进接受。据1292年的素可泰碑铭记载,与孟莱王几乎同时在位的素可泰国王兰甘亨(1277~1317年在位)曾邀请那空西探玛叻(洛坤)的上座部佛教高僧到素可泰担任僧王,弘扬楞枷宗(大寺派)佛教。由于孟莱和兰甘亨密切的关系,素可泰的楞枷宗佛教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也传到了兰那。[7](P113~141)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正是在孟莱王在位时期,八百媳妇(兰那)接受了南传上座部佛教,此后清莱—清迈成为泰北佛教中心,楞枷宗佛教又经兰那传入勐泐(西双版纳)。因此,要论述泰北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展史,应当肯定孟莱王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史籍中的“八百媳妇”(兰那)的历史发展

(一)八百媳妇、八百、揽那

“八百媳妇”这一国名最早见于元代史籍《招捕总录》。关于八百媳妇国的详情,尽管它与元、明两朝关系密切,但至少在元代似无人作过实地调查,并以中文详加记述。以其国名被称为“八百媳妇”的原因而论,元朝史籍中似乎就无记载。明朝人王宗载在1580年前后所著《四夷馆考》中说,“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世传其土酋有妻八百,各领一寨,因名八百媳妇”。这一说法是对“八百媳妇”最早的解释,但也只是根据“世传”即“世代的传说”。《新元史》卷一四九和《明史》卷三一五都有“八百媳妇传”,并解释这个名称的来源说:“八百媳妇者,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实际上,这两部史书只是沿袭了《四夷馆考》中的说法。因为张廷玉等人所著的《明史》成书于清初的18世纪初,柯绍忞的《新元史》则成书于20世纪初的民国年间,而《四夷馆考》是明朝人王宗载的著作。四夷馆是明王朝在永乐五年为适应与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交往的需要而设立的专门翻译机构。明正德年间(1505~1525年)始在四夷馆中设立“八百”馆,培养“八百”语文即兰那泰文的翻译人才。至于中国文献出现揽那(亦作兰那)或者说中国知道兰那(当地人对“八百”的称呼),很可能是在设立八百馆,对“八百”有了更多了解以后的事,而且这一名称似乎也未普遍使用。根据中国文献的记载,“揽那”一词最早见于《明史》八百媳妇传,其中说到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刀揽那”击退了安南黎灏的进攻。“刀揽那”即指其首领被称为“刀”的揽那王。后来明宪宗《成化实录》、孝宗《弘治实录》、武宗《正德实录》都提到“刀揽那”或其孙“刀岳”向明王朝贡献方物。揽那即“兰那”的音译,是泰语音译是百万稻田的意思。

中国元、明时期的文献称兰那为八百媳妇。这个王国的国王是否真的有八百个妻子(媳妇)?或是否由八百个大小不同的城镇和村寨组成的,每个城镇或村寨的首领都由妇女充任?这些都无文献资料可以确证。按中国文献《蛮书》(成书于公元九世纪)记载,在今天的泰北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女王国”。“八百媳妇”、“女王国”云云,也许反映出女性在当时当地社会可能确有较高地位。但“八百”或“八百媳妇”就未必是,至少在后来已不可能是个确切的数字,而只是沿用下来的名称,因为兰那自13世纪建立,即使所属有八百个城镇、村寨,经历了发后的发展、变迁,不可能一直由八百个城镇及村寨组成。实际上,从中、缅历史文献记载看,我认为兰那并非由八百个村镇组成。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时设景迈(清迈)宣抚司时,称其有十八大勐,十八小勐;这些所谓“勐”,也就是其所属的以城镇或村寨为载体的泰人的社会—行政单位。而缅甸《琉璃宫史》则称东吁王朝军队1558年占领清迈时,其王下属的藩镇有57个。[8](P668~669)这些较为准确的数字都与“八百”相差甚大。

(二)中文史籍记述的“八百媳妇”国的历史发展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元王朝派总兵官、万户达石八力与□□□都不花为中路,率兵二万征八百媳妇国。既有中路,还应该有左右两路,所出动的兵力也许不下4万,这是最早的一次。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及其结果如何,在《元史》及相关文献中并没有记载。云南学者黄桂枢根据在现在云南省澜沧县境内的澜沧江边的整控渡口的一块元朝时期的崖刻遗存的文字,对此事作了考证。[9](P59~77)

八百媳妇国所在的今泰北以清莱—清迈为中心的地区,在中国唐、宋时代,曾在云南地方政权南诏、大理国统治下,但当时史籍中并无关于当地历史的确凿记述。随着元蒙军队在1352年征服云南及其后向周边地区拓展,中国元朝才知道邻近“车里”(即勐泐,今西双版纳)以南的地区有一个“八百媳妇”国,而当时正值孟莱王在清莱建国后向周边发展时期。因此,在元朝统治中国的最初几十年间,就和八百媳妇国发生过好几次战争。其主要原因是同对周边其他一些国家一样,元王朝要求八百媳妇臣服“朝贡”。另一个原因是元王朝统治的车里(今西双版纳)与八百时分时合,不时对抗或反叛元王朝。据最早提到“八百媳妇”国的元朝人佚名著作《招捕总录》等记述,元朝与八百媳妇的几次战争的时间如下:

中国学者谢远章认为,兰那文脱胎于孟文。创造的时间,是在11世纪缅文出现之后和1283年素可泰泰文产生之前,也就是说是在孟莱王建都清莱之后。兰那泰文是以孟文为模本创制的。其根据是,从文字学角度看,兰那文与古代孟文两者间字形相似,字母排列及读音相仿,并且有古代孟文碑铭可资对照。从历史上看,孟族至晚在公元5世纪以后就在现在缅甸南部丹那沙林地区和泰国中部湄公河流域建立过白古(勃固)和堕罗钵底、罗斛、哈里奔猜等国家,6世纪以后在南印度文字的基础上,创制并使用孟文。在兰那以南并先于兰那形成国家的哈里奔猜发现的13世纪初叶的三块石碑,其铭文都和缅甸早期的孟文相同。推动兰那文诞生的动力是哈里奔猜被并入兰那版图以后,那里比较发达的孟族文化(包括上座部佛教13世纪在兰那的传播)必然促进兰那文化的大发展。兰那文字很可能就是以哈里奔猜孟文字母为模本造成的。[3](P130~136)中国著名学者江应樑先生在他的《傣族史》中也肯定地指出与兰那文字相近的西双版纳即古代勐泐的文字渊源于古孟文,而孟文又渊源于古代南印度的克罗那陀文。公元13世纪末,兰那吞并了哈里奔猜国,便以哈里奔猜的孟文字母为模本,创制兰那文。西双版纳傣文即泐文是由兰那文演变而来。[4](P343)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元王朝又下令,由步鲁合答率军平金齿后,征八百媳妇国。[10](P3208)大德四年(1300年),元成宗铁木耳听从丞相完泽与云南右丞刘深的意见,借口八百媳妇国“未奉正朔”而去讨伐,“远冒烟瘴,及至未战,士卒死者十已七八”,[11](P3678)也没有成功。

元朝几次派大军征八百媳妇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方面是由于路途遥远,粮草不继,地理不熟,气候不适应等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孟莱王建国后的数十年间,八百媳妇一直处于兴盛时期,实力也相当强,有时还使车里(西双版纳)顺从于它一起抗元。在至大二年(1309年)到至大四年(1311年)间,八百媳妇还与车里(勐泐)联合起来“寇边”即侵扰云南内陆,这些都反映了八百媳妇的强盛及其与勐泐即西双版纳的密切关系。

但是,在孟莱王的晚年,八百与元朝的关系转向和平友好。皇庆元年(1312年),元廷派使节胡知事、法忽刺丁前去八百媳妇国招抚,八百也接受了招抚,“献训象及方物”,[12](P553)从此双方就不再兵戎相见。延祐元年(1314年)八月,八百首领浑乞滥(可能是孟莱王的儿子)派使者浑乞漏,持用“百夷”字书写的“奏章”,并献二头大象“随使者赴阙”,到元大都(今北京)表示修好。[13](P11)元泰定三年(1326年)和四年(1327年),又有八百媳妇国首领招南通(可能是浑乞滥长子)“内附”,愿奉元朝“正朔”,并向元廷“奉献”驯象等地方特产。元朝则在八百媳妇地方建立“蒙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以招南通为元帅,将八百媳妇纳入统治范围。至顺元年(1330年),元廷给蒙庆土官“颁赐”货币及丝绸,元帅府下辖木安府(治所在今泰国难府以北),由招南通之子招三听任知府,孟杰府由招南通之侄混盆任知府。[14](P682)至正六年(1346年)又“复立”八百媳妇宣慰司。[15](P826)这些府路都在今泰国北部“八百”所在地区。[16](P144~145)

1368年明王朝建立后,明军于1381年占领云南,与八百媳妇有了直接关系。在此后的200年中,明朝和八百媳妇国基本上保持着友好关系。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立八百军民宣慰司。八百宣慰司土官刀板晃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二十四年(1391年)、二十七年(1394年)、二十八年(1395年)多次派遣使节“进贡”大象和当地土特产。明成祖时,已称“八百媳妇”为“八百大甸”。所谓“大甸”即大坝子也,可能当时中国人已知道八百是以清迈这个泰北的大坝子(平原)为中心的国家,已不再以“八百媳妇”为名称之了。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分八百大甸部分土地,建立八百者乃军民宣慰使司,任命当地头人刀招你为八百者乃宣慰使、其弟刀招散为八百大甸宣慰使。明王朝的这个把八百一分为二之举,引起刀招散不满。因此,他“不从”命,明廷在永乐三年(1405年)以武力压服。明军以及明朝所属的木邦宣慰司的军队分路进入八百大甸境内,抵达八百属地最北部的整线(景线)。在这种情况下,刀招散只得派人前去“陈词伏罪”。永乐皇帝随即下一道“敕谕”给刀招散,要他“改心易虑,上顺天道,毋怀谲诈,以蹈前愆,庶几保土安民,永享太平之福”。[17](P423)

此后八百者乃宣慰司不再见于史料记载,可能被并入八百大甸宣慰使司。八百大甸与明王朝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从永乐四年(1406年)到嘉靖三十年(1522年)的一百多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共向明朝“进贡”20多次,有时一次派出的使节多达100余人,可见其规模之大。“朝贡”的物品大多为大象、象牙、金银制品等当地土特产。明朝则回赠中国的各种丝织品,以及当时流通的铜钱。明朝在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元年(1428年)、宣德九年(1434年)等年份还专门派遣使节携带皇帝的诏谕和各色锦绮、纱罗等物品前往八百宣慰使司进行慰问。据《明会典》记载,为发展与八百的关系,明朝政府在正德六年(1511年)在当时的外语学校四夷馆中增开八百馆,从八百大甸选取教师,抽调中国官员子弟学习八百文字。

从上述中文记载看,八百兴起于13世纪中叶,极盛于13世纪未14世纪初,这一方面是靠着孟莱王的雄才大略,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周边环境有利于其发展。当时缅甸蒲甘王朝已崩溃,此后的250年间(1287~1530年)缅甸一直处于分裂状态,而14世纪中叶以后八百与当时强大的中国封建王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在名义上被称为“云南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是中国元、明王朝的“土司”。但是,随着1531年缅甸一个新的王朝——东吁王朝的崛起,到1556年已控制缅甸大部分地区,其统治的地域和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等远远强于八百,而这时的中国明王朝则趋于衰落。这种形势就不利于八百(兰那)了。据中国史籍和缅甸的《琉璃宫史》记载,东吁军队1555年攻占阿瓦(今曼德勒),此后攻占八百大甸。接着,缅军在1572~1606年间,又多次进犯滇缅边境的蛮莫(今缅甸八莫),深入明王朝统治下的陇川、干崖、南甸等地。当时明朝国力已大不如前,虽击退了进入云南的缅军,但未能给予八百援助。

自16世纪50年代以后,八百即兰那一直处于缅甸的东吁王朝控制之下,但仍保持了相对独立的藩属王国的地位。据缅甸史籍记载,东吁国王于缅历920年(公元1558年)攻占了清迈,缅军掠夺了当地的金银财宝,把大批手工工匠押送到缅甸,在要求清迈王宣誓效忠缅王后,允许其在清迈继续为王,并要其弘扬佛教。缅王在召集清迈藩属57镇的诸候前来宣誓效忠后,仍赐回原地。[8](P669)可见,八百或以清迈为首都的兰那,这一时期成为缅甸的藩属王国。

缅人建立的东吁王朝在1752年被缅甸孟族军队推翻,八百(清迈)也随即摆脱其统治。1752年缅甸贡榜王朝崛起,再次统一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并向周边地区扩张。1769年(清乾隆三十二年),由于贡榜王朝军队侵扰中国边境,发生了大规模的中缅战争。这场战争也波及八百大甸(兰那),八百大甸成为双方争夺的地区。八百大甸地方以不同名称出现在清朝史籍中。据清乾隆时代的《高宗实录》和《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建立整迈(即景迈)宣抚司,景迈即系原八百媳妇国首府清迈。其所属有十八大猛,十八小猛(即“勐”),地周三千余里,其头目召斋提率众“内附”,即摆脱缅甸归附中国清王朝。清王朝因此建立整迈宣抚司,任命土官召斋提任“宣抚司使”。在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缅清战争结束后,清王朝又不再过问当地土司事务。[16](P152~153)景迈(清迈)地区(兰那)又被置于缅甸统治下。

在缅清战争时,暹罗与缅甸之间也正在进行一场战争。缅军于1767年3月攻占暹罗阿瑜陀耶王朝首都。缅清战争吸引了大批缅军北上,客观上有利于暹罗国内的抗缅斗争。在华裔领袖披耶达信的领导下,暹军在1767年10月光复首都阿瑜陀耶,并于1775年占领清迈兼并兰那国。此后,清迈一直在暹罗统治下。1782年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建立后,进一步巩固了在清迈地区的统治,并分别在1785年、1786年、1787年连续三年击败了缅军对清迈的进攻。

清迈地区并入曼谷王朝后,在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初,逐渐从一个附属小王国演变为一个行政区。[18](P22~38)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朱拉隆功王对泰国中央政府和泰北地区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后,清迈与泰国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它也一直保留着富有地区特色的清迈文化。清迈与中国的西双版纳地区,也一直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清迈和版纳之间在文字、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共同性,则可追溯到孟莱王在位时期的清莱与勐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瓦亚德.泰国简史(英文版)[M].耶鲁大学,1984.

[2] 陈序经.泐史漫笔[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3] 谢远章.泰傣学研究六十年[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4] 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5]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及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傣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4.

[6] 张公谨.傣族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7] 谢远章.“召村屯”渊源考——兼论古代西双版纳和兰那的关系[A].泰傣学研究六十年[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8] 李谋.琉璃宫史中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9] 黄桂枢.思茅文物考古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0] 元史·步鲁合答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 元史·董文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 元史·仁宗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3] 佚名.招捕总录[A].王云五.丛书集成[C].商务印书馆,1936.

[14] 元史·泰定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 元史·顺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6] 宁超.中国古代史籍记载的八百媳妇国[A].应时集[C].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0.

[17] 刀永明辑.中国傣族史料辑要[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18] (泰)宋迈—宾吉,(法)多雷著,赵瑛.泰国兰那十二个月习俗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3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元朝收服的“八百媳妇”,到了明末为何飘忽而去(下)
泰国第一个泰人王朝
泰国北部历史与云南历史一脉相承
“八百媳妇”国,的确有八百个媳妇:说说泰北及其首府清迈的历史
[转载]清迈:展示残忍的“美”
金三角 —— The Golden Triangle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